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蕾磊
学雷锋与做志愿者是一样的吗?我认为:是,又不完全是。
雷锋精神中的“对同志春天般温暖”是利他主义,“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是奉献精神,很明显,雷锋精神和志愿精神是相像的,都强调向善、奉献,对他人尤其是有需要的人伸出援助之手。从2000年开始,“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确定在每年的3月5日,即“学雷锋日”。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里,向善、助人是一直倡导的,大家都知道这句老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学雷锋,其内涵是与“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一致的。2008年的奥运会,让志愿者成了家喻户晓的名词,也使得志愿服务概念深入人心。从学雷锋到做志愿者,从本质上看是一致的,只不过是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人们赋予的精神有着特有的时代烙印,这也是文化积淀的过程,传统与现代融为一体。
提到学雷锋,大家的第一反应是做好事;提到志愿者,大部分人会认为是做服务,会去想服务对象的需要,会考虑什么样的服务形式是有帮助的。这样的不同反映体现出了微妙又值得琢磨的差别来。因为各种因素的作用,我们有时把学雷锋形式化了,把做好事的重点放在了做过好事,而相对少地去深究更多的东西。比如,在学雷锋的日子里,去擦地了,为什么擦地?擦多久是好的?为什么选择这么做?在非学雷锋日,你还来不来擦地……这些问题大家经常没有去想。但是,对于志愿服务,国外一直以来是有很多人在研究的,研究如何组织志愿服务?研究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的动机是什么?在不断研究中,志愿服务、志愿精神在社会上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志愿行動不断发展和成熟,大家认识到志愿者行动在奉献精神的基础上,还需要有专业的组织管理能力、协调能力、执行能力等。
志愿服务,看起来是好心做好事,其实并不那么简单。关于志愿者的基本定义:第一是自愿的,第二是非酬,第三是利他。志愿服务是从19世纪初西方国家宗教性的慈善服务开始的,其思想根源是博爱思想和人道主义的价值观。那时候,一些人为了帮助社会上出现的大量贫困人群而开始这样一个事业。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有了各种各样的福利法规,在福利服务中,除了有从事专业服务的工作者,也需要动员大量志愿者。20世纪以后西方志愿工作进一步规范、扩大,有政府介入,但更多的是私人社团开展的广泛社会服务工作。志愿服务工作重心在于调整被助者的社会生活,更在于调整整个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如果大家看过很多志愿服务研究的文献,会发现研究者对人们参加志愿服务的动机很感兴趣,研究发现个体动机直接影响着志愿者的行为。学者Omoto 和Synder提出了志愿者的六类参与动机,分别是:(1)价值观(Values):为了表达或实践个人重要的价值观,例如人道主义,利他精神,为了帮助更不幸的人。(2)理解(Understanding):为了获得新的认识、实践知识、锻炼技能。(3)社会(Social):为了加强社会关系。(4)职业(Career):希望获得和现在或今后的职业相关的经验。(5)保护(Protect):通过志愿工作来缓解消极情绪。(6)增强(Enhancement):寻求心理上的成长与发展,如增强自尊,体验自我价值感。
志愿者的动机可以是千差万别的,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志愿行为的动机也会发生变化,可能会与其人生阶段的生活任务有关。相比较其他群体,研究发现获得社会实践机会、增长才干和职业体验成为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一个重要的动机。事实上,研究也发现,个体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可以获得完善专业技能和社会交往技能的机会。对于成年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还可能带来更高的收入和更具声望的职位。注重个体的差别,我想,这是志愿服务深入人心、吸引人们参与的一个重要原因。
对于组织志愿活动的人来说,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广大的潜在的志愿者群体,在动员他们的时候就可以更明白他们多一点。有研究发现,很多人做志愿者是为了有更好的人际关系,认识更多的朋友、获得更多友谊。同时,研究也发现志愿者所属社会网络的规模与志愿者行为持续时间呈现负相关,所以有的研究发现人际交往丰富的人在从事较长时间志愿服务方面的表现欠佳。
在挑选志愿者时,我们一定会进行面试。比如我有一个志愿活动需要至少参与一年时间,如果你有特别多的事务我可能不会选你,一方面是你可能不能兼顾,另一方面你可能每样事情都喜欢参加,但仅仅是喜欢报名而已,很难长时间地参与和投入,不一定适合参与时间长度较长的志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