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文宽
1、稻白叶枯病
稻白叶枯病是由水稻黄单胞杆菌水稻致病变种侵染引起的细菌病害,症状主要有普通型、急性型、凋萎型。病原物主要在病稻草、稻桩、再生稻、稻种及一些杂草上越冬,次年主要通过流水、风雨传播,从水稻的水孔或伤口处侵染发病。高温、多湿,多台风、暴雨是病害流行的条件。稻田流水串灌、偏施氮肥、土壤酸性等有利于病害发生。
防治方法:稻白叶枯病的防治应以控制菌源为前提,以种植抗病品种为基础,秧苗防治为关键,狠抓肥水管理,辅以药剂防治。(1)农业措施培育无病壮秧,加强肥水管理,切忌深灌、串灌、漫灌。(2)利用抗病品种。(3)杜绝病草入田,进行种子处理80%402抗菌剂2000倍液浸种48~72小时或20%叶青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浸种24~48小时。(4)药剂防治:病区关键抓秧田防治和发病前期的防治,秧田在秧苗三叶一心期进行,大田在出现零星病株(发病中心)时进行。药剂有每亩用20%叶青双(川化-018)可湿性粉剂125克或25%叶枯灵可湿性粉剂300克或12%施稻灵悬浮剂30毫升或10%氯霉素可湿性粉剂70克等兑水75千克喷雾,大田初病期每隔7天连续喷洒2~3次。
2稻恶苗病
水稻恶苗病是由无性态为串珠镰孢菌、有性态为藤仑赤霉菌侵染引起的真菌病害,又称徒长病,从苗期至抽穗期均可发生。病苗细长,叶色淡绿,比健苗高,病株节间伸长,茎节上逆生不定根。病株一般不能抽穗或不能完全抽穗,在垂死或死亡病株的叶鞘和茎杆上可产生淡红色粉状物,后期可见散生或群生蓝黑色小粒。
防治方法:此病以种子带菌为主要初侵染源,建立无病留种田和进行种子处理是关键的防病措施。(1)选用无病种子,不在病田及附近田块留种。(2)种子处理①抗菌剂浸种:10%401抗菌剂1000倍液或80%402抗菌剂2000倍液浸种2~3天后直接催芽;②温汤浸种:52~55℃温水浸种30分钟,灭菌效果较好。③药剂浸种: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多菌灵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种2~3天,每天翻动2~3次。(3)清除菌源,及时拔除病株,减少再侵染。(4)处病稻草,不用病稻草作为催芽时覆盖物和捆秧把。
3稻瘟病
稻瘟病又名稻热病,俗称火烧瘟、吊头瘟、掐颈瘟等,是流行最广、为害最大的世界性真菌病害之一,主要危害寄主植物的地上部分。由于危害时期和部位不同,可分为苗瘟、叶瘟、穗颈瘟、枝梗瘟、粒瘟等。寄主范围是水稻、小麦、马唐等多种禾本科植物。稻瘟病病菌主要在病稻草上越冬,第2年从病稻草上传人稻田中侵染为害。病菌传播主要靠风传播,雨、水流、昆虫也可传播。天气转暖,又有雨淋的情况下,越冬病菌会大量复苏、增殖,从堆在田边的病稻草上转移到水稻植株上为害。
防治方法:①选用良种,种植抗病品种,多组合合理搭配。②种子消毒杀菌,1千克种子用三克20%三环唑浸种24小时。③加强栽培管理。④药液浸秧,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750倍液浸秧,或40%稻瘟灵乳油,亩用100毫升或富士一号乳油100毫升对欢60千克喷雾。穗颈瘟预防,孕穗破口期用75%丰登可湿性粉剂亩用25~30克或20%三环唑100克,叶瘟治疗,用稻瘟类农药防治。
4螟虫
症状:以幼虫取食水稻的组织。在苗期和分蘖期,从稻茎基部蛀入,造成枯心苗,在孕穗初期侵入,造成枯孕穗,在孕穗末期和抽穗初期侵入,咬断穗颈,造成白穗。
防治方法:
(1)定防治对象田,在卵块孵化始盛期开始调查青枯心。
(2)定防治适期,查卵块孵化进度。
(3)药剂,亩用90%杀虫单100克兑水60公斤喷雾,或用98%巴丹原粉50克兑水60公斤喷雾。
5稻飞虱
俗称“蜢子”,也是水稻主要害虫之一。比较常见的有白背飞虱及褐飞虱。一般在水稻的前期以白背飞虱为主。后期以褐飞虱为主,即白背飞虱主要在分蘖至拔节期危害,受害田块稻叶发黄,分蘖减少,严重时水稻成片“落塘”枯死,褐飞虱主要在孕穗至成熟期危害,危害严重时,稻丛基部变成黑褐色,逐渐全株枯死,受害田常“黄塘”,严重时全田枯黄,形如火烧。两飞虱的防治适期都应在田间每百丛有虫量在50头以上即开始用药,采取“压前控后”和狠治主害代的策略。
防治方法:①喷雾。可选用10%呲虫啉可湿性粉剂、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25%速灭威可湿性粉剂、10%叶蝉散可湿粉3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800倍液喷雾,均可取得较好的效果。②泼浇。用10%呲虫啉,或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600g/hm2或用40%久效磷乳油750mL/hm2大水泼浇,用水6000kg/hm2。③撒颗粒剂或毒土。用3%呋喃丹颗粒剂。或4%叶蝉散颗粒剂30~45kg/hm2撒入稻田:也可用80%敌敌畏乳油2250g/hm2,加适量水稀释拌细土300~375kg/hm2撒施。
(作者单位:162400黑龙江省泰来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