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对诗歌鉴赏中的应试能力缺失

2012-04-29 00:44:03沈嘉华
考试周刊 2012年44期
关键词:答题题目概念

沈嘉华

“缺失”,顾名思义,就是“缺少和失去”。应试能力的缺失,指学生在应试方面缺少某些能力,或由于机械复习,反而使某些能力丧失。在目前的高考诗歌学习中,学生应试能力缺失现象较为普遍,在读诗、读题、解答多方面存在,如不加以重视,着手解决,将严重影响学生诗歌学习的热情和效果。

一、记忆性缺失

古诗说到底是一种特殊的古文,但用的是“诗家语”,比古文更讲究语言的凝练,有时也更为跳跃。但由于记忆性缺失,不少同学直接读错诗,理解错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记忆性缺失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对文言实词记忆缺失,比如在鉴赏白居易《暮江吟》一诗时,学生忘记“可怜九月初三夜”中“可怜”一词还有“可爱”的义项,所以根据“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中的“残”、“瑟瑟”两词,误把情感理解为凄苦伤感。二是对诗歌语言变形记忆缺失,如在鉴赏杜甫《日暮》一诗时,“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这两句词序有意错置,原句顺序应为:“暗泉流石壁,秋露滴草根”。意思是,清冷的月色照满山川,幽深的泉水在石壁上潺潺而流,秋夜的露珠凝聚在草根上,晶莹欲滴。学生忘记文言的倒装,理解成“不显眼的崖壁”“秋天的树根”,那自然无法感受凄寂幽邃的夜景中,隐隐流露出的迟暮之感。三是对诗歌意象记忆缺失,比如在鉴赏骆宾王《在狱咏蝉》一诗时,学生忘记蝉因为餐风饮露,所以古人认为其是高洁的象征,而是一味根据《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中蝉悲凉的形象,误把情感理解为对自己身陷囹圄,朝不保夕的感伤。

造成记忆性缺失的最主要原因是师生缺少“串译”诗歌的意识。诗歌固然应该鉴赏,但诗歌鉴赏是一种高层次的阅读活动,在高考试题中属于E级。对于中学生来说,要能准确地鉴赏古代诗歌,读懂作品是前提,鉴赏的第一步就是理解,理解最通俗的说法可能就是翻译。

解决记忆性缺失,最重要是返璞归真,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串译诗歌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降低其“非受迫遗忘”率,所谓非受迫遗忘即指学生对知识点是知道的,但没有使用知识的意识。教师可以让学生制订板块记忆计划,明确反复记忆的内容、数量;帮助学生了解记忆规律,鼓励其探索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并付诸实际;通过定期的检测强化记忆效果。

二、科学性缺失

不少学生对于诗歌鉴赏中的许多概念、术语等理解得不清、不透,常常处于似懂非懂、似是而非的状态之中,严重的还会错误地理解概念和术语,这都会导致学生在考试时出错失分。如许多学生始终不理解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这三个概念的区别与联系,在做题时不管三七二十一,随手写一个。

造成科学性缺失的原因一是教师在教授过程中讲解不透彻,没有抓住本质区别,没有通过具体实例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二是一些模拟试题答案不规范,加入太多补充答案,误导学生将概念混同。三是学生听得不清,记得不牢。当然少数概念本身的包含关系也容易使学生犯下错误。如“借景抒情”本质上是抒情方式,“融情于景”是写景方式,“情景交融”是表现手法,三者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解决科学性缺失的最好办法是建立“概念树”体系,最大的为一级概念,下分若干二级概念,二级概念下面还可有三级概念,三级概念下还可有四级概念。概念树的建立首先需要教师有过硬的基本功,清晰的思路,精当的概括。这中间精当的概括是相当重要,诗歌概念术语多如牛毛,哪些可以舍去,哪些可以等同合并,哪些必须区分,是需要披沙拣金的,让此树枝明叶清。其次在明确概念树的基础上,老师可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水平提出分级记忆要求,一级、二级概念是所有学生必须都记住的,三级概念是要求80%的学生记住的,四级概念要求50%的学生记忆,五级概念只要求20%基础较好的学生记忆。这是符合应试实际状况的,学生的记忆力有限,阅卷又是踩点得分,与其混乱地记很多点,不如明确知道一两点。比如在“表达技巧”这棵概念树中,此大树又名“表达特色”;下分一级概念四个——“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构思立意”;“表达方式”这概念又下分二级概念五个(对诗歌来说主要有两个)——“抒情方式”“描写技巧”;“抒情方式”这概念又下分三级概念两个——“直抒胸臆”“间接抒情”;“间接抒情”这概念又下分四级概念若干——“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等;“借景抒情”这概念又下分五级概念若干——“乐景乐情”“哀景哀情”“乐景哀情”。

三、学识性缺失

诗歌,是文学之母,是文学的精华,是文学的最高形式,鉴赏诗歌,一般而言,需要有比欣赏戏剧、小说、散文更高层次的审美水平。常言道“文史哲不分家”,学识性缺失主要指学生缺少非语文学科的,但又是正确解答语文诗歌题所必需的知识,缺少对社会生活应有的了解和理解。诗歌是诗人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面对特定事物抒发特定情感的载体,仅有语文学科内的知识往往是不够用的。同时由于时代的不同、生活的变异,古典诗人又特别讲究承传和用典,因此就更加需要鉴赏者有充分的知识储备。

例如皇甫曾《送人还荆州》(草色随骢马,悠悠同出秦。水传云梦晓,山接洞庭春。帆影连三峡,猿声近四邻。青门一分手,难见杜陵人)一诗,有小题问:诗歌的第二联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题中给出注释:青门:长安东南门,古属秦地。由于学生缺少地理知识,不知道“云梦”、“洞庭”和“荆州”的地理位置,因此根本没想到诗歌的第二联运用想象(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诗人由眼前送别地的景物想象到友人将要去的荆州、洞庭湖一带的山水美景,流露处对游人一路山高水长、孤独寂寞的关切。再如杜甫《野老》诗中“长路关心悲剑阁,片云何意傍琴台”一句,如果不知道剑阁在蜀地,而安史之乱时,唐玄宗曾入蜀避难,成都成为唐朝行都,四川成了中原人士的避难所,那就很难理解杜甫所抒发的感情。

学生在面对此类涉及地理、历史、政治的题目时,常常会由于学识性缺失而失分,究其原因,主要是教育教学的功利性造成了学生知识素养的不全面。学生往往只顾分数,不顾素养;只顾课内,不顾课外;只顾做题,不顾读书;只顾考试学科,不顾考查学科。

解决学识性缺失的方法,第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就诗讲诗,就题讲题,要不断引入相关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和思维。第二,教师要提醒学生不能偏科,关注非高考必修科目内容的学习。第三,教师可以进行相应的试题总结,将涉及史哲地知识的部分诗歌汇总,使学生感知、掌握,从而调动起知识库中潜藏的学识。

四、敏感性缺失

阅读诗歌离不开对语言的品味,而时下由于快餐文化的影响,青少年学生面对文字时的想象力和思考力退化了,他们对文字的刺激不那么敏感甚至有些迟钝。许多学生在考试时,对诗作及题目中的关键字、词、句视而不见,或没能吃透诗作和题目的主旨要求,缺乏将其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的敏感性,因而找不到答题的突破口,难以运用正确方法形成正确的答题思路。

如刘禹锡《始闻秋风》一诗,首联“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题目问首联中哪个物象暗扣题目,学生忽略表时间的“昔看”两字,纷纷回答“黄菊”,而此物象明显与题目“始闻”不符。又如在《阮郎归》(柳荫庭院占风光,呢喃清昼长。碧波新涨小池塘,双双蹴水忙。萍散漫,絮飘飏,轻盈体态狂。为怜流去落红香,衔将归画梁)一词中,学生理解诗歌只求大概,忽略对“呢喃”“衔”字的想象,所以对诗歌描写对象的把握就出了问题,而“燕子呢喃”“燕子衔泥筑巢”几乎是小学生都了解的常识。再如有题目问:“两首诗的结尾两句抒情方式有何异同?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题目明确要求是“抒情方式”,按上文概念树中所述,找出三级概念“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同时题中暗示“异同”两字,说明在方式上有相同点。但学生在具体回答时要么拼命答抒发了什么情感,要么只答抒情方式有何不同,

造成敏感性缺失的原因,一方面是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很好地引导学生细究诗作用词,讲评习题时未点出关键,忽视解题方法和思路的指导。另一方面是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不强,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在考试时心理过于紧张,脑中一片空白。

针对敏感性缺失,要求学生拥有两“性”,即对有特点的文字产生直觉的敏锐性,以及将文字信息还原成人、事、物的敏捷性。首先,教师要培养学生读诗的意识习惯和能力,“每日一诗”环节还是很受学生欢迎的。其次,在平时的诗歌教学中,教师可在进入阅读之前提醒学生注意圈划自己认为有特色的文字,并在课堂上安排时间进行交流,各人畅谈自己的理由。坚持这样做,就可以养成学生对诗歌语言自觉注意的习惯,从而提高语言感知的敏锐性。再次,在比较中感受语言的形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将诗歌所写的人、物、景描画出来;学生初读诗作,就要求能马上复述等方法,都是比较有效的训练快速联想和想象,从而培养敏捷性的方法。最后,考试前特别要提醒学生,无论出什么题目,最重要的是避免审题盲点,把握审题要点,仔细审题,读准题目要求,揣摩出命题者的意图。

五、规范性缺失

有的学生在答题时不领会具体语言环境,常常用词的基本义替代词的语境意,望文生义、牵强附会,以致误入歧途;有的学生在答题时抛开诗歌的思想内容大谈自己的感想,无视诗歌鉴赏的根本前提是“鉴”,信马由缰,任意发挥;还有的学生戴有色眼镜读诗,无论是一首表现什么内容和感情的诗,也无论题目要求回答的是什么,都先从政治角度切入,绞尽脑汁地去从字缝里发掘诗的所谓政治意义,这些都是规范性缺失的表现。

如《春心》(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一诗,问:“春”字在抒发感情方面起什么作用?学生回答:“春天是一年的开始,代表着万物复苏,也是给人带来希望的季节。作者陶醉于春天,体现了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抒发了快乐的感情。”“作者借春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为国效忠的强烈愿望。诗人连做梦都想随春风来到洛城,可见诗人怀才不遇,渴望一展雄才的豪情壮志。”由“春”想到“万物复苏”、想到“希望”、想到“热爱生活”,就是典型的以基本义替代语境义的错误,胡乱发挥,答题不规范是其失分的症结所在。由“春”想到了“热爱生命”、“为国效忠”、“怀才不遇”,乃至“渴望一展雄才的豪情壮志”,凭着自己的想象随意作答,把自己想象的名词术语当作万能钥匙,盲目照搬,乱贴标签,而不去认真揣摩品味诗句本身所表达的作者的情感态度,结果是和诗意风马牛不相及。

答题技巧和文字表达能力方面的缺陷和不足是造成规范性缺失的直接原因,但也只是表面原因。除此之外,还有其深层次的原因。例如,答非所问不仅仅是因为粗心造成,对于部分学生来说,由于对题中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原理缺乏深刻的理解而导致读不懂题,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再如,关于不使用专业术语答题的缺陷,表面原因可归结为答题技巧的问题,但深层次的原因可能是其知识结构中根本就没有用于解答该题所需的专业术语,还可能是由于知识结构不合理、缺乏系统性而导致对知识提取上的障碍等方面的原因。总之,规范性缺失直接原因是答题技巧和文字表达能力方面的缺陷,深层次的原因是知识结构的欠缺,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就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显得陈旧,思维品质与方式不适应高考能力测试的要求。

针对规范性缺失,教师必须从平时的点滴抓起,从写清楚字,练规范每一道题,做好每一张卷子开始。首先教师要有建模意识,针对诗歌鉴赏的不同考点,教给学生规范答题的步骤,要注意总结每一类型题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力求解题步骤、要点齐全完整。其次要求学生确保答题的大方向不能错,一定要认真审题,逐字逐句看清楚,提取一切有效信息,挖掘一切隐含条件,排除干扰信息和迷惑条件,并完成以下思维要点:辨明试题的指向,明确试题的设问点,分析命题者的意图,知晓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范围,排除思维定势的影响。最后要求学生答题规范步骤,基本的要点步骤必须齐全,不仅自己心里明,而且让阅卷人感到顺理成章,思路连贯。

六、逻辑性缺失

不少学生在组织答案时,布局没有层次性,先答什么后答什么不清楚,反反复复,绕来绕去;答案要点没有层次性,要点不简洁,而且主次不分明,该详写的不写,多余的又乱写;答案语言没有逻辑性,用大白话来回答,语言前后矛盾。这些都是逻辑性缺失的表现。

如《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一词,问:“词的上阕中,诗人是怎样表现离恨苦的?”学生回答:“作者借物抒情,用了菊、兰、燕子、明月等一系列意象表达了景物无情人有情的情感,强烈地抒发了自己的离恨苦。”这份答案表面上似乎已经把几个意象一网打尽,无一遗漏。按说无可厚非,其实不然,缺乏逻辑性。首先观点与例子之间只是一种水与油的关系,观点脱离诗句本身,诗句成了观点的外衣,停留在“观点”加“例子”的层面上,不能体现诗句蕴涵的思想内容;其次答案没有层次,作为六分的题目,回答只有一个点。

造成逻辑性缺失的原因,一是教师不注意相关解题方式和思路的指导,不注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二是思维素质不够高,表达能力欠缺。

针对逻辑性缺失,教师首先可以减少学生口头答题的次数,增加学生书面答题甚至上黑板答题的机会,白纸黑字后语言的逻辑问题会引起师生更高的重视,一旦发现立刻纠正。其次要求学生在答题时要列要点,体现层次和主次,将自己的思维表现在规定空间内,而且要将重要的观点写在最前面,在书写时还要注意字间距和行间距,语言表述要准确、简约、到位。最后基于高考诗歌试题各题目分值设置一般是按要点给分,可以教会学生通过研究分值,结合问题的设问,估测答案要点数目。

参考文献:

[1]李元洛.红紫芳菲——诗词经典导读[M].华文出版社,2009,(第一版).

[2]孙继明.高考古诗词鉴赏与应试指导[M].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第一版).

[3]蔡明.蔡明讲语文[M].语文出版社,2007,(第一版).

[4]洪敏.高中政治应试中的能力残缺及其应对策略[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1.12.

[5]吴胜东.如何提高诗歌鉴赏能力[J].中学语文教学,2004.1.

[6]沈献章.古诗鉴赏八病[DB/OL].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猜你喜欢
答题题目概念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现代装饰(2022年1期)2022-04-19 13:47:32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文苑(2020年7期)2020-08-12 09:36:22
幾樣概念店
现代装饰(2020年2期)2020-03-03 13:37:44
关于题目的要求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学习集合概念『四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