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新强
摘要: 课堂教学活动的成效与教师对学生的导向即培养学生在课堂中的创新能力有很大关系,特别是在教育教学模式多元化的今天,教师既有权利又有义务探寻教改的突破点,为学生打造富有创新思想,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课堂,发展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思想的空间,从而快捷、轻便、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
关键词: 课堂教学创新能力教学方法
我国著名教育家刘弗年说:“什么叫创造?我想只要有一点新意思、新思想、新观念、新设计、新意图、新做法、新方法,就可称得上创造,我们要把创新的范围看得广一点,不要看得太神秘。”据媒体报道,我国学生的创新能力无论是与美国、西欧还是与日本学生相比均存在很大差距。新课程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高昂的情绪和兴奋的智力状态,降低学生情感懈怠、脑力疲惫的程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须注重培养和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创造创新条件,开发创新土壤。
课堂是师生对话的主阵地,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1.在教学主体对象上,要深刻分析学生层次、水平、个性差异,并做必要的记载,再把教材与学生这一特定的个体相结合,因材施教。宋代著名教育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只有在教学设计中有计划有目的地创设有利于激活学生思维的问题情境,才能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在教学内容上,预设内容精练,删繁就简,设计新颖,条理清楚,重点突出,图文并茂,语言优美。
3.在教学方法上,尊重学生个体,重视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开发,追求活、乐、新,营造民主、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乐学善思。
4.在教学习惯上,吕叔湘说:“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收集、分析、推理、整理资料或疑难问题,养成一种善于发现、勤于思考、乐于探究的好习惯。
二、师生合作,敢于质疑,培养创新情趣。
课堂教学有其内在的复杂理性,蕴涵着各种千丝万缕的科学美。师生之间是一种有准备的“同居”,他们表情、语言、动作、心灵、思想相互交汇,师生与知识本身又包含着广泛的认知与被认知的思想因素,充满着各种智力的潜在价值。因此师生合作,自主探索,自主质疑,敢于猜想,发散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主要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抛给学生一个有目的性的情景问题,学生根据情景大胆探索,自主质疑,相互启发,把问题扩大化、一般化、特殊化,师生之间不断地分析、归纳、总结,充分展示了课堂创新思维。
新课标初级中学语文教材中蕴藏着数不胜数的创新教育因素,每个单元中的文本资料都跟创新思维有密切关系,都是难得的培养创新思维的好对象。如在八年级下册一的《喂——出来》一节教学中,文章没有给读者一个明确结尾,却留下了宽广的思维发散空间,如:“天上的石头从哪里掉下来的呢?”“‘喂——出来的声音又是从哪里来?”“文章结尾给读者什么启发?”学生在探究的乐园里大胆讨论,敢于突破成规,大胆设想,开启感性思维大门,循序渐进踏入理性思维空间,思维的深度、广度及高度都得到潜在的发展,促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去挖掘,从而经历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曲折过程,得出各种让人满意的结论。一节课下来,师生合作轻松、愉悦,不仅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让学生愉悦地掌握了知识,发展了自己的创新能力。
三、科学评价,及时激励。
在班级管理中,做到日评价,周评价,月评价,学期评价,科任教师评价,班主任评价。在课堂中,设计如“点子大王奖”、“脑筋急转弯奖”“创意奖”等有创意的奖项。课堂中的好奇心和独特的创意是激励创新能力发展的关键。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没有特别的天赋,只有强烈的好奇心。”人类的三次科技革命,正是科学家们好奇心、创新能力的体现,才给人类创造了空前的财富。
教师通过情感态度、行为习惯、语言动作等方式将预定的期望值传输给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学生在课堂中通过对文本资料教学情境的过滤,心灵与教师、文本产生共鸣,就会产生一种美誉的礼赞,身心的感化,情感的升华,从而亲信教师的课堂,并给予积极的信息反馈,这就是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对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或理性行为,教师应及时作出正面评价,给予充分的肯定,促进其创新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诚然,学生认知水平,受到智力因素的客观与主观约束,自身判断能力参差不齐,他们的创新意识的主动性、积极性、准确性、深刻性都会迥然不同,不应立足于学生原始基础、学习时间、教师教学质量等这些主观的变量来生成教师的评价,而应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有计划有目的地科学评价,特别对潜能生的闪光点要及时、准确、客观、灵活、多样和全面地评价,给予鼓励,帮助其树立信心,使他们在创新中取得成果,从被动到主动参与,从量到质的蜕变,逐步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顺利达成课堂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是发散学生思维,促进其人文素养提升的有效手段。我们在教学时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潜在动机,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目的,为全面推进和实施素质教育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原硕波.优秀教育论文集[C].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10.
[2]彭先兆.培养创造性思维不可神秘化[J].语文教学与研究,1987,06.
[3]易小文.教育心理学[C].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