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博
中慈讯:截至2012年5月底,《慈善读本》已在全国1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40多个市(地、州)的近千所中小学相继推广,得到了学生、教师及学生家长的普遍认同,惠及学生近百万。这表明,以“弘扬慈善文化、造福民族未来”为历史使命的“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正稳步推进。
以《慈善读本》赠阅为代表的“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是中华慈善总会和各地慈善组织立足慈善、依托教育、着眼长远而共同实施的慈善文化项目,是慈善组织的“种子工程”、“基因工程”。然而,这项活动的科学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无疑都需要看试点学校师生、学生家长对《慈善读本》及各地“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具体做法的真实评价、实际成效来验证。
为配合《慈善读本》的试点,中华慈善总会借助《慈善》杂志这个平台于今年3月发起“慈善文化进校园”征文活动,《慈善》杂志社近三个月共收到来自四川、陕西、贵州、辽宁等省的25所试点学校的500余篇征文稿件。笔者有幸作为这些征文来稿的初审编辑,第一时间阅读到这些饱含深情的鲜活文字,引发了多向度的感触与思考。
一、“赤诚”彰显民族善根
人们对慈善的体验,往往与重大的灾难相联系,如“5·12汶川大地震就让全国人民参与其中,最直观地感受到了慈善的力量、看到了民族慈善的根基。然而,在平静的日子里,很难有特别的触动来引发人们——尤其是孩子们对慈善的深度思索与赤诚表达。由于近年来诸如“三聚氰胺”、“地沟油”、“药家鑫”、“李阳家暴”、“小悦悦”、“郭美美”等一系列漠视道德、背离人性、有伤善良的事件时有发生,民众对于道德人心、慈善公益的信心堪忧,甚至不少人发出了“中国人还有救么?”的焦虑。
要救也要先救孩子,他们是民族的未来。
不过令人欣慰的是,征文来稿反映出学生们对理解慈善、奉献爱心怀有本能的需求与渴望,《慈善读本》给他们创造了一次与人性和心灵对话的机遇,学生对善与爱的真诚让人深感民族的希望:爱心的根没断,慈善的火种未灭。
当然,学生的心声最具说服力,这里不妨原文引用一些来稿中的句子:
“在这个世界上,强者与弱者并存,有幸之人与不幸之人共生。生活中,面对弱者与不幸之人,有些心存善意的人毫不犹豫地向他们伸出了援助之手,于是乎,这个世界上便孕育出了一种美丽如花的事业——“慈善”,它真是一株株美麗无比的花朵,为这个世界妆扮出了许许多多动人的故事。”(樊艳蝶)
“人,每一个人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我们有困难需要别人的帮助,同样别人有困难也需要我们的帮助。用真心去对待别人,别人同样会用真心对待你。我们用爱心包围别人,别人也用爱心包围我们。”(罗江艳)
“人类永远是渺小的,脆弱的,只有携手才能共渡难关。然而人性本善,互助互利是人的本质特征。从事慈善事业的人能够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王嘉文)
“慈善是一件很伟大的事,在别人最需要的时候雪中送炭。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在温暖人心的同时,我们自己也获得了无比珍贵的东西。所以慈善的事我们应该做,我们必须做。”(杨星云)
“嗯,我相信,爱会给我们最甜蜜的温馨,慈善会提供我们最可靠的幸福。”(梁俊梅)
“慈善是一种真正的分享,让我们用爱召唤爱,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到慈善中来。让我们手拉手,心连心,撑起这片慈善的天空,给更多的人带去阳光和雨露。愿爱的微光不灭,善的蓝天长在!”(罗红)
“慈善事业需要接班人。我们应当接过慈善事业的火炬,将理想和爱奉献给人类!”(周璇)
“就像莎士比亚所说,仅仅一个人独善其身,那实在是一种浪费。希望每个人都不要因为自己的家境的好坏、地位和权力的高低而将那颗慈善之心忘却。慈善是一个人必不可少的一种本性,不要耿耿于自己的得失而或悲喜,还是想想那些比自己更需要温暖的人吧。心灵的纯美,是决定人的价值的第一标准。而慈善,是让心灵纯美最人性的路。”(姚娇娇)
……
这样感动人、鼓舞人的表达在征文稿件中还有很多,每每品味这些词句,我就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感到知足和愉悦。因为学生的赤诚之心昭示了中华民族的集体善良。
二、“创造”激发教育活力
不少征文稿件是试点学校展示创获、交流经验的。这些稿件所反映出的“慈善文化进校园”对于学校的意义让我们既欣喜也不免感伤。《慈善读本》编写的初衷是为学校德育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补充,但老师们在实践中发现,它其实给僵化空洞的德育教学找到了真正的“源头活水”和“出路”。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在现实语境中,德育教学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是缺乏生机。
到底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责任和智力本能的驱使下,不少学校领导、老师在接到《慈善读本》那一瞬流露出了敏锐嗅觉和自我要求的双重兴奋。各试点学校纷纷以《慈善读本》为契机、为抓手,将播撒爱心与提升教育品味和教育实效有机结合,创新了德育课堂、丰富了学生的德育生活。
其中,四川省眉山市彭山二小周晓华校长《创生慈善文化进校园的“123456”运行模式》一文将“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落实在有体系、分步骤的可操作层面,以“让慈善文化升华人格”为主题,爱心教育(让学生乐于慈善)和感恩教育(让学生懂得回报)同时并重,做到慈善文化与校园文化、慈善文化与课堂教学、慈善文化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并通过建阵地、建基地、进课堂、进家庭的“两建两进”和爱心活动、感恩活动、“四节”活动、宣传活动、“七个一”常规活动等平台“将慈善活动融入到校园的每一个时空”。而据最新消息,该校汇集慈善教育六项成果中的两项已问世。这不能不让人感受到一线学校在创新教育模式上的激情、效率和潜能。
如果说周晓华的创造在于模式和宏观布局,那么福州市罗源县凤山小学老师们的特色则表现在温润和细致入微。《让童年浸润在爱里》(李芳)、《用爱心铺架起信任的桥梁》(林丽琴)、《慈善的意义》(李金钗)、《让心灵之花美丽绽放》(林颖)、《教孩子学会感恩》(李小娟)等文章展示的正是一颗颗浸润着关切、饱蘸着深情的心,在这些老师的笔下,慈善教育和以往的德育教学是有明显区别的,是与学生的生命、生活水乳交融的,接地气、重人心,教师于学生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灵魂的倾听者、呵护者。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和谐状态,不是师道尊严行将淹没前的回光返照,而是基于对话、理解、信任的相互尊重,这更接近人性的“教育”是教育的福音、更是孩子们的福祉。凤山小学的陈欣晨同学对《慈善读本》及慈善教育的一系列连锁效果表现出纯真的激动,他在阅读与实践中真切地感受到“慈善是美丽的、无与伦比的,它闪动着人性最美好的光辉照耀着世界,它来自圣洁的天堂”,并强烈呼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汇成那束圣洁的阳光,穿破一切阴霾,支撑起一片爱的蓝天!”
应该说老师们的付出从来都不会白费,不过让学生对别人的爱心在感受力之外更增一份体验的过程和表达的自觉与能力,这不能不说是慈善教育释放出的教育活力和张力。用智慧创新教育方法,用爱心成就学生未来。“慈善文化进校园”搭台,其实真正的主角还是教育,还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
三、“希望”印证文化力量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分工和方式的差异,但目标是一致的,就是努力把孩子引导、培养成有能力、有道德、有爱心的人。相对于“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式的学校,孩子与家庭的关系更为密不可分,其最终的成败(特别是品德素质的好坏)对于家庭的影响更为巨大。也许一所学校有一批问题学生也不会影响其发展,但一个有问题的孩子足以葬送整个家庭的幸福。所以从学生家长的来稿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对于孩子的品德养成的那份唯有为人父母者才会有的急切、真诚和欣喜。
孩子是家长们的命根,爱是孩子们的救星。这似乎成了“慈善文化进校园”在家长们中引起的普遍共鸣。家长们从孩子在学习《慈善读本》前后的思想、行为变化中体会到“爱”的植根对于孩子健全人格的培塑、良好习惯的养成的助益,也从慈善教育中看到了希望、尝到了甜头。反过来,他们又参与、配合学校的慈善教育,家庭和学校更自然地凝聚到一起。这种积极局面的形成都得益于慈善教育的感召,也印证了慈善文化的力量。
王智昊家长告诉我们,“爱心教育对小学生尤为重要。因为教育应该从小抓起,而小学生就像一張‘白纸,教育可以让他们及早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慈善读本》正好补充了小学生道德素质教育课本的内容,可以更好地教育孩子从小拥有爱心,付出爱心,传承爱心……”
丁颖忻家长在来稿中感叹,“读《慈善读本》,如同心灵进行了一次涤荡。从讲述什么是爱,到采撷歌曲、甄选图片、组织活动……既形象具体又丰富翔实地告诉我们如何体悟爱、付出爱、进行爱心教育。让我们一起出发吧,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人人都不是局外人。”
王思语家长坚信,“只要我们从‘心出发,给予爱和尊重,每个孩子都可登上‘心灵的慈善榜;心中常存善念,我们都会活得轻松些,会觉得这个社会有温情。具有爱心的孩子会善待自己,珍惜宝贵的时光,矢志进取;具有爱心的孩子能善待他人,体贴别人的痛苦,广交朋友;具有爱心的孩子会善待世界,注重沟通,付出爱也得到爱。”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长们对爱的首肯是对慈善教育的最大支持,这也预示着中国社会的慈善因子正在一点点激活、慈善生机正逐步焕发。
正如胡天雄家长所言,“这世上无所谓善大善小。行再大的善,再小的善,都是要从我们的良心出发,都是要我们把他人、把弱者平等地置入自己的心目中,而问题的关键在于你去做还是不做。”但愿随着“慈善文化进校园”的全面铺开,越来越多的公民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到慈善这份全人类的共同事业中来,让慈善事业迎来一个更加明媚和有活力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