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宇
中国的经济增长在新世纪的第一个10年得到了飞速发展,无论是与前20年相比,还是与美国相比,中国经济都呈现了增长快,通胀率低,而且波动很小的特点。
简单检视一下我们的宏观经济成就,与人们的批评指责相反,好得很。从宏观经济变化的几项关键指标来看,夸张点讲,我们最近10年是数千年来最好的,是当今世界200多个国家中宏观经济最稳定、增长最快、波动最小的。我给2001年—2011年的中国命名为宏观经济“大和谐”时代。
对于宏观经济,我们关心的指标有三个:就业、GDP和通货膨胀。因为各种原因,我们只有一个简陋的城镇登记失业率指标,没有一个大口径的国际可比的失业率指标,本文着重讨论后两个指标。
通货膨胀,这四个字就令人紧张,确实有膨胀感。旁门左道的一些专家学者和庸众,好像乐意把这四个字解释为“货币”多了,其理由据说是“通货”即“货币”,“膨胀”言其多也。不去纠结这四个字的词源学含义,用专业知识解释,通货膨胀,被定义为商品和服务价格的普遍上涨。最常用的一个指标是CPI,算法很简单。根据人们的购买习惯,选择一篮子数千种商品,种类和份额各异,测算一下这一篮子商品如果去年购买需要1000元,今年购买需要1100元,我们就说CPI上升了10%。通常地,我们就说通货膨胀是10%。除了CPI还有其他度量通货膨胀的指标,略而不论。
1980年-2011年一共32年,我们分成三段:1980年-1989年;1990年-2000年;2001年-2011年。32年平均通货膨胀是5.7%,也就是说,购买相同的商品组合,人们的生活成本大约每年上升5.7%,12年生活成本翻一番。不过,与同时代的各国相比,我国通货膨胀属于中低水平。美国联邦储备银行的通胀目标是2%~3%,执行下来多有超过之时。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平均通胀是5.7%,90年代是3.0%。
1980年-1989年,中国的通胀是7.7%,1990年-2000年是7.1%,与美国滞涨的上世纪70年代水平类似,那时美国平均是7.1%。这20年,改革先驱们筚路蓝缕,循序渐进培育市场力量,放权让利削弱计划手段,通货膨胀保持在这个水平也属不易。
神奇的事情在于,中国2001年-2011年,平均的通货膨胀只有2.5%,最高5.9%,最低-0.8%,标准差2.35。2.5的平均通胀率,是发达国家做得最好时候的水平。标准差,指的是这11年里,通胀率偏离平均值的程度。美国视为“大和谐”的20世纪90年代,其平均通胀为3%,标准差是1.1。所谓宏观经济学上的“大和谐”,乃伯南克等人创造的词汇,指的是美国经济20世纪90年代以来,增长速度快,通胀率很低的情形。中国的“大和谐”就是通胀指标,胜于美利坚的“大和谐”。
以上所言,是物价水平上涨的情况。再来看看经济增长的情况。衡量一国新生产出的产品和服务数量,用的是GDP指标。GDP的增长率,指的是两年之间所生产物品与服务数量的变化,已经剔除物价上涨之因素。过去32年,中国(算术)平均GDP增长率为10%,大约7年翻一倍。人均GDP增长率平均为8.8%,8年翻一倍。美国战后人均GDP差不多要30多年翻一倍,“一战”前后工业化时期,差不多要40~50年翻一倍。我们太快了,或许变化太快会给我们带来伤害。
经济增长分阶段看,也颇有意思。1980年-1989年,GDP平均年增长率是9.73%,标准差是3.45;1990年-2000年,平均增长率是9.72%,标准差2.99。与美国作一对比,美国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增长速度分别为3.02和3.03,其标准差分别为2.68和1.56。瞥一眼可以有两个结论:一是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真高;二是中国的GDP波动小于美国。
更为令人激动不已的数据出现在2001年-2011年,这阶段平均的GDP增长率是10.6%,标准差则只有区区1.83。天哪,还会有比这个更好的宏观经济绩效吗?坦白讲,这超越了以欧美发展经验为基础所形成的经济增长理论的想象。难怪克鲁格曼说,中国的数据,太超越我基于欧美各国经验所形成的直觉,没法评论。新世纪的头10年,我们的经济增长率比前20年快了将近1个百分点,但是增长的波动却大幅度减少了。就增长的波动相对程度而言,我们比美国要小得多。
以上的数字描述,简单勾画出了中国2001年-2011年宏观经济“大和谐”图景。简而言之,无论是与前20年相比,还是与美国相比,一是经济增长快,波动小;二是通胀率低,通胀率的波动也很小。
“大和谐”的原因何在?“大和谐”能否持续?人们为何在这10年有如此多的不安和喧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