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树东
11月的最后一个交易周,大盘进入恐慌杀跌阶段,个股杀伤力体现的淋漓尽致。大盘有效跌穿2000点整数关口之后,市场情绪发生显著逆转,恐慌绝望情绪瘟疫般快速蔓延开来,利空消息满天飞,舆论看空之声一浪高过一浪。如果大家仔细体会,应该可以闻到见底的气味。没有人可以抵抗人性的弱点,更多地是靠经验和直觉,在市场完全失去抵抗能力,任由空头宰割之际,底部可能会悄然而至,行情在绝望中产生,在犹豫中发展,在疯狂之中结束,这个道理恐怕谁都明白,但又有多少人能够将市场情绪置身事外,清晰地看到市场的底部,可以肯定的说,没有人可以做到。尤其在市场已经完全失去理性的时候,准确预测点位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市场的大多观点是势头观点,是跟着市场趋势变化的,涨势看涨,跌势看跌。还有少部分比较极端或者另类的观点,但这些观点大多数是定性分析,难听点说就是拍脑袋的观点。这些观点的发布者,目的无非有二,一是赚取舆论“眼球”,靠语不惊人死不休扬名立万。二是利益驱动,也就是我们说的屁股决定脑袋。因此,我们对待极端的观点,一旦察觉存在上述目的和倾向,基本上已经失去了参考价值。本栏之所以对股市舆情表达这些看法,就是告诉大家,不要被极端的观点所困扰,回到正常判断的轨道上来。
下周就将进入12月份的行情,总体上我们的观点没有改变,那就是大盘在12月将进入见底周期。市场所担忧的中小板、创业板解禁高峰已经提前消化的差不多了,创业板指数创出了历史新低,反应已经比较充分了。从市场逻辑上看利空真正到了兑现的时候,就已经不那么可怕了,这类似于利空出尽的道理。此外,市场担忧的年底资金结算压力也同样如此,打算减持的机构不会等到12月25日年度会计结算日。
年初至今,大盘跌幅已经超过10%,继续熊冠全球,A股总市值已蒸发1.6万亿元。自2月末的年内高点算起,至今已有超过4.3万亿元的市值消失殆尽,蒸发的市值相当于三个中国石油,四个工商银行。目前A股估值水平已达到史上最低水平,甚至已经低于1664点时的水平。截至11月27日,A股整体市盈率11.7倍,2008年下半年时市盈率水平约为14倍。很显然,市场的价值支撑体系已经不起作用了,有研究机构最新提出了“1600点论”,所依据的理由竟然是所有行业的市盈率水平都应该创新低,换句话说,把没创新低的行业市盈率算到创新低,得出的结论是1600点,简直匪夷所思,所谓的定量分析已经没有了基本合理逻辑。
为什么研究机构如此悲观,A股继续熊霸全球,原因还是在于本栏上期报告所提出的本质症结在起作用,这三大本质症结是:供求关系、大小非减持和建立做空机制。也就是说,市场有“硬伤”,政策面始终不围绕市场本质症结解决问题,从而导致市场信心危机再度升级。目前市况应该说相当惨烈,大多个股基本上呈现直线跳水的走势,已经属于典型的股灾。这与基本面和技术面没有直接的联系,甚至可以说是人为导致的股灾,因为我们的制度不合理,因此,一个传言就可以把一个板块打得整体暴跌。
证监会本周连续两次澄清市场传言,但为什么不追查传言来自何处?我们必须反思我们的制度建设是否能够应付复杂的市场环境。当做空可以赚钱之时,为什么利空传言如此之多?利益驱动使然!本周竟然传来转融券联网测试再度启动的消息,似乎向我们提示全面做空机制继续在推进中,殊不知,除了银行股外,现在可融股票相当紧俏,全面做空机制如果不停止,很可能将证券业推向绝境。要知道,现在的市场连基本的价值体系都捡不起来,人们不知道如何评价股票是否有投资价值,因为市场最大的筹码持有者大小非,骨子里就把股市当做“套现场”,股价的疯狂下跌依然不能抑制大小非的套现冲动,据最近一个月统计数据显示,A股市场共有86家上市公司减持2.38亿股,环比上升34.62%,涉及市值20.85亿元。我想大家应该明白,为什么大小非才是价值投资的最大绊脚石,没有制衡机制,市场价格体系根本无法真正建立,建立全面做空机制更是错判形势。
笔者认为,跌穿2000点会引发政策面的深刻反思,处理不好市场将存在崩盘的风险,现在崩盘和过去有极大的不同,过去市场体重很小,即使崩盘也很容易救得起来。现在股市可是20万亿的规模,一旦崩溃,不知道是什么境况,真不敢想象!因此,现在救市的迫切性要超过以往任何时候,市场已经出现局部崩溃的苗头,这是十分危险的,政策面出手干预已经十万火急,我们相信管理层有这样的智慧和决心。
我们无法预知未来,但可以按照历史的痕迹进行揣测,正所谓量在价先,我们主要从历史著名底部形成过程中成交量的变化,来进行前瞻性的统计分析(见下图)。我们首先判断的是天量和地量的关系,大型底部天量和地量的关系一般是8-10倍,2319行情是6.6倍,所以底部级别是中级行情,目前成交量已进入到地量区间,天量是目前成交量的9.34倍,满足地量的水平。
其次,历史的统计规律表明,见地量当天,并不是地价,但地价的来临并不遥远(4-7天),如果这个规律依然起作用的话,大盘在12月中旬之前就会找到底部。即使下周成交再创新低,依然在两周的期限之中。结合月K线周期分析上看,去年高点3067点调整至12月,正好21个月,属费氏周期拐点,与地量规律形成共振。从催化剂上看,12月9日经济数据的公布以及中旬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可能对市场做多动力构成提振。
展望未来,我们的确不能忽视全球流动性泛滥的大背景,中国概莫能外,最突出的体现是广义货币量(M2)目前已经达到超过90万亿,这说明外围是不缺钱的,那么这些钱都跑到哪里去了,债市和银行理财!与股市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债市走了八年多的大牛市。目前债市和理财的规模分别达到25万亿和20万亿,只要存在小比例的资金分流进入股市,均对股市产生重大影响,为什么不进股市?还是对股市的制度没信心。
不仅在中国,世界各国均在把凯恩斯主义发挥到极致,美国的QE3,欧洲、日本的量化宽松,流动性泛滥成为一种常态。谁也不会率先进行货币的去泡沫化,因为没有一个央行愿意牺牲本国的需求,去平抑别国的通胀,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财富货币化与通货膨胀相伴而行,世界货币总量越变越大,这对于股市而言,本身是一个非常有利的背景因素。 因为在超级泡沫的生成阶段,必须让金融体系保持充足的流动性,这已成为现代市场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条件。
与此同时,进入2013年,大小非的总量增加将会变得可控,减持压力进入拐点,这将有利于恢复市场信心,重树市场价格和价值体系。目前股市政策的表现十分关键,在市场失去理智,面临崩盘危险之际,救市本身就是监管者的义务,这在成熟市场很常见,更何况是不成熟的新兴市场。因此,政策面出手救市重要性和迫切性无需置疑,我们根本没必要谈救不救的问题,而更重要是考虑怎样救以及救得起救不起的问题。
综合而言,股市已经进入到加速探底的阶段,市场已经充满了非理性的杀跌特征,经验上看跌势已经进入尾声。与此同时市场已经处在地量状态,如果成交量不再萎缩的话,12月中旬之前见底的概率较大,经济数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能否成为见底的催化剂值得密切关注。热点方面,李克强指出,中国已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发展还很不平衡,尤其是城乡差距量大面广,差距就是潜力,未来几十年最大的发展潜力在城镇化。预计后市市场将围绕城镇化展开炒作,周五房地产板块已经出现异动,宜密切留意。(作者系深圳国诚投资研发中心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