摘 要:三维经济学形态是指以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生态系统为研究平台综合研究经济问题。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面临全面建设富裕、文明、民主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新使命,需要将经济学形态从一维转变成三维。科学发展观对此形态转换给出了理论指导与精神动力。文章提出的转换途径有:学科范畴上从一维转向三维;研究前提上构建跨越三个系统的“广义社会人”概念;透过三维系统中的事物来研究经济规律;理论应用上包含经济、社会、生态各领域的综合性措施;研究方法上三个系统的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混合使用。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经济学形态;学科范畴
中图分类号:F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12)04-0051-05
一、经济学形态的一维与三维
经济学研究平台的维度问题是经济学形态的问题。自从经济学科产生以来,经济学形态发展就经历了一维——二维——三维的阶段性过程,反映了经济学形态的多样性变化。所谓“维度”,就是指学科的研究平台所依托的系统。大多数经济学科属于一维形态,就是指该学科的研究依托经济系统这一维,这是经济学最早产生的形态。生态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的建立,使经济学科出现了二维形态,即经济系统加生态系统。而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建立可持续发展经济学,使经济学形态从一维转换成三维。
三维系统是指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生态系统,这是可持续发展经济学进行理论研究的一个方法。真实的世界是不可分离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将世界分成这三维,是为了从理论上更深入地认识世界、更加理性地看待我们的行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使命的拓展,需要运用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这一理论研究方法,这对于理论上阐述科学发展观、实际工作中致力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都具有关键性的意义。
三维系统,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广义的社会系统。其中,生态系统的事物本身属于自然界,但既然纳入社会科学的研究范围,就不再是自然科学那个仅仅为人类在一旁观测的系统,而是与人类的社会行为发生相互关系的系统。人类的社会行为影响着自然界,自然界相应的变化影响着人类的社会,因此,从广义来研究社会不可能撇开自然界,这一视角当中的自然界当然就成为广义社会系统中的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就是物质财富(包括劳务)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构成的领域。系统内的基本事物,是人类的劳动创造出来的物质资料,它关系到人類得以生存、发展以及从事各种社会活动所依赖的物质力量。系统内所需认识的事物,就是物质资料生产与再生产运动中所形成的全部关系。社会系统(狭义),就是以人的生产与再生产为内容,所发生的社会活动、社会关系与社会环境。人的生活习俗、自身能力、社会地位、社会需要以及满足这类需要的活动,就构成社会领域的基本事物。生态系统,从概念外延来说,与自然界是等同的领域,但要做两点说明:
1.它不是全部自然界,而只是与人类的社会行为发生相互关系的自然界。就目前来看,整个地球(包括抵达一定地质深度之内的地表层与地壳外的大气层)都与人类的社会行为发生相互关系,由于太空垃圾的产生,近地的太空也在此范围内。
2.人类社会完全处于自然界之内,但社会中的一切事物,在生态系统中仅仅作为自然物质,一切运动,在这里仅仅从自然物质与能量循环的角度来加以认识。从概念的内涵来说,生态系统是自然界中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并不断进行着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使生物—环境形成相对稳定的有机整体[1]。
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何从一维转向三维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自产生以来,从来没有忽略过社会与生态系统中的事物。从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看,生产力—生产关系(作为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包括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构成基本的总体社会结构。其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在研究中必然密切联系生产力与上层建筑。生产力主要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层建筑与生产关系的影响主要作为社会因素来考察。因此,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立足于经济系统,同时也大量涉及社会与生态系统。仅以马克思的《资本论》为例,涉及社会系统的内容,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篇第四章当中,论述了劳动力价值的决定过程,是由工人的生活条件、国家的文化水平、历史与道德因素、家庭抚育、教育等综合决定的社会过程[2]194-195;在该卷第四篇第十三章中,论述了资本主义的机器大工业对劳动力使用的反社会性[2]433-441。涉及生态系统的内容,如《资本论》第三卷第一篇第五章第四节,就专门论述“生产排泄物的利用”[3]116-119,这可以说是最早的“循环经济”理论;在第三卷第六篇中,论述土地自然肥力在形成土地级差地租中的作用[3]732-758,则是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结合。
还要进一步指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所立足的经济系统与西方经济学所立足的经济系统有重大区别。西方经济学所立足的经济系统是以物质财富的生产、交换与分配为研究对象的,研究目的是探讨资源的优化配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所立足的经济系统,是物质财富的生产与交换中的经济关系,分配本身就是经济关系的体现,因而分配不仅是产品的分配,也包括生产资料的分配,研究目的是探讨生产关系的内在规律,以及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相互关系,从中揭示社会经济的运行规律。因此,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所立足的经济系统具有强烈的社会性。而西方经济学所立足的经济系统,在微观层面忽略经济关系,更多地是生产要素的配置技术,进入宏观层面才有强烈的社会性。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传统形态基本上是经济系统一维而不是三维。我们对此判断的理由是:
1. 所分析的经济运动全部都是经济系统内的运动。从《资本论》的理论分析来看,资本与剩余价值的相互运动,资本的循环、周转与社会再生产,资本从制造业部门向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形态变化与交互运动,都是物质资料领域中的生产关系的运动。社会领域与自然界的事物只是上述经济系统各类运动当中连带分析的影响因素。
2. 构成理论分析的范畴、概念都是从经济领域中概括出来的,反映的都是经济关系的本质属性与经济运动的规律性特点。
3. 构成理论分析前提的,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不同于西方经济学的“经济人”。西方经济学的“经济人”,是市场与交易关系中具有最大理性的个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经济人”,是全部人类历史中作为经济关系人格化的“类”,在阶级社会中,“人”与“阶级”基本是同一对象。可见,这样的“经济人”,已经抽象掉“他”作为个人的一切特点,而只是社会经济关系的代表。本文在这里不去对比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这一理论分析前提的优劣,而只是指出,这个前提只能适用于经济系统。
当无产阶级与人民群众担负着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使命时,作为经济系统一维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传统形态,已经能够提供所需的思想理论武器。因为马克思主义已经揭示:作为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经济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仅给劳动者造成受剥削与无法摆脱贫困的命运,而且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为此,人民有理由否定这个制度,用社会主义新制度来取而代之。至于在制度变革中,如何与维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资本主义的上层建筑——国家机器开展斗争,这就需要其他学科的理论武器了,如科学社会主义、政治学、军事学、法学等等。
当一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甚至经济体制的改革已经开展多年,工人阶级与人民群众担负着全面建设富裕、文明、民主、繁荣的社会主义社会这一历史使命时,就出现了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形态的需要,从传统的经济系统一维转变成三维系统。
新中国建立60多年,至今才提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从一维转变成三维系统,是有历史原因的。
1.这个理论发展,需要以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为基础与背景。改革开放之前,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由于意识形态领域受“左”倾错误的影响,这个正确方针未能落实。直到改革开放后,理论界思想解放取得成效,各种新学科、新思想不断涌现,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恢复与发展、中国的生态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相继建立、生态经济协调发展、发展生态文明等思想陆续出现,都反映了哲学社会科学逐步繁荣的趋势。当然,由于学术界浮躁、急功近利等不良倾向、西方意识形态竭力将马克思主义边缘化的影响,这种繁荣受到严重干扰。
2.这个理论发展需要实践的推进。新中国建立后,从国民经济恢复到各个五年计划的制定和实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长期以来经济问题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关注问题,其他诸如生态、社会问题一直作为单独的问题来考虑,直到经济建设与生态、社会问题密切交织、相互牵动之后,才逐步重视将经济建设—生态建设—社会建设作为三位一体的问题来关注。
3.这个理论发展需要人们的思想意识进步到相应的程度。我们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建设社会主义,一直认为在全局上只要遵循经济规律就行,掌握自然规律、技术规律是科学家与工程技术人员的事。随着世界对生态、社会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对经济与生态、社会的联系的了解愈益加深,各国政府的经济政策、社会政策、环境政策综合出台,企业越来越将环保责任、社会责任与经营管理结合在一起,经济学三维形态呼之欲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界理应走在前面,自觉地发展自己新形态的理论体系。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三维化形态转换给出了理论指导与精神动力。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是一个替代“以GDP为本”的实际方针,说明经济发展需要超越经济系统本身的视野,这显然要与经济系统一道深入探讨社会系统。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五个统筹”中,有两个“统筹”分别涉及社会与经济、经济发展与自然,其内容的展开需要跨越不同系统。作为科学发展观主要要求之一的建设“两型社会”,更是需要从生态系统来考察经济建设的任务。
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如何从一维转向三维
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从经济系统一维转变成三维,这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创新性发展。本文在此尝试作抛砖引玉,提出以下途径。
(一)学科范畴上从一维转向三维。范畴是对事物的理论概括,范畴的作用就是要尽力将研究对象从现象进入到本质。经济学要从一维的范式转向三维的范式,必须使学科的范畴适应这个转变,转变的途径为:一是将经济学范畴从经济系统推入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使同一范畴分别出现于不同系统,一个概念发展成为并列的三个概念。如:效益,本来只有经济效益,推向另两个系统后出现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这件事在政治经济学与可持续发展经济学都已经做了。相似的还有:利益、需求、价值。二是将经济范畴发展成为适用于多系统的综合范畴。三是将哲学、社会科学普遍适用的范畴,赋予其在三个系统中的明确的含义。如“劳动”是个哲学与整个社会科学通用的概念,首先在经济学科中获得明确的含义,人们理解为劳动是创造财富、效用与价值的过程。在《资本论》中就有劳动过程、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时间、具体劳动、抽象劳动、必要劳动、剩余劳动、劳动分工、总体劳动等等劳动概念群。但在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劳动概念就需要有体现本系统运动的特定含义。在社会系统中,劳动是人生的一部分,劳动者的社会地位、能力发挥、个性体验、与闲暇的对比等都要纳入研究当中。在生态系统,劳动是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人力(脑力与体力)与自然力、自然物质的交互运动都将对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产生影响。
“价值”是哲学社会科学各个学科都使用的范畴,故而有含义完全相异的哲学的价值、经济学的价值、社会学的价值等等。“价值”范畴从一维转向三维,跟上述状况不是一回事,本文所说的从一维转向三维,是指在立足经济学基本定义的基础上扩展范围。经济学定义的价值是指财富的社会尺度,只有在“财富”这个范畴一维转向三维的前提下,“价值”这个范畴才能从一维转向三维。为此,我们正是要在“大财富观”的前提下建立“大系统价值论”。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要坚持、完善和发展,使之适应于知识经济、信息社会,将“劳动产品”概念从商品扩展到劳务(无形商品)、技术及其它信息产品,用劳动价值论来解说商品、劳务、信息三大类价值;另一方面,劳动价值论只是经济系统的价值理论,在社会系统是劳动力价值论,在生态系统是生态价值论,它们分别是经济财富、人力财富、生态财富的社会尺度。要分别阐述这三个系统当中性质不同的价值概念。这里,需要解决的关键理论问题是:
1.论证劳动力价值是一种社会价值,而不是经济价值(用经济价值的观念来解说劳动力价值,无异于将劳动者与劳役牲畜等量齐观。劳动力的形成决不只是其载体所消费的生活资料价值,还必须经过教育、包括思想观念教育与本人学习的付出,必须有社会保障的代价)。
2.论证生态价值的源泉不是人类的劳动,而是自然力;但是生态价值必须要用社会尺度——劳动时间来度量。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价值论,即原来知识经济系统中的价值论,将价值作为人类劳动的创造物,价值的源泉是劳动。随着人类越来越重视自然资产,越来越在经济生活中有偿使用自然资产,不是劳动产物的自然资产是否有价值就成为对传统价值理论的挑战。一些理论解说提出了“资源价值、环境价值、自然价值”(都可以统称生态价值)概念,以此构成对限于劳动产品的劳动价值论的否定。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一般从两个方面来维护劳动价值论:一是坚持自然资产没有价值,但由于有使用价值、有稀缺性,所以有价格,越是稀缺,越是趋向垄断价格。因此自然资产是宝贵的、不能无偿使用。二是自然资产的价值是劳动创造出来的,劳动价值论适用于自然资产,生态价值是一种特定类型的经济价值。本文从第三个角度来维护劳动价值论,指出劳动价值论只管经济系统,而在生态系统要另外创造新的价值理论。不能用理论界原来没有的探讨来否定经济系统中已经创建出来的正确理论[4]。三个角度哪个更好、更能解说客观世界,有待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界继续探索。
(二)在研究前提上,构建跨越三个系统的“广义社会人”概念。其要点是:
1.“广义社会人”所追求的“个人利益”是三维的,包括经济利益、狭义社会利益、生态利益,但无论哪一类利益,都不可能“利益最大化”,而是三种利益的相互制约、相互平衡。
2.个人利益不是孤立的,它一方面是社会关系的人格化本性要求,一方面不能与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生态环境相矛盾,即通常说的只能追求合法、合乎道德的个人利益。
3.个人利益是否在必要时服从群体利益(包括群体的经济利益、社会利益、生态利益),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这个群体是否有生命力。越是合理的社会制度,越是能够在最多的场合使个人利益与群体利益(三维)达到一致。
(三)研究经济规律,除了继续透过经济系统中的事物分析其本质之外,还要透过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中的事物来探究。研究价值运动是探索经济规律的重要方面。立足“大系统价值运动”,就要阐述经济价值、劳动力价值与生态价值三者的相互运动。当社会生产创造经济价值时,发生着两种消耗:消耗劳动力价值、消耗生态价值。在社会消费过程中,也发生着两种消耗:消耗经济价值、消耗生态价值,而由此创造了劳动力价值。生态价值靠自然力来创造,但自然力创造生态价值离不开生态环境条件的维护与恢复,在此当中要消耗经济价值与劳动力价值。在“大系统价值运动”基础上,研究广义资源循环,即三维系统的资源循环:经济循环、自然物质与能量的循环、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社会资源的循环。该循环表示为:广义资源—广义生产力或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形成—三维系统的总产出、成果、效用—广义资源。
(四)在理论应用上,要有包含经济、社会、生态各个领域的综合性措施,兼顾来自三个系统的问题。实际上,已有大量的对策建议必须是兼顾三个系统的问题,但建议者往往不自觉地把注意力集中到某个系统而忽略其他系统。如提出民生工程,往往注意的是社会系统的需要而忽略经济承受力,提出发展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往往注意的是自然能量与物质的循环、是生产中的碳排放,而忽略经济的循环与生产的经济效益,这就降低了对策的可行性。
我国自结束“文革”之后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每个五年计划规划中规定了社会建设与环境建设的目标与政策,其份量逐步增大。“六五”计划开始强调教育、科学、城乡建设和社会福利事业、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的发展,提出制止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努力控制生态环境的继续恶化,重点地区的环境状况有所改善。“七五”计划制订了工业主要污染排放标准。“八五”计划规定五年内安排城镇劳动力3200万人,争取计划期间把城镇待业率控制在3.5%内;强调有重点地对大江大河大湖进行综合治理;严格控制农业建设占用耕地,加快土地综合利用总体规划制定等。“九五”计划在更高的境界上提出社会政策目标:保持社会稳定,推动社会进步,积极促进社会公正、安全、文明、健康发展;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完善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价格体系,逐步建立资源更新的经济补偿机制,工业污染逐步从末端治理为主转到生产全过程控制等。“十五”计划明确规定实施重点地区生态建设综合治理工程,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500万公顷,治理“三化”草地面积1650万公顷。“十一五”计划在社会政策中提出促使发展由偏重于增加物质财富向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转变,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环境政策中提出发展循环经济,合理利用海洋和气候资源。“十二五”计划在社会政策中提出改善民生,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创新社会管理以及发展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环境政策中提出绿色发展、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学术理论界对上述三维发展规划内容需要进一步的解读、论证、审视、预测与展望。
(五)研究方法上,三个系统的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混合使用。这方面将有四个分途径:
1.三个系统的定性分析混合使用。这一方法要求对三个系统的分析对象放在同一平台、在同一视角下综合进行。比如,围绕城市化议题,有关城市化的资金、产业、管理、劳动力供求这些经济系统的运动,与城乡迁移者的能力变化、社会心理、社会互动、社会交融这些社会系统的运动,与土地、环境、水源、植被等生态系统的运动,都在城市化进程的视角下综合开展研究。
2.三个系统的定量分析混合使用。这一方法要求在某项研究中分别有体现三个系统的变量,在指标选择上能够并列、兼容、补充,数学模型可同时具有三个系统的变量。
3.某个系统的定性分析借助其他系统的定量分析。比如研究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分析合理的增长当中,必须考虑能源交通的供给能力,而提升能源交通的供给能力决不仅仅是发展生产与外贸所能全部解决的,要测算资源环境承受力,从资源环境的生态系统定量分析中得到经济系统定性分析的依据。4.某个系统的定量分析为其他系统的定量分析提供论据。这一方法建立在一个系统的变量背后,是另一个系统的变量在起作用。研究就是要使隐藏在背后的影响因素出现在前台。比如研究我国粮食生产的供给率,在生产量与需求量背后,是土地资源、水资源与气候的生态变化。深入的分析必须以生态系统的定量分析来引领经济系统的定量分析。
参考文献:
[1]刘思华.可持续发展经济学[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70-71.
[2]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194-195.
[3]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116-119.
[4]李欣广.生态文明与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创新[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1:141-154.
责任编辑 莫仲宁
Transition of Marxism Economics from One-Dimension to Three-Dimension
Li Xinguang
(Guangxi Univeristy NanningGuangxi 530004)
Abstract: Three-dimensional economics refers to a compound method to do research about economic issue, which is economic system, social system and ecological system. Marxism economics is taking a new mission in building a rich, civilized and democratic socialist society comprehensively, and it needs to transit economics from one-dimension to three-dimension. The thought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is the theoretical guidance and spirit motivation for this transition. This paper proposes the following transitional ways, which are transition from one-dimensional disciplinary category to three-dimensional one, constructing a concept of generalized social man spanning the three systems as research precondition, analyzing economic rules through the three-dimensional system, comprehensive theoretical application including economic, social and ecological measures, and mixed research methods of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the three systems.
Key Words: Marxism economics, economic formation, disciplinary categ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