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
摘 要:晚清社会转型要求教育由传统的“治人之教”转向为“治世之教”,逐步实现教育的现代化、专业化、世俗化及相应的普及化。1901年清政府推行新政教育改革,是以国家法令的形式,在全国自上而下地推行并首次得到实施的学校制度和教育制度改革。从此,中国教育在形式与内容上的近代形态得以确立。
关键词:晚清;教育;转型
19世纪到20世纪之交,中国社会处于新旧交替的关键时刻,总体上说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的过渡,而教育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晚清社会转型要求教育由传统的“治人之教”转向为“治世之教”,逐步实现教育的现代化、专业化、世俗化及相应的普及化。而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的教育改革却过于滞后。1901年清政府推行新政教育改革,改革包括对传统教育体制的变革和教育近代化的改革。这是清政府以国家法令的形式,在全国自上而下地推行并首次得到实施的学校制度和教育制度改革。从此,中国教育在形式与内容上的近代形态得以确立。
晚清中国的教育转型,就中国变化发展的实际来看其主要来自于外来因素的催化。西来势力的日益逼侵,西方文明的不断浸染,中国社会逐渐产生了离异传统的趋向和成分。在社会变异和转型过程中,最为影响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变动,应数国际政治地位的改变、经济领域新质的产生、新的社会阶层的出现以及社会风俗思想观念的变化。所有这些都从不同的层面或领域程度不同地向教育提出种种新的时代要求。
首先是国际地位的改变。鸦片战争前,中国一向处于“天朝上邦”的国际地位和“我为上国,率土皆臣”的心理定式。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了每一个中国人一个晴天霹雳,从此中国走上解体的过程,被迫一步步转入资本主义轨道。在新的世界格局中,中国成为一位极为贫弱受辱的一员。这种迥异与传统时代的国际地位和国际联系的扩大必然要求中国教育也作出相应的改革:由传统的“治人之教”转为“治世之教”,来满足中外交往领域不断扩大和交往日益频繁对新型知识人才的要求。
其次,经济领域新质的产生。进入近代后,中国传统的“男耕女织”——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小农经济受到西来商品的破坏和化解,出现了异质与封建经济的经济成分,这种成分中既包括西来的资本主义经济,也包括中国自身资本主义经济因素的产生和发展。尤其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经济领域内新质因素的变化发展日益显著。到了20世纪初有了速度更快、规模更大、领域更广的扩展。据有关研究成果表明,近代中国社会的外国银行和10万元以上的厂矿大多数设置或开办于清末十余年间。为了适应经济领域种种新的变化,晚清的教育必须在教学内容和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一定的调整,实现工技化或专业化的时代要求。
再次,新的社会阶层的出现。与上面所说的经济领域新质的产生相对应,在社会阶层中出现了一个“独立的阶级”的资产阶级和日益壮大的工人阶级,以及正在形成的新型知识群体。他们不安于维持原有的生活方式,而是想追求某些新鲜的东西,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和更好的生活环境,而所有这些又必须掌握与此相关的新型文化知识。于是,一定的新式学校教育成为这种人生活的必备之需。
最后,在社会风俗和思想观念方面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世纪后半叶的中国受到西来思想的冲击,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风俗、新潮流、新时尚。总之,所有的这些都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中国教育必须相应同步地进行一种全方位的改革。
在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就揭开教育改革的序幕,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改革派开一代教育改革之先锋。之后以奕忻为代表的洋务派首倡举办新式学堂和留学教育。他们虽开教育改革之风,但受“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的制约,其成果显然有限。1898年维新志士们打破传统思想的局限,提出废八股、改科举、开新式学堂、引西方学制,但因戊戌政变的发动,改革骤起而卒蹶,仅留京师大学堂这一成果。这几次改革虽然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没有完成教育转型的任务。义和团运动失败后,清政府面临着内外交困的形势,为更好地推行新政,1901年,清政府下诏实行教育改革,中国教育向近代化迈进了一大步。
清末新政教育改革涉及教育改革的方方面面,如改革科举制度,建立近代学制,普及全民教育,改革教育行政机构等,勾画了近代教育的轮廓,满足了社会各方面各层次对教育的需求。这次教育改革最终导致中国传统教育的解体,近代教育在形态上确立。使中国教育在20世纪头10年中近代教育体制初具雏形。作为国家占主导地位的教育体制,不再以培养少数士官之才为唯一宗旨,而以造就各类新式人才为目的;不再以儒学典籍为唯一教学内容,而代之以近代各门类知识的学习。体制的转型既是教育观念转变的结果,又在新的层次上促进了观念转变的深化。在体制转型和观念转变过程中成长起来的近三百万的新型知识分子,则成为推动中国教育近代化继续前进的强大动力。
总之,改革对社会各方面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它不仅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重要里程碑,也大大促进了中国社会由传统向近代转型。同时也应该看到传统教育在形式上虽已崩溃,但封建教育的精神仍然寄生于新的教育形式中。这说明教育近代化是一项长期、艰巨、流动发展的社会系统工程,绝非轻而易举,一蹴而就。随着封建专制制度的终结和资产阶级共和制度的诞生,中国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洛阳师范学院附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