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赏析课程的多维教学

2012-04-29 00:44彭庭松
考试周刊 2012年48期

彭庭松

摘要: “唐诗宋词赏析”作为一门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在理工农林类大学开设往往受到冷遇,实行改革势所必然,探索多维教学成为突破困境的切入点。作者在教学探索中,总结出了“三结合”教学法,即赏析与创作的结合、教学与实践的结合、课堂与网络的结合,效果较为明显。“三结合”多维教学法有其内在的逻辑性和丰富的层次性,其探索成果对文学类课程教学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 唐诗宋词赏析课程“三结合”多维教学法

集贤学院是浙江农林大学的一个年轻而又特别的二级学院。说它年轻,是因为它2011年刚刚成立;说它特别,是因为它的学生都是在全校新生中选拔出来的佼佼者,学院因而也获得“精英学院”的美誉。学院以“东西博采,文理通融”为目标,即培养的学生既要有国际化宽阔视野,又要有传统文化深厚底蕴。为达成此目标,学院积极鼓励教师大胆进行教学创新实验,以改革为动力,探索课程教学的多元化、科学化、集约化和实效化。正是在此背景下,笔者对本学期任教的“唐诗宋词赏析”专选课程教学进行了一些改革尝试。

“唐诗宋词赏析”是一门素质教育的选修课,类似的课程以往不少老师在不同场合开设过,但总体效果不是很明显。究其原因,一是古典诗词离当今时代太远,客观上和今日业已浮躁不堪的社会形成隔阂甚至对立;二是理工农林类学校整体人文气氛太过薄弱,大部分学生仅仅是为了学分而选修,本身兴趣寥落,精进之心缺乏;三是授课老师手段单一,不能很艺术地进行时空对接,导致传统精华无法进入“90后”学生的心灵。

感此鉴此,笔者制定并努力贯彻了“激发兴趣,沟通古今,多管齐下,学用结合”的十六字教学方针,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取得了预期效果。以下着重从教学方法的层面总结经验。

实行多维教学是唐诗宋词丰富性和深刻性在方法论上的必然选择。传统文学教育历来重视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培养,这就要求充分调动脑、心、手、口、足等器官参与学习,全方位、多维度地感受到语言美和内涵美。以传统方法诠释传统精神,应是唐诗宋词赏析此类文学课程的核心价值所在。为此,笔者在教学设计和方法上,力争实行“三结合”,即赏与写的结合,读与访的结合,课堂教学与网络建设的结合。

一、声气相求,思接千载:赏析与创作的结合与深化

顾名思义,本课程重在“赏析”。古典诗词的赏析中学就进行过,学生们并不陌生。但由于受到高考指挥棒的影响,绝大部分学生接受的是不“赏”只“析”的教条式教育,他们还没来得及细细体味美感,就被分析语言学的“理性”带进了思维的牢笼。在要求所谓“准确”和“概括”的前提下,一首首个性十足、妙不可言的优美诗词被强行“问题化”和“标准化”了,学生皱眉面对的只是一排排深不可测的语言材料。文学的趣味被功利的考试扭曲变形,学生的诗性精神在“科学训练”中自卑蜷伏,甚至于一睡不起。

面对这一普遍现实,笔者深感不能沿用高中以来习以为常的语言分析法来对待诗歌了,否则只会让学生本已十分厌倦的心情再添十分。唤醒他们沉睡的诗性,让唐诗宋词中鲜活的生命力和着他们青春的拍子翩翩起舞,这成了教学设计中的首要任务。反其道而行,大学的文学赏析课程重“赏”而不只是补课,更是人文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的必然。为此,笔者决定在文化视角的统摄下展开教学,真正舒展课程的人文性,从而别于中学时代的工具性思维,以期开创“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境界。

为改变常见的单纯讲解作品的教学模式,笔者决定分专题从宏观的角度对唐诗宋词进行赏读。总体上先将课程分成赏析、实践、写作三部分。就“赏析”部分而言,又分为“唐诗赏析”、“唐五代词赏析”、“宋词赏析”三章。每一章都阐明表现、原因、发展和影响,树立学生的文化史和文学史概念。为避免抽象空洞,在讲述每一专题时,将作品穿插其中,从而也让学生体认到“诗史互证”方法的运用。在讲述和欣赏作品时,“唐诗赏析”部分着重和文学史结合,“唐五代词赏析”部分侧重和作家结合,“宋词赏析”部分则尝试进行“爱情词”、“友情词”、“亲情词”等分类,偏重和题材的结合。如此煞费苦心,不仅仅是避免方法的单调,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多维视角,让他们顺其自然地接受一定的学术方法和观念的熏陶。

不历艰辛怎知难?通过史学角度的阐述,学生对作品的了解较之以往更加深刻,对作家伟大的人格和艺术追求更加崇敬。但要真正做到和古人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仅仅临渊羡鱼显然是不够的。因此笔者驾驶这课程列车从“赏析”站直达“写作”站,希望能穿过时光的距离,让古人和今人相会在精神的车厢里。笔者不吝把三分之一多的时间用来教会学生作诗填词,虽然难度较大,但笔者并不主张格律古今通融,而是严格按照辨四声、调平仄、押古韵、依词谱的要求来指导写作。学生一开始听说能像古人那样嘲风弄月,兴奋不已,但一接触到格律,尤其入声字的辨别,顿敛笑容。为此笔者不断鼓励他们克服畏难情绪,教会他们利用方言辨读入声字,按照粘对规律组织律诗格式,依照词谱填写古词。经过反复、科学的训练,他们逐渐掌握了基本知识,当发现自己竟然能创作出符合格律的作品时,这份惊喜不亚于发现新大陆。

在创作的过程中,学生抓耳挠腮、搜索枯肠、熬心炼骨,怎一个苦字了得。也正因为这样,他们终于切实体认到艺术的高度和难度,从心灵深处对古人产生同情和共鸣。古人“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的情形岂止是历历在目,更有沁入心脾的深切之感。从前略显肤浅的赏析心得,在历经创作过程后顿时变得丰富而深刻。当他们再次进入诗歌的赏析阶段时,说真话、行话就显得轻松自如了许多。总之,赏析是写作的基础,写作能深化赏析,二者是密不可分的关系,唯有践行才能真正认清。学生笔接千载,和古人声气相求,渐成知音。他们在珍重古人心的同时,反躬自省,更加深沉地理解了自己的人生,唐诗宋词的魅力就这样从字里行间移到了眉梢心头。

二、登临怀想,踵武前贤:吟诵与访古的结合与感知

诗歌是一门有声艺术,唐诗宋词尤其如此,其妙不可言处可以通过声音传递得以呈现,不读不足以体会语言的格律美,不读不足以感知情怀的跌宕美,不读不足以发掘形象的意蕴美。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尽一切可能引导学生多读。层次上,略读、精读、熟读直至背诵;形式上,朗读、诵读、吟唱各逞其能;方法上,教师范读、录音模仿、录像情境交相运用。全面理解诗歌并确有心得,才会产生吟诵的冲动,因此笔者要求学生必须在对诗歌有所理解和积累的时候才开尊口。在吟诵时,反对声音的唯技术派,否则极容易陷入矫揉造作的泥潭。凭着自己的理解来处理自己的声音,这种质朴自然的无技巧状态,恰恰能抒发真情感,读出真理解。

吟诵能产生巨大的感染力。唐诗宋词本身就是一种优美的存在,在铿锵悦耳的声音中更显得美妙无比,人们极易沉醉其中,感动着自己和别人。随着声音的高低起伏,古人栩栩然飘至眼前,形象和精神此刻不朽。江山塞漠,亭台楼阁,花鸟虫鱼,风花雪月,随着声音的韵律舒卷如画。古人或许就是在摇头晃脑、手舞足蹈的诵读声中产生了“夜床风雨晤前贤,踵武胜迹独登临”的浪漫情思。

读和行的结合势所必至,古人如此,今人更有条件,理应做得更好。在别人看来,“唐诗宋词赏析”课程只要动口、动笔加上点用心就好,课外实践根本就不在考虑之内。笔者深以为不然,读书与走路,知道与践行在古人本以为一的。为追慕古风,感知古道,在规划课程的时候,笔者特别加上了六个课时的实践环节。此外,在假期还鼓励学生寻访家乡附近的古迹,结合网络资源,搜集与此相关的唐诗宋词和相应的典故轶事。学生兴致盎然,在学习古典诗词的同时,自然也加深了对家乡的热爱。

除鼓励个体探古访旧外,笔者还在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仲春时节组织了一次集体活动。西施是唐诗宋词中经常歌咏的题材,美人总是文学中一道永不褪色的风景,于是笔者就将集体访古的地点放在了浙江诸暨的西施故里。去之前已经布置学生做足了相关功课,先是通过网络了解景区特点,继而是搜集唐宋人歌咏西施及四大美人的诗词,并对其中感兴趣者能背诵。有此基础,学生到景区后一一印证,发现有与诗词契合者兴奋异常。学生先后参观了西施祠、郑旦祠、古越台、范蠡祠、中国历代名媛馆、盘山碑廊等古迹,对江山美人、乱世风雨的诗情体认亲切。在红粉池、沉鱼池、浣纱石等处盘桓,重温了沉鱼落雁、东施效颦、泛舟五湖等典故。登上苎萝山,师生共同背诵李白五古名篇,琅琅书声中,“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的西施仿佛怀着春风一样的微笑站在面前;濯足浣纱溪,玄想逝者如斯,历史无情,美丽纯洁的浣纱美女终落得个“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的结局。参观完成后,同学们纷纷用诗笔挥洒潘江陆海之才,一首首虽显稚嫩但却清新可爱的古诗词飞出肺腑,确证他们不虚此行。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陶渊明形象地描述了登山临水与长啸朗吟间的自然关系。山水能助人灵气,恢弘心胸,处处满溢诗情,这些又岂是书斋教室所能冥想万一?稽古探迹,风雅相接,这本身充满浪漫的行动应顺理成章地融入到课程的教学中去。登临怀想,遥接先贤遗风,过往历史的深度和眼前江山的宽度交汇酝酿。大美无言,不教而教,面对自然大宗师,我们只有放下教鞭顶礼膜拜。

三、内引外延,虚实相生:课堂与网络的结合与互动

现代教育技术是信息时代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唐诗宋词赏析作为选修课,它具有课时少、内容多、资料丰富、层次感强等特点,这决定了它可以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领域内有所创新和作为。课堂教学中,除精心制作和运用ppt外,笔者还比较广泛地运用了音像资料等来辅助教学。但文学教育类课程主要还是以讲授讨论为主,教师功底和魅力必须得到充分展示,才会产生感染力和共鸣。因此课堂中对现代媒体和手段的运用一定要精简必要,如果出现喧宾夺主的现象,则有违初衷。这种传统理念实际局限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充分运用,事实上造成了某种程度上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遗憾。为弥补此不足,笔者决定开设网络课堂,试图通过提供一个完全自由开放的现代教学平台,来有力促进和补充课堂教学。如果说课堂教学是真实和传统的,网络课程则是虚拟和现代的;课堂教学信息精要,旨在引导,网络课程资料海量,贵在延伸;课堂教学基本是老师主导教学,极端表现为一枝独秀;网络课程大体是自由主导,百花齐放是它的常态呈现。

网络课程的建设,必须有较为便捷的建设模板,所幸浙江农林大学有较好的网络平台可供使用。在内容节点的设置上,以简明、实用为指导原则,笔者按照教学管理、自主学习、交流反馈、课程资源四大板块来分类规划子项目。教学管理板块主要设置有“教学公告”、“在线统计”、“意见建议”等栏目,便于发布通知和监测教学情况。自主学习板块设置有“作业布置”、“答疑解惑”、“实践设计”、“学习心得”等栏目,便于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地盘。为适应浙江农林大学生态型大学建设目标,践行无纸化作业理念,故笔者将课程所有作业都移至网上进行。交流反馈板块分为“师生神聊”、“百生争鸣”、“同题讨论”等子栏目,便于师生、生生之间的思想碰撞,它是课堂讨论的延伸和深化。课程资源板块分为“网络资源”、“视频资源”、“习题资源”、“教案课件”等,便于上传相关学习资料,尤其是课堂内没有时间提及的背景材料。视频不只是搜集名家经典,也上传笔者本人的上课录像,供学生评头论足。教案与课件资源的上传,是备学生课后整理笔记之需,这样上课的时候他们就不至于成为笔记的奴隶,也有更多的时间欣赏、思考和品味。

网络课程的建设与课堂教学里外呼应,是现代与传统结合的有效途径。它使得课程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学习方式更加自由,交流的角色意识淡化因而更加民主,成果共享更加透明和普遍等。人类改造了工具,工具也改造着人类,基于计算机的现代教育技术也带来了观念的更新甚至革命。因技术进步带来的思想,完全可能对唐诗宋词作出烙有时代印记的新解读,这对传统教学甚至学术是一种反思和挑战。如学生在作业中,声称李白是具有飙车特性的“富二代”、杜甫是“屌丝族”中的不甘者等,这样的表述和思想如何加以引导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传统课堂上师生的界限难以泯灭,网络讨论中大家都成了平等的成员,老师有时候不得不接受酷评甚至是辣评,教学相长的直接性和即时性也只有网络世界中才如此鲜活。学生成果展示可以不断修改,又可以随时对别人成果评点一二,有不同意见者还相互诘难,形成颇为热闹的“围攻”现象。这都根本性地改变了传统作业单一和封闭的特点,极大地提高了参与度与开放度,启迪了思维,提高了效能。

网络课程的交互性是它的根本属性和无可比拟的优势。老师要做好组织者和导演的角色,发挥传统课堂和网络课程的相互优势,课堂引导,网络延伸,形成有机的知识链和不断的学习过程;将课堂实体教学的生动性和感染性与网络学习的虚拟性和灵活性及艺术性结合,一虚一实,张弛有道,永葆教学的创新性和活力。

四、结语

大而言之,今日世界的重要主题之一就是改革,本课程的“三结合”多维教学法也是顺应时代潮流的一种探索。“三结合”犹如交织的彩线,其中课堂教学是主线,访古实践是副线,网络学习是隐线,三线相接相续,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了唐诗宋词赏析课程境界的提升。改革给课程注入了活力,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很大程度提高,兴趣也与日俱增,因此学习效果较为明显。学生普遍感到学有所乐,学有所法,学有所得,学有所盼。据了解,在学习本课程后,他们中间掀起了一股朗读和创作古典诗词的小高潮。有特别着迷而又写作不倦者,还被谑称为“诗圣”、“诗仙”、“诗魔”等。有不少同学还通过网络与教师进行诗词交流,或者同学之间应答往来,抒情言志,吟风弄月,欣欣然有古人之风。部分同学还加入各种网络诗词论坛,与志同道合者切磋诗艺。

为展示成果,笔者在期末举办了“自创诗词朗诵会”,学生们大大方方将自己的作品声情并茂地展出,在阵阵掌声中大家相互激赏,当场提问和评点,气氛热烈融洽。按照计划,笔者还准备将本学期学生创作的古诗词结集出版,用作内部纪念和交流。由于有了改革的经验和积累,笔者准备在全校开设公选课,有理由期待此门课程走出集贤学院后,会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基金来源:浙江农林大学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中国古代文学,编号2013100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