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三维目标的确立与落实

2012-04-29 01:44党永祥
成才之路 2012年4期
关键词:价值观课文目标

党永祥

教师在确立教学目标时通常围绕三个维度,即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这本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我通过多年的自身执教或耳闻目睹其他教师的执教后,发现往往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知识与技能没有按既定目标落实,或表现出重知识轻技能的现象;二是过程与方法偏离确立的目标,甚至为求结果而不重过程、不讲方法;三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不能凸现,失去了确立的意义。总的来说,虽然确立了三维目标,但实用性、可操作性不强,形同虚设。

教学目标既然确立,课堂教学就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对照落实。对于存在的上述问题,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首先一点,教师在确立三维目标时不立足实情,与学生的学情脱钩,导致确立不准确。其次,追求过多的课堂形式。有些课设计了过多的活动,面面俱到,不分主次,以致表面热闹,实则喧宾夺主,流于形式,收效不佳。第三,对学生的“主体”定位极端化。诚然,“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但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是充当一般的旁听者,或者在参与学生的对话时缺少对学生的专业引领,课堂上出现了学生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学生说什么都有道理,生成任何话题都要研讨等现象。学生海阔天空、不着边际地说、议、争,致使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学生的认知水平并无长进,结果造成了游离于教学目标之外。第四,部分教师在确立三维目标时把教材上的内容奉为金科玉律,把教参(案)中的提示当做至高无上的真理,完全是教材、教参(案)的复制者,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发言,具有明显的选择性,缺乏应有的机智和创新。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三维目标的确立与课堂教学的落实严重“脱轨”。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指南,是学生能力发展的具体指标,是评价课堂教学效果的主要依据。因此,它的制定对课堂教学的成功至关重要,那么怎样确立一个科学的、操作性强的三维教学目标并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呢?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小学语文教师在确立并落实三维目标时不妨考虑到以下三点。

一是在正确理解三维内涵的基础上,确立三维目标要立足实际,突出实用性。知识与能力目标要求“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过程与方法目标倡导“探究性学习”,强调在实践过程中学习,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生活世界的一部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现的是语文的人文性,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适当的情境的创设必能促进三维目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现,在创设情境的美感中使学生从小受到美的熏陶,以“美”去激发“爱”,让教育性渗透其中。在明确三维目标的前提下,确立三维目标既要深入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又要以学情为基础,将文本与教学目标有效沟通起来。确立之前,一定要结合实情,摸清所带班级学生的“底子”,分析当前的学情,洞察近期学习动态,切不可好高骛远,“欲速则不达”。然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在细读教学本文初定三维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再思考、再加工: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与初定哪些教学目标有差距,哪些同学哪些目标容易达成,哪些同学对知识点感兴趣等问题,最终选择有效的教学目标。

二是在有机整合三维目标的基础上,注重操作性。三个维度的目标虽各具内涵,但又相互依存、相互渗透,我们在确定三维目标时,可以将它们分开,也可以进行有机整合,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要做好整合,将三个维度作为一个整体来达成,而不是把三个维度简单地叠加甚或区别对待。相对“知识和能力”目标来说,“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隐性的,是不可量化的,所以在课堂教学落实时显得难以把握,但“三维目标不是三个板块,而是一个整体,它们之间相互渗透,融为一体”。事实也是如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始终存在的,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总是有一个态度、情感倾向,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我们现在就是要把它变成积极的,让学生热爱学习,甚至有意识地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觉化。因此,三维目标有机地整合课堂教学,是以“知识与能力”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充分地体现在过程和方法中。三维目标是实实在在的,要落到实处,绝非虚化抑或教学设计中的“摆设”,因此,必须具备可操作性。确立目标除了要明确“教什么、学什么”,更要明确“怎么教、怎么学”,要利用哪些资源和怎样利用这些资源,具体要采用什么策略实现目标等,从而制定明确、具体、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

三是组织课堂教学注重生活化的同时不乏创新性。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在《语文课程标准》中也多次强调语文课程的生活化,教师要进一步密切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把语文学习的背景扩大到学生整个的生活世界。而要得心应手地做到这一点,还要教师时时处处具备创新精神,不必拘泥于课本或教参,要创造性地确定教学目标。《语文课程标准》中建议:“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材中的创新因素很多,广泛分布于字、词、句、段及每篇课文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每篇课文几乎都有创新性,它们从选材、立意到谋篇布局、遣词造句,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都充满了创新精神,甚至课文中某个汉字的识记,都很有学问,都有可能诱发创新意识。因此,教师应善于挖掘、研究和运用这些创新因素,进行创新教育。如学习关于歌颂父母的课文时,可设计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写一写父母关爱自己的事;学习孩子孝敬父母的课文时,则可让学生回忆自己是如何关爱父母的。这样联系生活富有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才能实现语文教学的情感目标,对学生实施的语文综合素养的教育才能落到实处。

(通渭县李店乡常家坪学校)

猜你喜欢
价值观课文目标
我的价值观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背课文的小偷
背课文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我们的目标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