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烧钱”的礼来

2012-04-29 00:44罗影
英才 2012年5期
关键词:抗癌药制药专利

罗影

对研发型制药公司来说,2012年实在不是个好年头。全球排名前几的大型跨国制药公司,在这一年前后,纷纷面临重磅产品专利到期的问题。

2011年11月,辉瑞旗下的立普妥专利到期。立普妥号称“全球最畅销的处方药”,年销售额超过百亿美元,辉瑞约有3成的利润靠它实现,因此,立普妥专利到期对辉瑞的打击可想而知。

此外,已经或者即将在2012年失去专利保护的“重磅”产品,还包括默克公司年销售额高达50亿美元的哮喘药顺尔宁、百时美施贵宝与赛诺菲合作销售的波利维(2010年在美国销售额61.5亿美元)、阿斯利康旗下的思瑞康(2010年在全球销售额41.5亿美元)、诺华公司的代文(2010年全球销售额60.5亿美元)……

一向以研发为主导的礼来制药,也不能幸免。2010年末,礼来旗下的抗癌药健择在美国的专利到期;2011年下半年,礼来最大的产品、年销售超过50亿美元的再普乐专利到期;而公司的“二号畅销药”——抗抑郁药欣百达的专利也将于2013年到期。

据分析师预计,到2014年,礼来的五款畅销药物将失去美国专利保护,这些药物占礼来2010年美国总销售额的64%。

据研究机构的数据,2011年,专利药到期导致各大制药公司损失了372亿美元。而2012年,将是规模更大的专利到期年,制药公司们的损失将扩大到427亿美元。这一过程会持续到2016年。到那时,全球将有631个专利药到期,目前排名前20位最畅销处方药中,便有18个在列。

在这艰难的“YZ年份”(指制药公司拳头产品专利到期,但新产品还没有上市的青黄不接时期)里,仿制药市场成为跨国制药公司们争夺的下一个目标。

但礼来制药CEO李励达明确表示:“我们至少到今天为止、包括不久的将来,对做仿制药没有兴趣,我们认为只有创新药才能给病人带来最大的福祉。”

从创建之初,就誓言“只生产原研药、不生产仿制药”的礼来,如何扛过YZ年?

不做大规模并购

自成立至今的136年来,礼来从未做过任何大规模的兼并重组,一直以独立的形式存在。

如果按照现在财富500强的标准来看,在1900年的全球性公司中,其中只有三家到现在还独立存在——其他的要么消失了,要么在不断地并购与被并购中,早已不再是原先的公司了。而礼来制药便是这三家公司之一。

李励达一向对大规模并购不以为然,他认为制药企业的规模与创新能力并不能画等号,并且,大规模的并购“不能为股东创造持续、长期的收益”。

“我们的关注点是新产品阵容,而不是进行大规模的兼并或者整合。”在接受《英才》记者采访时,李励达如此描述礼来的核心战略思想。

与大规模并购相比,礼来更喜欢去买一些拥有优秀产品线的中小型公司。

2008年10月,礼来花费65亿美元收购了Imclone公司——有分析师称,这几乎是礼来当时拥有的所有现金。后者有着24年历史,但几乎没赚过钱,其所有产品中,也只有一款抗癌药已经上市。但李励达表示,非常看好Imclone“拥有众多潜力股的研发产品线”。

在新兴市场设立投资基金是礼来增强新产品阵容的另一条途径。5年前,礼来亚洲风险投资基金诞生,尽管冠以“亚洲”之名,但其主要投资目的地是中国。

基金在选择投资对象时,一般有如下几条标准:技术能让其在中国成为市场领先者;要有机会将自身的业务扩展到海外;礼来在所有被投资公司中,都要求有一个董事会席位,以便参与到公司的经营管理当中。

目前,礼来亚洲风险投资基金已经进行了八项投资,总投资额6000万美元。其投资项目,既包括从事抗癌药研发的浙江贝达药业、做生物筛选服务的辉源生物科技公司,也包括中信医药这样的医药流通企业。

“从当前的投资情况看,还是以成长期项目为主。”礼来亚洲风险投资基金董事总经理施毅表示,并购并不是礼来亚洲基金的目的,“我们的投资周期一般在10年左右。”

创新没有围墙

当礼来上校在印第安纳波利斯市创立礼来公司时,这位美国内战退伍军人兼药剂师给自己的公司定下规矩:仅仅生产需要医生处方的药品、最高品质的产品。

136年来,礼来一直保持着创新,其所有的药品都是原研药,没有仿制药。其将每年销售收入的20%投入研发,而行业平均水平约为15%。

在礼来中国副总裁邢军看来,如此大力度的研发投入,体现了礼来的自信:“研发是烧钱的,我们敢投入20%,是对自己后续产品很有信心。”

制药企业的研发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锁定一两个分子、到临床实验、再到新产品上市,在这个过程中,超过90%的尝试将以失败告终。

不同公司有不同的研发战略,而礼来通常是从最早期的阶段开始介入,这需要耗费巨资,但李励达认为值得:“只有这样,才能让研发通道中所有的侯选分子和产品充分实现其所有的价值。”

过去十年来,尽管制药公司们在研发方面花的钱一点没有减少、甚至更多,但成功面世的新药数量却越来越少。因此,有人开始质疑:如此大的研发投入是否值得?

出身化学博士的李励达则认为,应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待这件事——“是不是可以改变一下做研发的方法?对我们念自然科学的人来讲,往往只看到自己所在的领域而看不到别人的领域在发生着什么。所以制药企业要让研发成果最大化,就必须让自己的科学家学会往外看。”

“开放的创新平台”是礼来研发的一大特色。几年前,礼来投资成立了一个名为InnoCentive的全资子公司,目的是更好地利用外部人才。InnoCentive建有一个网站,作为科学家与制药企业在研发方面进行合作的平台。制药企业被称为“搜索者”,如果他们想解决研发过程中遇到的某个难题,就可以在该网站上发出帖子,详细说明他们需要达到的目标。

全球各地的科学家(被称为“解决者”),在签了保密协议后可以进入网站的某个秘密“项目室”去了解与该难题有关的数据和产品说明。对于那些帮助企业解决了某个课题的科学家,InnoCentive将给予他们最高10万美元的奖励。作为回报,相关企业获得解决方案的知识产权。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礼来开放式研发战略与其投资战略的主导思想是一致的:“可能我们并不是每项领域里面最好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找这项领域最好的人和最好的公司来做这件事。”

猜你喜欢
抗癌药制药专利
鲁南制药:瞄准“治未病”深耕“大健康”
专利
医保抗癌药“消失”,亟须对症下药
发明与专利
云南正式实施抗癌药专项集中采购
三生制药集团
三生制药集团
药品专利强制许可制度在发展中国家的应用——从“抗癌药代购第一人”陆勇事件谈起
廉价抗癌药“断货”其实是“人祸”
制药工程技术创新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