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觅趣

2012-04-29 09:54詹文林
慈善 2012年5期
关键词:乡邻师范盲人

詹文林

1982年,我恋恋不舍地走下三尺讲台。离休时购置了急需的教学参考书、文学名著数十册赠给校图书室,以示别情,或为留念。回到驻地,发现村幼儿园缺乏文化教育,便每年“六一”买一部分智力读物送给孩子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20年没有中断。那年,应邀在职工业大举办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辅导班。由于收学费低、教学质量高,受到社会赞誉,并被评为省社会助学先进单位。残疾姑娘小刘被评为全国优秀毕业生,两位男生被评为省优秀毕业生。“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一乐也”,为此,我欢欣、自豪。一次,有山区陌生人求见,烦我帮助解决难题:女儿初中毕业,成绩位列前茅,单位被师范录取,孩子却执意要当名人民教师。“心有灵犀一点通”,我感动了,遂跑了好几趟师范,送去了她平时学习表现、考试成绩、操行评语等。校方结论:可以入校跟班上课。三年后,这位女孩以优异的毕业成绩,被安排到一所职工中专,成为梦寐以求的教师,也实现了父母的心愿。同村一位盲人的母亲因病去世了,出殡那天,盲人抢天呼地嚎啕大哭,叩头出血——他失去了唯一的亲人。我拉着他的手劝说:还有众乡邻呢。顺手塞给他200元钱。之后,按时送他换季的衣服,年节送钱。如今他在中学门外看管自行车,生活过得还可以。邻村的一个妇女神经不大正常,在垃圾堆里找东西吃,我于心不忍,嘱咐附近卖馒头的:那妇女过来,可送她几个馒头充饥,随时记账,钱由我付。哪知道,只吃了五六十个馒头,人就不见了——据说是流落到了外地。晚报上登载了张姓男孩不幸成为植物人,父亲外出打工挣钱,母亲在家伺候他吃穿,还经常为他唱儿歌、讲故事。几年过去了,男孩终于会喊爹娘了,也能够转着轮椅在庭院里看看了。我曾汇去600元予以救助。年前,张父把这个好消息电告给我,我是打心眼儿里欣慰。平时,我有阅读报纸的习惯,经常讲读新闻给乡邻听,也把《晚报》、《声屏报》、《慈善》等借给大家共赏,并从中受益。老同事的老伴病故,他过度悲伤,精神失常。得知情况后,我与他电话沟通数次进行劝慰,又把刊登的小文(如《找乐》、《放飞心中的歌》等)复印之后寄给他。一个月左右,他恢复了正常,用安详的东北口音向我致意示谢。我曾复印数十份《子女教育的21条军规》、《教育专家给家长的百条建议》送给亲友乡邻。忠告人们谨记:“知识的教育是最低纲领,习惯是教育的最终成果。”不少人领悟到这深刻的启迪、教诲,改变了过去的陋习。为了做到这一切的一切,我的心灵也受到了巨大的震撼,感到:助人是人生最大的乐趣。回首往事,兴致盎然,大爱中国,凡有志助人为乐者一定会有实现梦想的时机——随处可见:“厚德载福”,愿天下人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相互帮助,构筑更加和谐、美好的明天。

猜你喜欢
乡邻师范盲人
盲人取袜
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作品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作品
外出打工开眼界 返乡创业富乡邻
循环种养 带富乡邻
“惠”泽乡邻情如“海”
随声附和的盲人
自首的盲人
盲人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