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云南巧家奇石的鉴赏

2012-04-29 20:18:20王西统
群文天地 2012年6期
关键词:鉴赏奇石意蕴

王西统

摘要:中国奇石文化源远流长。云南巧家奇石品质独特,目前已经形成收藏市场。本文介绍巧家奇石的来源,探讨巧家奇石的鉴赏标准,并将奇石图纹与中国山水画进行比较研究。

关键词:奇石;文化;鉴赏;意蕴

金沙江水流经昭通地区的昭阳、巧家、永善、绥江等县区,沿江产生了不少的奇石。巧家奇石最独特,近年来已经发展为一种产业,县内竟有奇石馆大大小小110多家,从事观赏性奇石经营活动的人数超过上万人,每年交易额在1100万元以上。对于这种能够给当地群众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自然资源,从美术的角度去研究、鉴赏很有意义。

一、巧家奇石简介

奇石有雅石、供石等多种叫法,指的是具有观赏价值的天然石品。其最大特点是天然性,因造型、图纹奇特、稀有而具备观赏性。巧家的奇石在距今4.5亿年至8亿年的元古代晚期至奥陶纪就已经产生了。金沙江在巧家县境内白鹤滩一带河床比较平缓宽敞,随水从上游漂滚下来的各种石头不断地在这里沉积。不同地质年代的石头被江水洗磨得光滑如玉,风吹日晒以及泥沙中的钙、铁、硅、镁、铝、钠等各种矿物的漫长侵蚀,江水在石面上的变换冲刷,终于造就了丰富精美的图案。

自古就有“黄金有价玉无价”的说法,那些沙滩上随处可见的石头,经过粗加工打磨、打蜡、安置座子后出现在奇石店,它们就身价倍增,进入奇石产业链。最近几年,地方政府看到其中的经济潜力,对自主创业的石农给予“贷免扶补” 资金支持,组织成立 “巧家奇石商会”,组团参与昆交会、东盟珠宝文化节的奇石展。国内外奇石评估专家给巧家奇石估价,数百件奇石先后在大型商业评选活动中获金、银、铜奖,精品奇石在《中华奇石》杂志、因特网媒体上亮相。诸多方面吸引了众多的客商到巧家赏石、购石,甚至邀友品石、以石会成为巧家的风尚。根据《昭通日报》报道,奇石经营户收入普遍偏高,个别石农经营奇石馆年收入达20万元以上,在巧家这样人均收入不高的地方引人羡慕。

二、巧家奇石的鉴赏标准

好的奇石首先材质要过关,造型奇特、石型完整才能够以形传神。石头硬度、韧性、外表的光泽、质感等很有讲究。砂积石粗糙,有利于传达粗犷凌厉的美;卵石坚硬,有利于传达阳刚之美;腊石温润,它本身就奠定柔美的情调。

自然物主要以其自身的自然形式取悦人,奇石的造型以及图纹的形式因素决定了奇石的美学价值。在审视石头外形时,常用“黄金分割率”原理。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凡是符合1:0.618比例关系的物体、图形都有悦目的美感。直到今天这种“黄金比例”还用于工艺美术品的长、宽设计。对于石头图纹,整齐、对称、均衡、节奏、对比、和谐等形式美法则更为适用。整齐是最简单的形式组合,相同的排列方式或者色彩的一致反复,给人整齐一律、纯净无瑕的美感。上下左右以同样的形状构成对称,带给人安宁、平稳的美感。美的事物,一般都有符合日常经验的视觉比例,比例关系失调就会引起丑的感觉。上下、左右、前后布局等量而不等形产生均衡,这是靠“视觉分量”基本相同而实现的心理平衡,给人一种静中显动的美。图形色彩有规律的反复便成为节奏,它符合生命节律而引起美感。形态、颜色、体积以强烈的反差表现出来便形成对比,给人强烈、鲜明、振奋的美感。各局部的多样性、差异性和整体性的协调统一带来和谐,这是主要的审美范畴,古今中外以和谐为美是大趋势。

奇石毕竟是天然的产物,它的意蕴不像美术作品那样依据作者的主观情志而设定。奇石本不包含什么艺术意图,是发现者根据想象赋予它艺术意味。可以这样说,发现即创造,发现者的立意赋予石头文化内涵。通过发现者命名,引导观众结合自身生活、审美经验去玩味石头的意蕴。所以立意、命名要做到恰如其分。一些赏石专家则告诉我们要避免常见的五种现象:脱离实际,名字与图文不匹配;图纹定位根据不足,过分拔高发现者的意图;赋予了文化内涵,但文化内涵提示不了石头的美;内涵落入俗套,没有新意;立意过高,内涵空泛乏味。

三、巧家奇石图形与中国画的比较

纹理像中国画山水图形的巧家奇石巧夺天工,惹人喜爱。笔者偶然见到一个奇石,它的美感堪比清代画家方士庶的《崖顶松庵图》,在此姑且称其纹理为《奇石图》。《崖顶松庵图》上方留有大片空白,这是中国山水画的一种常见处理方式,有无相生,空灵的背景将观众的思绪引入深邃之处。为了调度虚实,画面上方提上释文。其中“画要有士气,如书有隶体也。不尔即落邪道,愈工愈远。然又有关,要无求于世,不以毁挠怀,庶得进境”恰好提示了作者的艺术理想,即书写味和士人之气。画面上淡下浓,上疏下密,点线面构成关系考究,形式感与荒野高洁的气氛很好地配合起来。《奇石图》的布局也是最上留白,主体形象构图偏下,上白下黑,虚实相生。图形底纹呈淡红和灰红色,亮度接近旧宣纸色度,同类色之间的变化相当微妙。从它的“用笔”来看,线条流畅,短短续续,有虚有实,主次关系很明确,让我们不得不惊叹自然的力量。在人天合一、意境空幽这点上,《奇石图》和《崖顶松庵图》颇为相似。但《奇石图》还多了一个立体的优点,可谓立体的画、凝固的音乐,而国画是平面的。窥一斑而知全豹,通过以上比较,自然赋予巧家奇石的意蕴确实不一般。

参考文献:

[1]吕桦.收藏鉴赏奇石[J].开心老年, 2008(11).

[2]谢礼波.奇石鉴赏如何赋予最佳文化内涵[J].花木盆景,2008(9).

(作者单位:玉溪师范学院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鉴赏奇石意蕴
奇石共欣赏,雅石相与识——黄岩博物馆馆藏奇石赏鉴
收藏界(2019年4期)2019-10-14 00:30:56
九仙山奇石 等
奇石欣赏
金点子生意(2016年9期)2016-11-16 17:10:41
历史课点评的意蕴
紫砂陶艺鉴赏研究
紫砂陶艺鉴赏
谈高中美术鉴赏教育中审美价值的研究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7:23:52
试论普通高等学校高中学生的专业音乐审美的培养
戏剧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9:26:49
奇石连环画
中华奇石(2016年4期)2016-04-26 14:15:28
论秦观词的感伤意蕴
文学教育(2016年18期)2016-02-28 02:3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