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基刚 徐吉
“敬爱的李爷爷,您身体还好吗?现在我家住上了崭新的房子……”80岁的原无锡轻工大学副校长李宗元在整理20年来收到的书信,把曾秋雨两年前寄来的信重新读了一遍。从1992年开始,他坚持资助贫困山区失学儿童,至今已有3人大学毕业,一人从小学开始接受他资助正在武汉大学读研究生。
20年资助了16人重返校园
曾秋雨的信把这位老教师的思绪拉回四年前的汶川。那里地震发生后,李宗元在第一时间为汶川灾区捐款并交特殊党费2000元,还将受灾学生曾秋雨作为资助对象。他希望帮助曾秋雨完成学业,以表达他对灾区孩子们的关爱。
李宗元1952年参加工作起就做学生工作,是新中国第一代辅导员,并一直以辅导员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来要求自己。近年来,他先后多次去监狱做失足青年转化工作;去街道宣讲法制;去企业宣讲爱岗敬业和承担社会责任;去市政设计院、江南中学宣讲“两个率先”并去大专院校作报告。做这些事情,他一律拒绝报酬。他的高风亮节,深受人们赞誉。
1995年他从原无锡轻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的岗位上退休后,没有过一天清雅悠闲的生活。患有糖尿病、胆结石、心脏病等多种疾病的他十分关注慈善事业。自1992年资助第一个失学儿童算起,至今他共资助无锡滨湖、甘南藏族自治州、贵州镇宁县、湖北郧西县、陕西丹凤县、云南麻栗坡县、四川等地贫困家庭的16个孩子。“这些孩子70%都是少数民族,有苗族、黎族、藏族等。有4个是地震灾区的,其中汶川3个、绵竹1个。”老人告诉笔者,他通过参加慈善活动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对于这些孩子而言,只有接受教育、学习知识,才能早一些脱离贫困。据统计,老人累计资助款达10万多元,和孩子们通信200多封。
别忘了太湖边有个李爷爷
“爷爷,你向我要一张相片,爸爸就给了我钱,我跑了几十里山路找到了镇上的一家照相馆。爷爷,你知道吗,这是我长这么大第一次照相……”老人很是心痛地说:“这名贵州的孩子,上小学四年级了,都还没有自己的相片。城里的孩子根本无法想像。”老人说,通过与这些学生的交流,体会到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比如云南贫困山区一个孩子在国家决定义务教育免费之前一年的学杂费只有70元,全家人大半年的生活费也只有400元。令老人欣慰的是,尽管贫困山区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但这些孩子很懂事也很热爱学习。比如曾秋雨就在信中说:“爷爷,我这次期末考试考了全年级40多名,我难过了好几天,还大哭了一场”。老人说,她全年级有500多个学生,这样的成绩已经很好了,孩子们很要强呢。还有,一个来自地震灾区的12岁的小孩子在无锡第四人民医院住院养伤。交流中,孩子跟李宗元老人说:“爷爷,我来无锡这么长时间,就要回四川了,还不知道太湖是什么样子。”于是,江南大学用面包车准备带他们去看太湖。临行前,那个孩子却放弃了。问明原因是两天后就要回四川了,有个小学语文老师约他下午补课。孩子说:“我十分想看看太湖但我不能失约。”李宗元送别孩子时,说以后想看太湖,可以随时来无锡找李爷爷。两人渐渐地成了“忘年交”。
爱与善的接力棒在传递
“我觉得自己最大的收获不仅是精神上的一种升华,更重要的是改变孩子的命运,以及帮助他们在艰难困苦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完成心灵的成长,从而让他们也来传递这种对社会的爱。”老人介绍说,在他的资助下,湖北郧西县山区代广根同学考入四川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成为当地大山里走出的第一个大学生。他自觉接过老人传来的爱与善的接力棒。上学期间,但凡有捐助活动,他都会捐出一天的饭钱。他说:“李爷爷以自己的行为,交给我课堂上学不到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他参加工作后,拿到单位的最高年终奖八千元,捐给当地慈善机构。
贵州省镇宁县民族中学付锡福同学,立志报考江南大学,因为资助他的恩人在无锡。2006年,他考入江南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终于走进这个给予他希望和动力的大家庭。他说:“李爷爷的资助把我引向有意义的人生,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我也会将爷爷爱与善的接力棒传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