郗效
“切而知之谓之巧”,古人常常用“精巧”来形容切脉,将切脉看做是中医诊断中最精巧的技术。切脉是中医常用的诊断方法之一,它和望诊、闻诊、问诊结合起来,合称中医的“四诊”。
人们往往用“病家不用开口,一摸便知病情”,来形容老中医医术的高明。切脉看似简单,医生只用三个手指轻轻一按,即可断出五脏六腑的疾患,孰不知,望、闻、问、切里面蕴涵着丰富的中医诊断知识和深奥的中医辨证思想。
脉学始于扁鹊
中医的脉学是从扁鹊开始的,这是毫无争议的。司马迁的《史记·扁鹊仓公列传》里就说:“今天下之言脉者,由扁鹊也。”但是,切脉技术就像《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一样,并不是出自黄帝、神农一人之手,而是集那个时期各个医家之大成,托其名而成书的,以表示书的重要性。扁鹊的切脉技术也是传承于先人的。《左传》中就有真实的例子记载:说公元前551年,楚国的御医诊断申叔豫装病不朝,使用的就是脉诊方法。扁鹊最主要的成就是通过对病人的“四诊”运用,通过病人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病症全面综合地分析研究,对病人的病症作出判断。并根据病情采用针刺、热敷、服药等多种方法治疗。
《史记》中有一个扁鹊通过脉诊决断赵简子病情的故事,这个故事在两千多年以来一直被人们传为美谈。
晋国的大臣赵简子得了一个大病,昏迷5天不省人事,这可急坏了晋国和赵世家族的上上下下。因为晋国虽然有六个卿,但是赵简子专掌国政,大权独揽,晋国的国君只是名誉上的主子,赵简子不能上朝处理国事,晋国就会天下大乱。赵简子自昏迷之后,经过晋国的御医们的诊治,几天之后仍然毫无起色,赵简子还是神志昏糊,不省人事。这时,人们想起了一位医术高超的民间医生秦越人,也就是后来被人们尊称为“脉学创始人”的扁鹊。
扁鹊穿过病室,来到赵简子面前,观察他的面色,按摸脉搏,仔细望其神情,一翻检查过后,他对病人的病情已心中有数了。于是,他从赵简子的卧室出来,向众人说出了一个意想不到的诊断:“赵主虽然昏迷不醒已有五天,但我凭着他的脉象向你们保证,不超过三天他一定会完全康复!” 他的话引起一片骚动,赵简子的亲属因此而欢欣鼓舞;欲取而代之的人,感到大失所望;在一旁观望的晋国御医,等着看秦越人的笑话。赵简子的谋臣董安于轻轻地把秦越人叫到一边,问他这样诊断的依据是什么?可靠吗?秦越人信心满满地说:“因为他的血脉是正常的,也因为多年之前的秦穆公也得过这样的病,昏迷七天就醒过来了。这样病情的例子,我经历过很多。所以,我敢做出这个决断。”
原来,在赵简子100多年之前,秦穆公也得过这样的怪病。秦穆公昏迷几天不醒人事,后来还是醒了。司马迁写《史记·天官书》时,就记载说“秦穆公上天”。 100多年之后,赵简子的这个怪病,也像秦穆公一样如期醒来了。当赵简子听说,秦越人在他昏睡五天之时,就断定他能三天之内醒来,大为感动,把四万亩地赐给了秦越人,作为对他高超医术的奖励。
起初用的是遍诊法
中医诊病为什么重视切脉呢?中医非常重视整体观念,认为人是个有机的整体,脉象也是各个脏腑共同作用的结果。
血液是形成脉象的物质基础,而血液的化生,依赖于脏腑的功能活动。中医还认为血液主要是中焦脾胃摄取水谷物质生化而成的。由于肺主气而朝百脉,脾统血而能化生营卫,肝主疏泄而能贮藏血液、调节血量,肾藏精,精化血,肾气又是各个脏腑功能活动的动力源泉而为脉之根,故血液能在脉管内正常运行,还需要肺气的敷布,脾气的统摄,肝脏的疏泄和调节,以及肾气的动力作用。所以说,脉象是以心脏为主,在各个脏腑和气血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既然脉象的形成与脏腑气血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脏腑气血发生病变,必然会影响血脉的运行而引起脉象的变化。所以,通过诊察脉象,可以判断病变的部位、性质和邪正盛衰等情况。
脉象是一种“心中了了,指下难明”的诊疗技术,切脉的前提是持脉有道,具备精深的脉诊工夫,因此,历代医学家都很重视对于切脉的掌握。
最早古代医生诊脉时,并无固定的部位,凡是动脉部分都可以切循,一般是哪里有病,医生就在病位附近的脉搏进行诊治,这就是切脉最初使用的方法。据《史记》记载,扁鹊、仓公都采用过这种遍诊法。
三部九候与脏腑定位
关于切脉的方法和理论,也都散见于古代的各种典籍中,如《黄帝内经》中专门论脉的就有《脉要精微论》、《三部九候论篇》等六个篇章。分别讲述了三部九候遍诊法、人迎寸口对比诊法、尺肤诊法等,并为脉诊“独取寸口”理论的提出做了铺垫。其后的《难经》继承并发展了《黄帝内经》中的脉学理论,在《难经》一书中,论脉的篇章在书中占了四分之一,提出了独取寸口的理论,它认为“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之脉动也……寸口者,五脏六腑之所终始也,故法取于寸口也。” 《难经》还对古代的三部九候也作了新的解释:“然三部者,寸关尺也。九候者,浮中沉也。”可见它将三部九候归并到手部的寸口脉了。《难经》虽创立寸、关、尺的名称,但它只描述了尺、寸两个部位,关只是一个分界线,尚没有具体的位置。另一方面,它没有明确提到左右手寸关尺的脏腑分属问题。
医圣张仲景更是将脉诊置于首要位置,在《伤寒杂病论》一书中,每卷都是以“辨某某病脉证并治”出现,根据脉的变化来确定病证,形成了完整的一套以脉为中心的辨证论治体系。
随后,约成书于公元280年左右、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脉经》一书问世了,它是由著名医家王叔和撰写的。他在《脉经》中总结了前人的成就,并根据他的临诊经验,具体地描述了24种脉象,即:浮、芤、洪、滑、数、促、弦、紧、沉、伏、革、实、微、澀、细、软、弱、虚、散、缓、迟、结、代、动,并把相类的脉分成8组,从而使人们对脉象的辨认有了明确的标准,更使脉诊易于掌握,广为流传;同时,《脉经》在《难经》基础上,将寸尺二部脉法发展为寸、关、尺三部脉法;把《内经》遍身诊脉法之三部加以发挥,解释为掌后脉口寸关尺三部,并以寸关尺三部各有天地人三候,合为九候。这是最早的寸口三部九候提法,并提出寸关尺三部左手依次候心小肠、肝胆、肾膀胱,右手依次候肺大肠、脾胃、肾膀胱的脏腑分配观点,从而使独取寸口脉法在理论与方法上趋于完善,推进了这种简便易行的诊脉法的临床普遍应用。
《脉经》的脏腑定位,历代除大小肠、三焦脉位略有歧议外,一直沿用至今,成为中医脉学诊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这也是中医脉学的第一次总结。王叔和《脉经》中所记载的原则,为后世医家所采用,几乎沿袭了一千七百年之久,反映出中医历代经典著作无不重视脉诊。
郭玉诊出男女异脉
我国东汉医学家郭玉,就曾以娴熟的诊脉技艺,使得汉和帝赞叹不已。郭玉素以善切脉、针灸而著称于世。东汉和帝时,他任太医丞,治病大多有疗效。和帝听说郭玉的医术很高明,就想考一考郭玉,看他是否真的看病诊断灵验。
和帝叫一位手腕长得美的后宫宠臣和一名女子躲在帷幕里,并谎称后宫女子身体不适,请郭玉来为其诊病。郭玉座在帷幕前,幕后伸出一只手请郭玉诊脉,郭玉用食指、中指、无名指轻轻按在手腕的寸口部,微微合上双眼,细细体查脉搏,尺脉有些细弱;然后又让病人伸出另一只手来,郭玉也换了一只手,继续诊脉,“怎么尺脉如此弦盛?这脉搏分明是相反的脉,一人之身怎能出现男女的脉象呢?”只见郭玉紧锁双眉,满脸的疑惑。和帝走过来,用审视的目光看了一眼郭玉,问:“太医丞,你认为是何病?”郭玉收回手,起身恭敬地对和帝说:“左手是阴脉,右手是阳脉,脉有男女,状若异人,臣疑其故。”和帝听后感到十分惊讶,连声称赞:“高明!高明!实异人也。”
郭玉是如何辨出男女的呢?这就是中医脉学的奥妙。《难经》曰:“脉有逆顺,男女有恒。而反者,何谓也?然男子生于寅,寅为木阳也。女子生于申,申为金阴也。故男脉在关上,女脉在关下,是以男子尺脉恒弱,女子尺脉恒盛,是其常也。”郭玉因掌握了男女尺脉弱盛的原理,也就识破了一人之身,阴阳两脉的机关所在。
神秘的“悬丝诊脉”
由遍诊法演变为寸口脉法,这应该说是脉学上的一大进步。遍诊法比较繁复,临床诊察时确有其不便之处,后来,医家在实践中发现,寸口脉与全身脉搏基本一致。由于此法简便易行,概括性强,故为广大医家所采用。另一方面,寸口脉的盛行,也有其社会历史根源,因封建旧礼教,医生诊脉在妇女身上有很多不便,特别是六朝以后妇女缠足之风盛行,候足更为不便,从此使得寸口脉法更为盛行起来。
在我国古典小说和传统戏曲里,常有太医为皇帝的后妃们“悬丝诊脉”的情节。具体方法是:后妃和太医各居一室,由太监或宫女将一根红丝线拴在后妃的手腕上,线的另一端交给太医把按,通过丝线辨别病情。这样做,是为了维护宫廷礼制,以防乱了宫闱。
“悬丝诊脉”时,医生必须凭借着从悬丝传来的手感猜测、感觉脉象,诊断疾病。那么,历史上是否真的有“悬丝诊脉”之事呢?
曾有人专门请教过北京四大名医之一的施今墨老先生。施老先生曾给清廷皇室内眷看过病。他介绍说,这“悬丝诊脉”可说是亦真亦假。所谓真者,确曾有其事;所谓假者,悬丝纯粹是一种形式。原来,大凡后妃们生病,总要由贴身的太监介绍病情,太医也总是详细地询问这些情况,诸如胃纳、舌苔、二便、症状、病程等。为了获得真实而详尽的情况,有时太医还要给太监送些礼物。当这一切问完之后,太医也就成竹在胸了。到了“悬丝诊脉”时,太医必须屏息静气,沉着认真。这样做,一是谨守宫廷礼仪,表示臣属对皇室的恭敬;二是利用此时暗思处方,准备应付,以免因一言不慎、一药不当而招祸。
可见,“悬丝诊脉”虽确有此事,不过还是一种蒙上了神秘色彩的骗人形式而已。如果太医事先不通过各种途径获知详细病情,不论他医术多高明,光靠“悬丝诊脉”,不会看好娘娘公主们的病的。后来,人们给“悬丝诊脉”赋予了新的含义:“没有确实侦查过的臆测。”
脉诊“五十动”
现代中医切脉采用的是寸口脉法,人手腕桡骨茎突内侧,中医称为寸口。医生用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指头平齐,略呈弓形,与受诊者体表约呈45度角左右为宜,分布寸、关、尺三部,先轻按,次中按,后重按,去细心体察脉象的位置、形状、有无力、快慢节奏及动态变化等,一般要求至少切满“五十动”,即脉搏跳动五十下。
切脉虽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诊断方法,但是,千万不要把切脉作为诊断的唯一依据。因为同样一种脉象,可以出现在多种不同的疾病;而同一疾病在不同的阶段,可以出现不同的脉象。中医诊病,历来强调“四诊合参”,也即是说,必须通过望、闻、问、切进行全面的诊查,将四诊所得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然后才能对疾病作出正确的诊断。正如临床上的医生,通过一面试脉,一面拉家常,所讲家常内容,看似与疾病无关,实际上是为了“诱导出症状来”。拉够家常,脉试多遍,然后医生对病人的情况有了大概的了解,说出病人的若干症状,病人居然会很吃惊,赞叹先生的“诊脉功夫好”,并随着医生的口,继续往下说,直到说出各种症状来。于是,医生一面说:“该当如此的,脈上带着呢!”一面进一步顺藤摸瓜,终于掌握了全部症状;然后,开方下药。
医生诊脉时还要特别注意几个方面。《素问·脉要精微论》指出:诊脉最好在清晨醒来时,因为这时“阴气末动,阳气未散,饮食末进,经脉末盛,络脉调匀,气血末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但是,这在具体诊脉时,不可能完全做到,况且有的病人仓促发病。为了诊得脉搏的真相,切忌在病人运动、饥饱、酒后、情绪变化的情况下诊脉,力求病人处于安静状态。在诊察脉象时,也要考虑到病人的性别、年龄;体质、禀赋、情绪、职业以及生活习惯等,这些方面不同,可使脉搏出现差异,另如季节、气候的变迁,对脉搏也会有影响。
期待脉象仪的应用
中医的切脉,主要是根据医生自身的直接感觉,由于缺乏客观指标,因此也难于统一。
近年来,通过中西医务工作者及科技人员的共同合作,研制出了多种性能各异的脉象仪,这种脉象仪可同时描记寸、关、尺三部脉波原形和心电图,可用于研究脉象形成的脉、症之间的关系,从而有可能使中医的切脉方法变为客观的描记。我们期待研发的脉象仪能够早日接受临床的检验,为病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