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元鼎
3月15日,上海昆剧团新创排的《景阳钟变》在宛平剧院首演。该剧以传统戏《铁冠图》为基础,保留了《乱箭》、《撞钟》、《分官》等传统折子戏中的部分精华。剧情叙述明末李白成农民军進攻北京,崇祯帝乏饷少兵、却仍然偏信宦官,文武官员则各怀私利、畏怯避战。最后城破,崇祯帝逼杀妻女、自缢煤山。
据传《铁冠图》一剧在清朝初年就有上演,到清末时,还留下18折(武班多3折),串演颇盛。昆剧“传”字辈演员在1926年串演过全本《铁冠图》,有《探山》、《营哄》、《捉闯》、《借饷》、《对刀》、《步战》、《拜恳》、《别母》,《乱箭》、《撞钟》、《分宫》、《守门》、《杀监》、《刺虎》等14折戏目。观众熟悉的京剧,谭鑫培的《别母乱箭》(《宁武关》)、梅兰芳曾在美国演出的《刺虎》,都是京剧从《铁冠图》的直接搬演。该题材虽是传统骨子老戏,可是由于政治因素,往往被禁,连抗战时期激励民族气节、名重一时的京剧《明末遗恨》,也不能上演了。周信芳曾经对别人说,我想演的戏(指《明末遗恨》),他们不让演。那时可以演的是程砚秋的《春闺梦》。上世纪70年代末,姚雪垠的长篇小说《李白成》风靡一时,据此编演的戏有京剧《闯王旗》、昆剧《红娘子》、越剧《慧梅》等等。上世纪80年代初,报刊上逐渐开始有指向姚雪垠的批评文章,起初是对他的创作方法,渐次涉及内容。
1986年,上海昆剧团把《别母》、《乱箭》、《撞钟》、《分宫》、《刺虎》等5折進行串演。可以说,这次是试水性的。1990年,上海昆剧团又将它改编排演成《甲申祭》,保留了《撞钟》、《分宫》、《刺虎》等3折,重写了《围京》、《入主》。主题是通过对明王朝覆灭以及农民起义军局限性的揭示,为历史提供鉴戒。当然,这无非是借酒杯,浇块垒的手法。
随着科学文明的发展、教育程度的提高,现代社会已非过去闭塞的农耕社会,如果现在还只是停留在以戏剧来教化世道人心的思维模式里,那是思想发展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表现。世易时移,应该说当时某些思想产生的基础已经发生改变,某些内容也因此失去了其合理性。现在来看这些剧目就应该从艺术角度多加考量。
《景阳钟变》在短短的两个多小时里,把崇祯亡国杀身的故事说清楚了。完全不知道这段历史的观众看完该剧,也能了解个子丑寅卯。可是,要把一个亡国之君的形象及其心理活动,生动地演绎呈现在舞台上,深入到观众的内心里,就需要演员的艺术表现力了。
崇祯不同于别的亡国之君。肯定他的,认为他英武、果敢、勤政、节俭;否定他的,认为他猜忌、残忍、刚愎、偏信。有历史学家认为他忠奸不分,至死不悟,把责任推给臣下。其实,历史研究应该设身处地分析问题。如果用事后诸葛亮的眼光分析问题,难免会曲解古人。后世人能够看清楚袁崇焕等人是忠臣,洪承畴等人是叛徒;可是在当时错综复杂的形势中,要做到这一点殊非易事。所谓人心隔肚皮,人生难得一知己等等谚语,都说明人心难测。皇帝孤家寡人,以一人而防天下(包括自己的儿子),无论圣明如唐宗宋祖,还是昏暴如胡亥杨广,有几个能做到不猜忌?传说康熙晚年携两个爱妃钓鱼,钓上了一个乌龟突然脱钩了。一个妃子说了一句:“它没有牙齿。”旁边一个妃子闻言抿嘴一笑。康熙大怒,把抿嘴发笑的妃子打入冷宫。康熙的理由是,说者无意,笑者有文姬》、《伊索》、《同志,你走错了路》:1988年,带来《茶馆》、《天下第一楼》、《狗儿爷涅槃》、《推销员之死》、《哗变》。此次时隔24年第三度来沪,众人皆颇为感慨。
提起北京人艺,就会想到“郭”“老”“曹”,这似乎已然成了北京人艺的标签。对此,这些年和人艺一起成长的任鸣表示:“北京人艺其实一直有发展,并始终坚持民族性、坚持现实主义、坚持人民性,我们所有的发展都基于这三个原则。”在他看来,当今中国话剧界,如果说一个剧团还有明确风格的话,那北京人艺可以说是硕果仅存,“如果北京人艺没有了自己的风格,那就不再是北京人艺了”。
想当年导演陈薪伊,正是被北京人艺这种精神和风格感召而走上了戏剧之路。在上海大剧院举办的《北京人艺60周年展演——特别活动(人艺·人生)》艺术课堂上,陈薪伊怀想起自己与北京人艺不解的情缘。当时二十多岁的她第一次上北京,饿着肚子去剧院看了一出《茶馆》,自此北京人艺成了她精神追求的坐标。虽然之前也有与人艺合作的机会,但都因时机不成熟告吹,如今的《原野》可谓水到渠成,七十多岁的陈薪伊终于圆梦北京人艺。
陈导自我调侃地说:“我有点激动了,就像现在有些电视剧~样,一个闪回接一个闪回。”当陈薪伊因为《原野》再一次走進人艺排练厅,她闪回了一幕戏。“那是1983年,我带着《女人的一生》这个戏来到北京,去人艺拜访夏淳老师,一走進排练厅,就紧张得心动过速,感觉排练厅是如此神圣,不可造次。”上世纪90年代后期,陈薪伊也曾担心过北京人艺能否保持住自己的风格,“但是走到今天,北京人艺一步一个辉煌,这个剧院能够几十年坚持做经典,不得不让人景仰”。艺术课堂的最后,陈薪伊导演说“做戏剧的人对人的心灵是有责任的”,并慷慨激昂地呼吁观众:“拒绝看麻醉心灵的作品!”
北京人艺老院长曹禺曾经对观众这么说“你们是我们的好观众、好朋友,老实说,离开你们,我们一天也活不下去,你们亲切地关怀着我们的心。你们看戏后热烈鼓掌,我们从心里高兴,甚至一夜晚都激动得睡不好觉。如果你们看了戏,闷声不响,垂着头回了家,对家里人说:‘真丧气!白跑了一趟,花钱买气受!如果是这样,我们这些台上的、台下的,对你们是多么惭愧和伤心。我们的艺术打动不了你们,我们不能给你们一点安慰、一点思索、一点回味的余地,不能鼓励你们,不能使你们笑、或者哭,不能给你们任何感想,我们活着还有什么味道。我在北京人艺干了几十年,我明白我们确实还有不少的缺点,可能在前進中出现一些不能令你们满意的地方。这些都需要我们严正的观众、我们的朋友,随时指点,我们要对得起你们的期望,我们要长久保持对国家、对人们的责任之心。”这段话,仿佛是曹禺先生对如今剧院成员的提醒,更是对上海观众的托付,北京人艺将在观众的议论与监督中不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