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勇
笔者在《收藏界》2011年第8期第67页看到广东蔡炳根先生的《金朝奇珍“大定通宝”背“申酉”折十型银质大钱》一文。文章列举了金代金世宗大定时期“大定通宝”钱币的各个版别,考证了“大定通宝”背“申酉”银质大钱的出处。蔡先生所经历的疑惑和喜悦,读后颇有同感。
笔者九年前同样藏得一枚“大定通宝”背“申酉”银质大钱。该钱币地章平整,钱文字口深峻,仿瘦金体疏朗挺拔,钱币色泽灰暗自然,品相精美(遗憾的是对此钱币产生疑问时,清理过钱币表面)。该钱币直径41.5毫米,厚5.3毫米,重54克,与蔡先生的那枚银质大钱相差无几,可视为同一个版别。但是,该钱币背“申酉”二字亦是多年来萦绕在笔者脑海里的疑惑。金代大定时期铸有背“申”和背“酉”两种“大定通宝”钱币,背“申”和背“酉”应是大定二十八年和大定二十九年所铸的地支纪年钱币,申、酉即戊申、己酉年,金世宗完颜雍卒于大定二十九年(公元1189年),申酉怎么会出现在一枚钱币上呢?查阅相关资料不得其解,曾产生过此钱币为今人所臆造的作品。一件藏品拿在手上,反复盘玩揣摩,经常会产生一种望古遐想的情怀。为了求得明确答案,这些年来并未停止对它的探讨。
近期,网上购得丁福保编纂的《历代古钱图说》和戴志强主编的《古钱学入门》两本书。丁福保的《历代古钱图说》书中第269页,清楚地登录着一枚“大定通宝”背“申酉”当十大钱的图拓,顿时恍然大悟,历史上金代大定时期的确铸造了集“申酉”为一体的“大定通宝”钱币。如果将笔者这枚“大定通宝”背“申酉”银质大钱同丁福保书中“大定通宝”背“申酉”当十大钱的图拓相比对,其形制规格、文字大样基本一致,只是书中的钱币没有标注所用材质,至此多年的疑惑尽消。另据戴志强的《古钱学入门》第66页所述:“另一种称作‘和银钱,金大定大型小平钱及折二阔缘钱,可推为典型作品,白似鱼鳞,微泛青光,它的成色在七成左右。”笔者为了求证所藏“大定通宝”背“申酉”银质大钱的金属成分,委托某所大学的朋友,用金属分析仪做了材料分析,其成分按重量分别是:银74.115%,铅18.566%,锑7.027%,砷0.291%(附表)。依据材料检测结果,这枚银质大钱的含银比重,完全符合《古钱学入门》书中所述成色在七成左右。由此看来这枚银质大钱,应该是一枚金代所铸造的真品。
蔡炳根先生在文章的最后讲到:“笔者这枚‘大定通宝钱,材质是‘和银,背文是‘申酉,又是折十厚重型,当属金朝钱中的珍品、奇品,目前仍是仅见品。”除了蔡先生刊登的这枚银质大钱外,笔者在一家省级博物馆参观时(印象中是河南省),在当时的展品中,惊喜地看到了同一个规格形制的“大定通宝”背“申酉”银质大钱。因此,蔡先生所讲的是仅见品,看来不太准确,其定性为珍品,还是较为准确的。这是我的一点看法,不知对否,与蔡先生互勉。(责编:丁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