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8月,王大成高中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内蒙古医学院;荣入高等学府后,他更记忆犹新地回想起乡亲们求医难,更有些百姓因缺医少药、不明不白地被死神夺去生命的惨景,他决心刻苦学习,大学毕业后当一名好医生,穿上圣洁的大白褂,从死神手中夺回一个个可怜的生命。有了这样一个求医的夙愿初衷,在大学医疗专业的五年里,他废寝忘食,如饥似渴,天天挑灯夜战,五年的寒窗苦读,门门功课成绩优,为他走上行医救人的医疗生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86年8月,品学皆优的他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化德县医院外科工作,期间为了更新知识,学到行医为民的本领,他到名医院、拜名师,对心外科理论和临床实践有了系统的掌握,得到知识更新的他,进修归来就能比较熟练地做心脏手术,为当地心脏患者减去不少痛苦,带来了生命的希望。
1991年10月,将他调到原乌盟心血管研究所;他抓住机遇发展自我,向心外医学研究发起深钻进攻。1995年赴北京阜外心血管的医院的心外科专修心脏手术1年;深造归来后挑起了医院心脏手术的大梁,成为主刀的骨干医生。2000年6月实绩突出的他被提拨为心外科主任;2003年荣升为副院长;2008年10月晋升为乌兰察布市中心医院院长,挑起了主管医院的全盘工作的重任。特别是院长、心外科科主任、学科带头人王大成,在深研细钻的心外医学学科方面独树一帜,撰写出大量有价值的理论研究和学术论文30余篇。
心脏外科病魔的克星
“宝剑锋从磨砺出”。王大成这个跨世纪学科带头人,凭着不服输,勇攀高峰的奥运精神,把一个手术单一的心外科打造发展成乌兰察布地区以及自治区规模最大、集医疗、手术、科研、康复、急救和完成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静脉畸形引流、法洛氏四联症、右室双出口、三尖瓣下移畸形、心内膜垫缺损、心脏肿瘤、风心病瓣膜手术、胸腹主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移植术、冠状动脉搭桥等各类复杂心脏血管手术于一体的病种全,难度大、独立性强、技术力量领先、自治区公认的“临床医学重点学科”。在成就医学事业,开创心脏手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取得了显赫成果。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王大成主持心外科工作和主刀心脏手术至今。开启了乌兰察布医院完成各种心脏手术4016例新纪元;手术成功率达到99%左右,成功率达到100%。受到国内专家的高度评价和肯定。
顶峰,只有勇者才敢攀登。“尖端技术开展靠勇攀高峰的人,成功属于不屈不挠的人。”王大成就属于这种人。他牢记这样一句名言:“历史上所有伟大的成就,都是由于战胜了看来不能的事情而取得的”。带领他的白衣天使们开始了他创新技术的人生之旅,科技创新中,他战胜了一次又一次难以想象的困难,攻克了一道又一道难题,实现了一次又一次难以想象的困难,实现了一次一次当时看来无法实现的目标,使许多不可能、不现实,最终变成了可能和现实。
学无止境,钻研无限。王大成除创新心脏手术的同时,又向肺癌病魔发起攻击,他两次外出进修深造,现已独立开展了“肺癌根治术”、“食道癌根治术”、“隔疝”、“纵隔肿瘤”、“胸壁肿瘤”、“胸膜间皮瘤”、“胸腹二切口结肠带食道”、“颈、腹、胸三切口食道癌根治术”,“中心型肺癌切除支气管袖状吻合”、“胸腺瘤切除术”、“复发性纵隔肿瘤再次手术”、“小儿纵隔巨大肿瘤切除术”等,这些新手术项目的成功开展,弥补了乌兰察布市的空白,王大成在学科技术创新上走向辉煌;也使该医院心外科迈上了新台阶。
心脏外科病人的救星
“医本仁术,德乃医本”“高尚医德成就高超医术,高超的医术铸就一生事业的成功”这是王大成执业行医的理念。他始终坚持“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忧病人所忧,乐病人所乐”和“以医为本,以患为怀,大医精诚,病人至上,为患除疾,为民造福”的宗旨,把一切为了病人,为病人一切“作为服务总则,事为病人办,利为病人谋,用白衣丹心,爱心为病人编织起一个又一个生命摇篮!多年来,凭着自己精湛的技术和拳拳之情,拯救了无数个患者的生命,给无数个家庭带来了福音。
心脏外科手术不同于其他手术,相对而言时间紧迫,难度大、更具有风险性,许多心脏病患者多发作在夜间和凌晨,发病突如其来且生命危险。这就要求心外科医生不但技术精湛,而且能随叫随到,分秒心争,与病魔赛跑。正如王院长的一句口头禅:“我的每一天都属于病人,病人的忧愁就是我的忧愁,病人的欢乐就是我的欢乐!我恪守宁愿捧着一颗心来,不愿带走半根草去!”正是这种“大医精诚,以患者为怀”的精神情操,诠释了他的医魂和行医为民的人生观、价值观。
医者无虑,仁者无畏;危急关头冲在前,患难之处显身手。这是王院长的一大亮点。1998年包头发生强烈地震,原集宁市也有较强震感;就在发生地震的白天,王院长当时和他的助手们正在进行一台心脏手术,随着房屋、手术灯及手术床都在晃动,围在手术台前的医护人员们,心中没有一丝慌乱的念头不,因救人要紧和医生的天职、责任、使命,大家不畏艰险,沉着应战,各司其职,一直坚持了几个小时,直到手术结束才离开手术台,冒险救人后被人们传为佳话。
“想为病人所想,事为病人所办”是王院长一大亮点,他说:“病人的事就是我的事,只要病人高兴我就欢乐,把欢乐建在患者幸福之上,才是真正的幸福欢乐!”他就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王院长面对当地冠心病患者较多、心肌梗塞、心源性猝死率高,许多患者难以支付外地医院高昂的医用费用而苦苦等死情景,王院长下决心攻克搭术难题,引进先进技术,为重症冠心病患者开通了生命的绿色通道,填补了过去不能开展心脏搭桥术的空白。
22个春秋跋涉,22年的耕耘拼搏,22年的荣耀辉煌,王大成走向成熟,走向成功,走向先列。他们数家桂冠头上戴,多重光环照满身。他先后荣获奖项28项;先后30多次被评为医院“五好个人”、“全市优秀共产党员”、“白求恩先进个人”、“十佳医生”、“优秀科技开发创新带头人”、“乌兰察布市第二届青年科技奖获得者”、“乌兰察布市中青年学科带头人”、“自治区优秀知识型职工”、“全国知识型职工先进个人”等。现是内蒙古自治区医学会委员、医学会心胸外科分会常委、内蒙古心血管外科学术带头人;2008年他成为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的一员,并光荣地成为自治区第十一届人大代表、主席团成员。
2008年1月,王大成院长在呼市参加自治区第十一届人大代表会议,他建议实施医疗服务“一卡通”制度,是广大参保群众能够更好地、更有针对性地享受医疗资源。针对部分城郊居民仍然游离于医疗保障之外的现象,王院长建议,对既没有工作又没有土地,居住在城郊结合部的居民提供基本医疗保障,使之与已经建立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一道构成“全民医保”的基本柜框架。王大成院长的提案得到与会代表的一致赞同,并在内蒙古日报等媒体刊登。王大成院长为老百姓说话,为民众办事,换来了社会群众患者家属的良好口碑,换来了无数面锦旗,这正如老百姓所说的:“金杯、银杯不如众口皆杯”。
王大成论人格是正派的,论医术是精湛的,论医德是高尚的,他不论当医生、当院长都是一把德才兼备的好手;他上任院长后,改革创新,敢为人先,从革除弊端,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入手,整合人才资源,优化工作环境;强化责任管理,健全并实施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激励、制约机制,率先在自治区范围推行了新农合和城镇医疗直报工作,率先实施了午间不停诊等制度,创新1+x管理模式,推动医院的各项工作步入了快车道。全区一流的22层54800m2、容纳1000张床位配套设施现代化医院大楼已交付使用,他带领院党委一班人,正扬起可持续发展的航帆,向打造一流队伍、一流技术、一流设备、一流服务、一流环境的品牌医院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