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敬
两年前,一位电视剧宣传向我强烈推荐《老牛家的战争》这部戏,说在没有知名演员,没有任何宣传炒作的情势下,依然取得了各个地区的收视冠军,而最大的功劳就是导演余淳。他把现实生活的残酷表现得恰如其分,众多观众边看边骂剧中的儿子。去年又有媒体朋友向我推荐《李春天的春天》,说是比较另类地表现剩女的感情生活,我没想到这部剧同样出自余淳之手。最近电视荧屏接连播出余淳导演的两部剧,《林师傅在首尔》与《谁来伺候妈》,又是一部残酷,一部追求纯爱,似乎是两个极端,却又有共通性。很难用一个词来总结余淳导演的风格,他既有对现实的冷静思考,又有对美好梦想的追求,在他的身上,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生存与人性
电视指南:《谁来伺候妈》又是一部探讨养老问题的电视剧,为什么对关注老年人生存状态的题材这么感兴趣?
余淳:我对真实的东西都比较感兴趣,我觉得剧本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矛盾,不是胡编乱造那种。这种事情确实是社会上存在的,真实的人物感情,真实的矛盾。社会发展以后,我们生活比以前富裕了,但是人情越来越淡了,往日的兄弟姐妹、父母间不可能出现的问题与矛盾现在都出现了,经常在电视上看到兄弟之间为了房子闹得不可开交,经济发展了,道德却倒退了,这是不行的,我们希望借此呼唤真善美,呼唤人们对老年人的关注。
电视指南:电视荧屏上有很多像《老牛家的战争》与《谁来伺候妈》这样的家庭伦理剧,您是如何挑选不同的角度来表达呢?
余淳:当初拍《老牛家的战争》时,电视上还没有这么多类似的剧,《老牛》之后,有很多表现家产之争、兄弟矛盾的戏,所以在接《谁来伺候妈》的时候我也有过犹豫,觉得题材很类似。不过两者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老牛》的人物比较类型化,给坏儿子一个规定性,他就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谁来伺候妈》里的二儿子与二儿媳天生并不是这样的人,强调了他们的生存压力,如果不是为女儿看病需要大笔的钱,他们并不会这样坏,这也是在呼唤要健全社会医疗体系。也许我们生活中会看不惯这种儿子,但是考虑到他的生存环境,就不仅仅是讨厌他、恨他,而是想办法解决这种社会问题。
电视指南:在这部戏里面,您给他的三个儿子都安排了一些生活上的难题,他们三个好像代表不同的阶层,但是在亲情、生活压力面前都有共通性,您当时在人物背景的设置上是怎么想的?
余淳:大儿子的设计在原剧本里面就是一个海归,他在片子里面虽然是出国,别人觉得他很风光,但他已经失业,还要还房贷,生活压力还是很大的。小儿子是一个出租车司机,算是生活在社会底层。二儿子是普通的工薪阶层,女儿却有先天性心脏病,需要庞大的医疗费用。我就是这么想,一个普通的中国妈妈,把三个儿子拉扯大,别管他们是什么阶层,都脱离不开亲情,脱离不开这个大环境,都有自己的生存压力。
电视指南:最近有很多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如何在同样题材上拍出不一样的东西?
余淳:向生活学习,生活比我们想象的丰富多彩许多,比我们的编剧、导演、演员创作出来的有意思得多,我们要真心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从生活中汲取营养,做出与这个时代相匹配的作品,别在屋里自己瞎编。
标签人物
电视指南:您最近跟宋丹丹、林永健、李崇宵合作比较多,是固定班底吗?
余淳:最初合作《马文的战争》时,我觉得能跟丹丹与永健这样优秀的演员合作是很荣幸的,合作之后我们大家都感觉良好,所以有什么合适的戏都会想着对方,但这种合作也不是固定不变的。
电视指南:这几个人在您的戏里面都有某些特点,您是不是给他们一个标签?
余淳:其实没有什么标签,都是在拍摄过程中根据人物、根据剧情慢慢找到了一些东西,像李崇宵他的角色就有很大不同,《老牛家的战争》中他是一个坏儿子,让观众恨得牙痒痒,演完以后就被很多人指责。他跟我讲一个笑话,他家养了一条狗,他不在家的时候,他们家人遛狗,他邻居就笑话说这是“牛志文”家的狗,非常气愤甚至恨不得踢那条狗。所以在《谁来伺候妈》中,他就提出来说要演个好儿子。一开始我也担心他突然反差这么大,会让人接受不了,后来片子剪完我们再看,我觉得他完全胜任这个角色,他确实还是用心去塑造。作为一个“海待”,大儿子那种儒雅,面对其他兄弟姐妹的强势、不讲理时无可奈何的情绪表演非常到位。
电视指南:能分别评价一下与三位演员的合作吗?
余淳:丹丹老师是一个非常少见的艺术家,她的能力还远远没有被发掘,观众看惯了她某一面,可能会觉得她应该演这一类角色,其实她还有很多潜能、很多空间可以释放出来,另外她的人缘也特别好,在剧组里非常关心普通的工作人员,还非常有职业操守,从来不迟到,完全没有臭毛病,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一个人。
林永健是个非常有亲和力的演员,最近几年蹿红得很快,他非常有自己的特点,会给观众带来笑声,带来欢乐,他演小人物演得很好,人也非常用功,经常琢磨戏,他是内心非常阳光的一个人。
李崇宵虽然不是职业出身,但是经过这么多年的磨炼,比一些科班出身的演员还要好很多。平时他很注意积累,注意观察生活,是非常用心、用功的一个演员。他的特点是比较贴近生活、比较自然。
战争与纯爱
电视指南:您曾经说您特别想拍纯粹的爱情。
余淳:拍完《老牛家的战争》后,我就想观众喜欢看比较残酷的东西,不愿意看虚假的东西,后来《李春天的春天》出来以后,很多人给我打电话说很喜欢这个剧,我就突然发现观众很喜欢看“梦”。可能生活中压力太大,残酷的东西太多,希望到电视剧里寻求安慰,其实人们内心还是渴望非常纯粹的东西,渴望真诚的爱情,于是我就想拍一些美好的东西,或者说在欲望的都市里表现一些平淡的东西,纯粹的爱情有可能是初恋,也有可能是黄昏恋。
电视指南:为什么喜欢用“战争”来当剧名?
余淳:《马文的战争》是因为原作就是这个名字,我非常喜欢,就沿用了,这是他个人的“战争”。《老牛家的战争》原剧本叫《愤怒的公牛》,并没有“战争”,但是想审批的时候可能通不过,就改成《老牛家的战争》,其实并没有想延续这个“战争”。《谁来伺候妈》拍的时候制片方也想过用“什么的战争”,我说别再用什么“战争”了,搞得我跟个战争贩子似的。谁来伺候妈,不只是“伺候”这么简单,包含谁来赡养我们的老人,谁来解决这个社会问题,是这样一个设问。
电视指南:一旦用“战争”,就感觉火药味十足,现在很多家庭伦理剧拍得矛盾冲突十分激烈,于是很多观众在问,有必要拍成这样吗?真实生活是这样吗?
余淳: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如果你拍得和和美美,又会有人说了,生活是这样吗?有那么和谐吗?我家里就有各种问题,都快打翻天了。有人觉得电视剧“战争”多了,这跟制作单位与电视台播出一窝蜂有关系,一个“打架”的戏播出好了,大家都会跟风,当某一种剧的类型过度密集的时候,大家就会有倒胃口的感觉。其实生活是什么样呢?它既有残酷的现实的东西,也有美好的东西。
电视指南:您个人比较偏爱哪种风格?
余淳:我比较喜欢真实的东西,你如果写一个比较残酷的东西,只要真实我就能接受,当然如果是一个非常唯美的东西,只要情感真实,我照样能接受。打不打不是重点,关键是你是不是写了一个让大家相信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