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明娇 英瑛
《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因此,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数学的信心对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改善学习方式,让每个学生自主参与学习过程,采用学生喜欢的多种学习方式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一、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参与学习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认识规律、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教学的实践,转化“以教材为本”的旧观念,灵活处理教材,把教材内容与具体实际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体会数学、领悟教学、感受乐趣。如,教学《认识人民币》时,新课开始前我先用课件展示小朋友去超市买东西的情境,让学生谈谈平时你买过什么东西?上哪买东西?买东西要用什么?要注意什么?让学生谈出自己购物的感受。在已有购物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小组间相互交流出介绍自己拿出的是一些什么样的钱币,不知不觉地认识1角、2角、5角、1元、2元……在练习中提出怎样付1元钱买一把直尺?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有的说付1元硬币或纸币,有的说付2个5角,还有的说付10个1角等等。学生对元和角之间的关系也就很清楚了。
在小学阶段,儿童身体亲自经历、用心灵亲自感悟所获得的东西,是儿童的直接经验。这直接经验不仅属于认知、理性范畴,而且要扩展到情感、生理和性格等领域,是儿童自我拥有的聪明才智。数学教学中,要从多方面“找”数学素材和多让学生到生活中“找”数学,“想”教学,真切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数学方法、教学手段应用尽量生活化
学生学习数学是“运用所学的教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必要的日常生活工具。”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联系、运用于生活实际,可以促进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形成,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每学一个知识点,可以编一些实际应用的题目,让学生练习,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学了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时,组织学生开展一次实践活动:学生应带好测量工具,自选物体测量长度。活动过程:首先组内交流介绍测量工具、过程和测量结果,然后组间交流与众不同意见;最后全班交流,学生自我评价,教师给予总结。整个实践活动从选物体、选工具、选方法、选单位,都让学生自主充分选择,人人参与,成了活动主人;既长了见识,丰富了对长度单位的理解,拓宽了使用领域,更重要的是在亲身实践过程中实现了自身价值,尝到了学习的快乐。
三、倡导合作讨论,激发学生学生兴趣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内涵丰富、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多样化教学组织形式。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在小组成员间形成开放、包容的学习氛围,使小组成员间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之间的共同进步。因此,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实施新课标的需要!
例如,教学9的乘法口诀对学生来说是经过多次相同性质的学习,针对这一特点,试着采用学生合作学习的自由方式,把讲授之权下放,鼓励学生大胆自主探究。于是,学生带着责任、带着兴趣、带着自信快乐地投入到了合作学习中。每个合作小组各显神通,互相配合,说说、想想、算算、填填,9的乘法口诀很快就在学生手中诞生。这时,有的小组还不罢休,集体研究发现了许多不同的记忆规律,还有的要求老师发动挑战性的竞赛,自动选择竞赛组,比比谁记的方法多,谁记得口诀熟!学生是真正的学习英雄,极大地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即使是不寻常的“乱”也带来了主体性的不寻常的发挥,更重要的是换来了合作能力的培养、群体凝聚力的增强、学习自信心的激发。
总之,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不仅贴近学生的学习水平,符合学生的需要心理,而且也给学生留有一些遐想和期盼,让他们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得更紧密,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自主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