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号文件为走好农业“最后一公里”支招

2012-04-29 00:44:03郑风田
中国经济周刊 2012年6期
关键词:农业科研最后一公里公益性

郑风田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明确了农业科技发展的战略定位,全面部署了农业科技创新任务,系统出台了许多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重大政策措施。

一号文件提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农产品供给一直是我国“三农”工作的重心,因为粮食安全是国家的安全战略,尤其是粮食“八连增”之后,未来粮食要继续增产,面临很大的约束,包括气候变暖、资源约束等,而突破这些瓶颈,根本途径应该是科技创新。

一粒种子可以产生一场革命;一台机器可以将生产效率提高十倍甚至百倍。我国目前人均大概只有1.38亩耕地,地少人多,要实现粮食连增,乃至于农民变富,非农业科技创新不可。但是,我国的农业科技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很大,主要表现在创新成果供给不足。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大多属于跟踪模仿,低水平重复式不少,鲜见重大成果。我国蔬菜、瓜果、养殖等产业半数以上品种需要进口。

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了农业科技的定位,通过农业科技创新,加大国家投入,来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使农业科技能够成为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成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现代农业的决定性力量。

农业科技的创新重点包括稳定支持基础性、前沿性、公益性科技研究。农业科技创新涉及农林水气等多行业、多学科、多领域,产业类型复杂,技术需求多样,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抓住重点、集中突破。

一号文件提出了农业科技创新的“四大重点任务”:大力加强农业基础研究,突破一批重大理论和方法;加快推进前沿技术研究,抢占现代农业科技制高点;着力突破农业技术瓶颈,取得一批重大实用技术成果;着力抓好种业创新。

农业科技具有“公益性”,政府财政投入极为重要。目前农业科技投入不足问题突出。据统计,2009年,我国农业科研投入占农业GDP的比例仅为0.6%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2%以上比例。我国农业研发投入水平也远低于全国科技的平均投入水平。

针对农业科技长期面临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中央一号文件特别提出了具体的财政和金融支持政策。财政投入方面,文件提出发挥政府在农业科技投入中的主导作用,保证财政农业科技投入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逐步提高农业研发投入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建立农业科技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

中国农业与国外差距主要体现在很多的科研成果不能转化,目前我国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30%~35%,而发达国家已达到70%~80%。究其原因,是我国农业科技与产业发展“两张皮”现象严重。

围绕农业科技创新机制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一号文件提出要打破界限,有效整合资源,建立协同创新机制,完善农业科研立项机制和农业科研评价机制,深化科研院所改革等重要措施,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

据统计,目前我国每年登记的农业科技新成果达3000余项,但转化率仅为40%左右,真正形成规模的不到30%,“最后一公里”成为农业发展的瓶颈。过去片面强调市场化,忽视农技推广体系的公益性,经费投入不足,条件建设薄弱,导致曾经建立起来的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网破、线断、人散”。多数基层农技推广机构近10年没有进大学生,部分地区基层农技人员中专及以下学历超过40%。

一号文件提出要切实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队伍建设,重视解决好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要强化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通过财政支持来完善基层推广队伍。

农业科技创新最终落地还要靠种田人,目前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年龄大多40岁以上,平均年龄55.2岁,并且以妇女居多。新生代农民要么不会种田、要么不愿意回去种田。设想二十年之后,目前在我国粮食生产第一线的农民随着年龄变老干不动农活时,他们的子女又不愿意返乡务农,我国的粮食安全将何以为继?

如何才能破解“无人种粮”、“无人养猪”的困局?有三条路可走:其一是从娃娃抓起,通过在义务教育阶段中植入农业内容,增加对农业有兴趣的未来接班人;其二是对目前义务教育之后的青年农民进行职业培训,培育更多的种田能手;其三是通过优惠措施吸引部分进城人员返乡。

猜你喜欢
农业科研最后一公里公益性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助推西藏农业科研发展”座谈会成功召开
关于准公益性和公益性水利项目PPP回报机制的探索
以“五化、五融合”理念推进农业科研试验基地规划建设
一家医院的“公益性报告”
中国卫生(2016年11期)2016-11-12 13:29:32
论农业科研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运用
山西农经(2016年5期)2016-02-28 14:24:51
戴夫:我更愿意把公益性做到最大化
中国卫生(2015年8期)2015-11-12 13:15:34
关于加强农业科研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山西农经(2015年2期)2015-07-12 09:46:10
加强公立医院的公益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