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教育技术中,现代信息技术在运用的过程中,能够凭借自身的优势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于一体,优势明显,用它辅助数学课堂教学,具有图文并茂、化静为动、形象直观的特点。这些现代教学媒体的合理运用,不仅改变了原有的教学设计、课堂结构、教学方法。引发了新理念、新课堂、新数学、新方法的思考与探索。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辅助优势进行分析: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基于数学自身的枯燥性、理论性,多数学生在学习数学时缺乏学习积极性,在影响自身数学学习成绩的同时,还对今后的数学知识学习造成很大影响。在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中,主要以教师的讲述为主,学生只能一味的接受,这种教学模式在打击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同时,还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创新。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够通过自身的优势,巧妙的设计导入以及教学活动中的每个环节,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在讲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2课《圆的周长与面积》时,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优势,设计一组同学滚铁环的游戏,有的同学滚圆形的,有的滚长方形的,还有的滚正方形的……通过这样的情景模式,将学生引入本节课的教学情景中,使学生对“谁跑得快”进行分析,由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此同时,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更好地投入到今后的数学学习中。
二、活跃氛围,提高学习积极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活跃的课堂气氛不仅能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还能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习主动性。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一味的“讲述”,造成了“压抑”的课堂学习气氛,学生在学习中,经常无精打采、学习兴趣不高,直接导致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低。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够将教学内容以形、声、色、动等形式表现出来,通过刺激学生的感官器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真实性,在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还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使其充分感受到数学的重要性。例如:甲乙两辆火车从A、B两地相向而行,已知甲车的速度为50km/h,乙的速度为40km/h,行驶3小时后,两车第一次相遇,求A、B两地间的路程。教师在讲解这一例题的过程中,若一味的使用语言讲述,不仅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还会引起学生的反感。针对这一问题的讲解,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以动画的形式将火车出发、行走的路程表示出来,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做题积极性。其次,通过动画形式的“表述”,能够进一步的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将“生硬”的课堂氛围“活化”。由此可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对活跃课堂氛围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以动制静,突破难点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使用的教具往往由一根粉笔、一块黑板以及一张挂图组成,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显得生硬而苍白,加上学生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较短,课堂思维活动比较紧张,时间一长,学生就容易感到疲倦,就很容易出现注意力分散,思想不集中,学习效率下降等现象。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够通过声像、动画的形式,将教学内容以动态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来理解数学知识中的重点及难点。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调整学生的整体学习情绪,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例如:教师在讲《三角形面积》这一课时,教学重点是“三角形面积公式的运用”,小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准确地记住公式,却无法熟练地运用公式。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将三角形的进行顺时针旋转,并将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长方形(用不同的颜色标注两个三角形是等高),通过动态的演示,使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认识到三角形是等底等高的长方形面积的一半,帮助学生充分地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使用方法。由此可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辅助,能够帮助教师将“死板”的教学内容“变活”,在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四、激活思维,培养创新
数学是一门比较灵活的科目,其教学重点在于学生能够将自身掌握的数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信息技术的运用,除了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外,还在很大程度上激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能够真正做到活学活用。例如:在教《圆的面积》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将一根绳子围成圆、正方形以及长方形等不同的图形,使学生通过计算,得出周长相等时圆的面积最大。这种教学模式在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还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总结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在创新数学教学模式的同时,还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使其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化被动为主动,活跃了课堂学习氛围,使学生感受了数学学习的乐趣。由此就需要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以及教材内容,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数学教学中,只有这样,才能在优化教学内容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及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高晓燕.信息技术辅助小学数学教学的思考[J].金色年华,2010(11).
[2]李伟.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新教师数学,2011(4).
(作者简介:陈文志(1974-),男,汉族,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澳溪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