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流行以数据说话,甚至以数据论英雄。2月中旬,国家统计局发布统计公报,经初步核算,中国2011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471564亿元,比上年增长9.2%。以公报中的去年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134735万人计算,人均GDP约为35000元。而在1月中旬,北京市统计局率先披露了2011年全市人均GDP水平。按常住人口算,全市人均GDP达到80394元,折合12447美元。北京市统计局副局长于秀琴表示,按世界银行划分各国贫富程度的标准,北京已经达到中上等国家水平,接近富裕国家。但与纽约、伦敦、东京等国际大都市相比,北京的人均GDP依然落后很多。2010年世界银行对不同国家收入水平的标准是:按人均GNI(国民总收入)计算,1005美元以下是低收入国家;1006-3975美元是中等偏下水平;3976-12275美元是中等偏上水平;12276美元以上为富裕国家。
这里出现了两个概念,即:GDP和GNI。二者是何关系?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GDP)、人均国民总收入(人均GNI)通常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进行经济实力国际比较的重要指标。国民总收入(GNI)等于国内生产总值(GDP)加上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它是个收入概念,而国内生产总值是个生产概念,分别用于不同的研究目的和研究领域。世行用GNI,我们用GDP,这仅在国内外要素收入略有差别,但可用来大致参考富裕程度。
虽然如此,我们与前述三个城市的差距依然很远。社科院此前发布的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显示,金融危机并没有动摇全球城市竞争力基本格局,2010年纽约、伦敦、东京依然位列全球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前三甲,北京位列第66名。报告称全球联系和科技创新是影响全球城市竞争力最为关键的因素。北京市人力资源研究中心去年年中发布报告称,无论是人均GDP还是劳动生产率,北京都落后一大截。北京人均GDP是东京的1/17、纽约的1/8和伦敦的1/7。“纽约是全球金融中心,金融业是第三产业中附加值最高的行业之一,纽约在全球配置资源,北京的差距还是很大的,这种差距体现在产业的结构水平、高端产业的比重,产业的增值和盈利能力等方方面面。”有学者指出。北京市人力资源研究中心报告显示,当今世界城市的典型产业特征是高科技产业、金融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特别突出。纽约、伦敦、东京都有50%-55%的从业人员集中在这3个产业中,北京的此项数字只有17%左右。人均GDP要有显着层次的提高,需要整个经济和产业处于价值链的高端,要求产业的附加值很高,这样才能在整个价值链中的分红中占据更大的份额。而目前北京与纽约、伦敦等国际大都市相比还处于低水平。另外,还有专家认为,北京大量财富的增长体现在非居民福利方面,老百姓实际收入和福利少,人均GDP很高,但百姓的实际感受有差异。物质财富投资在公共财物、市政建设等方面。投资过多,消费过少,而消费中政府消费过多,居民消费过少。数据显示,去年北京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9万元,大约为人均GDP的40%。人均GDP接近富裕国家,老百姓却觉得自己穷,收入水平比发达国家差很远,这才是最重要的问题。北京人均GDP达到中上等国家水平并不代表北京市民的生活质量也达到了这样的水平。高质量的生活水平比好数据更有意义。用数据表述简单、明了,但有时会让人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