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念 赵秋荣
摘 要:在近一个世纪里,文本翻译大大推动了汉语的欧化进程,而大众传媒也起着催化剂的作用。本文介绍了汉语欧化问题的发展和研究现状,分析了欧化汉语的最新表现形式,认为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语言和文化接触,以及大众传媒,共同导致了汉语的欧化现状,并就大众传媒和受众如何规范使用汉语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汉语欧化翻译语言接触大众传媒对策
一、前言
由翻译腔导致的汉语的欧化(Europeanization of Chinese)倾向在语言学界有普遍的共识,“翻译腔”又称“翻译体”(朱一凡,2008)。译者在外汉翻译过程中,受到欧洲语言,特别是英语的影响,将目标语(汉语)“扭曲”成类同源语(印欧语)的形式,使中国读者或受众感觉到翻译的目标汉语在词汇、句法结构甚至篇章样式上与印欧语言多少有些相同或相似,这就是汉语的欧化。
鸦片战争之后,特别是五四运动前后,在中国发表的大多数文学和自然科学著作均采用欧化的“白话文”进行翻译(贺阳,2008)。在此期间,主张直译的代表人物有鲁迅、瞿秋白等人,他们采用直译的结果就是使汉语听起来、看起来“不伦不类”。但傅斯年在1919年出版的《新潮》杂志上发表《怎样做白话文》一文,提出一个重要的观点:白话必不能避免欧化,只有欧化的白话文才能够适应新时代的需要。
时至今日,欧化汉语已渗透在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甚至有过度使用和泛滥的趋势。但学界大多数人依然认为译者是造成欧化的主要甚至唯一原因。本文在承认翻译的促因基础上,提出大众传媒也“功不可没”的观点,并对传媒从业人员如何抵御“恶性欧化”提出了建议。
二、研究现状
王力(1985)于20世纪40年代对汉语的欧化问题做了深入的研究,并讨论了多个层面的欧化形式,认为欧化的来源就是翻译。吕叔湘、朱德熙等认为语法的欧化是自然、正常的现象。此后近半个世纪,大陆学者少有人问津欧化问题,直到1990年谢耀基发表《现代汉语欧化语法概论》,对该问题的研究才得以继续。
在港澳台及新加坡等华语地区,学者们比较关注英语对现代汉语的影响。最近十多年,他们把主要精力和视角集中在汉语词汇的借用、仿用和再造方面,并从社会、文化、心理因素等角度做了诠释,对汉语的欧化句法也做了分析。
最有影响力的当属贺阳(2008)的专著《现代汉语欧化语法现象研究》。书中对比分析了“五四运动”后期至现今的欧化文本,得出各种欧化的汉语语法事实,认为“语言接触在社会的语言态度有利于外来影响的条件下,可能引发广泛的语法演变。”
尽管王力先生早就假设欧化现象必将蔓延到汉语口语层面,但迄今为止,学界尚未真正开展对口语欧化的研究。同时,在汉语欧化的成因方面,除了翻译和语言接触的原因,人们并未作出其它全面的、有说服力的考证。本文尝试从经济、文化全球化的角度和大众传媒的角度加以阐述。
三、全球化及大众传媒的影响
翻译和译者在新文化运动中的推动作用固然重要,但翻译充其量只能算汉语欧化的一种原因,此外,全球化和大众传媒的力量也不应低估。
(一)经济、文化全球化
语言直接接触的结果就是翻译和被翻译,但翻译总是有原因的。不同民族只有在正面的、直接的、长期的经济、文化和思想交流过程中,才可能对彼此的语言产生大的影响,其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借词”和语言互用、混用。清末上海的“洋泾浜英语”就是华人、葡萄牙人和英国人在中国租界从事贸易的“工作”语言,是英语的一种口语变体。尽管这是带有中国口音和中国语法的英语,但其反作用也使得当地人逐渐习惯用英式的文法、构词来说汉语,洋泾浜英语的确对上海方言产生过不小的影响。这应该是中国经济文化在国际化交流中较早的表现形式。
比如,上海近代语中常见的“大拉斯”(dollars,美元)、“司冒儿”(small,小费)、“生司”(cents,分文)等均是直译自洋泾浜英语的外来语。“拿摩温”一词原是“Number One”的译音,意为“第一”。旧上海英国纱厂车间里的“工头”,一般编号都是“第一”(No.1)。于是它就被创造性地翻译成了“拿摩温”,传播到各个纱厂,成了旧中国工厂中“工头”的别称,并且这个词非常深入地渗透到了当时的上海话中。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与世界各国经济、文化进一步交流、融合,带来了语言更加激烈的碰撞,其结果是汉语的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了,以英语为主的欧洲语言占了上风。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下面的欧式表达和汉语共存的情况随处可见:“IT行业”“上QQ”“去MTV”“两张CD”“CCTV新闻频道”“加入WTO”“GDP增速”“CT扫描”等等,即使不太懂英语的人也可照常使用。这种直接使用英文取代中文的表达方式,在学界很多有识之士看来,比直译的汉语更加恶劣。这些汉语中夹杂英语的用法也被称为“恶性欧化”。
因此,全球化背景下经济和文化在国家之间的交流融合,也推动了汉语的欧化进程,无论这种进程是增强了汉语的表现力和表达力,还是削弱了汉语的主体地位,它都客观存在,而且还将继续发展。
与经济、文化的促进作用相比,大众传媒对汉语欧化的作用可谓“推波助澜”。
(二)大众传媒
不管译者或语言的其他使用者如何为了满足求新、求异、求变的心理而采用怎样新奇的欧化表达,都只是个人行为,如果没有大众传媒的“放大”效应,不可能普及开来。过去如此,现在尤甚。
根据各种统计,国内公开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的著述及讲话、重要报纸的社论、法律条文、政府报告等书面语中均含有不同程度的欧化词汇、结构和语法,比如长定语句、被动结构、排比等;诸如“~化”“作为~”“环境友好型”等欧化结构也随处可见。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传统出版媒介。
相对于传统的出版物而言,当今发达的互联网、广播、电视和手机媒体能以更快的速度、更高的效率、更大的影响传播信息。新颖、奇特甚至另类的汉语表达法和用法一旦被发现(翻译)或“发明”,几乎能在瞬间传遍全国(甚至全球),并被模仿、使用、再造。科技、网络、生活新词不胜枚举,例如“多媒体”“光谷”“黑客”“红客”“我的神”“hold(不)住”“1980年代”(the 1980s,即“20世纪80年代”)等。
在句法层面,模仿或直接使用欧化表达的情况也不乏其例:“详情请洽当地经销商。”(For details,please contact your local dealers.)这句广播、电视、杂志和网络广告常用语已经深入人心,没有多少母语人会怀疑它表达的正统性或句法的合法性。然而从传统的角度考虑,这句欧化的汉语并不合法,“详情”的句法成分不详。
除了上述书面和准书面的欧化表达,日常口语层面由于大众传媒的催化效应,也同样表现出多样的“西化”形式,略举几例。
拼音化的表达,如:“BS”(鄙视)、“BT”(变态)等网络交际语;英语化的表达,即使用英文单词或句子进行交流,如:“Hi”(嗨,你好)、“CU”(See you,再见)等问候、道别语。
显而易见,除了文本的翻译,长期被业界所忽视的全球化、大众传媒也极大地推动了汉语的欧化进程。
四、对策
台湾作家白先勇在总结现代汉语的命运时说:百年中文,内忧外患;一方面受西方语言冲击,汉语被严重地“欧化”,另一方面受到网络文化及现代传媒的冲击、渗透与同化,汉语严重异化。
国内的语言大众目前对汉语欧化问题无外乎持有两种态度,一是“想不到”,二是“不肯承认”。“想不到”,是因为我们大多数人就生于、长于原本已经欧化的母语环境中,想当然地认为我们听到的和见到的就是几千年来本土的语言,我们不可能有意识地把语言学家们总结的“欧化”成分从母语中剥离开来。更何况,就算是语言研究者,也未必能完全弄清哪些是“本土的”语言成分,哪些是“舶来的”欧化成分。
不愿承认,是因为我们碍于民族自尊心或虚荣心,就算知道我们的语言被欧化了,知道哪些是欧化的成分,我们可能也不愿揭开这个事实。朱自清曾说过,把汉语“欧化”称作“现代化”或许更确切些。朱先生似乎在为欧化问题进行“无罪辩护”。
作为语言工作者或研究者,我们不但要大胆去想、想得到,还要敢于承认“欧化”的事实并采取应对措施。否则,当汉语丧失其作为中华文化载体的核心地位时,就为时已晚了。为了减轻全球化及大众传媒对汉语的冲击,同时也为了抵御“恶性”欧化,我们至少可以从三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政府机构的明文规定和规范
我国从1958年颁布第一部语言文字使用规范《汉语拼音方案》开始,迄今已经发布了35部关于正确使用汉语的规定和规范。但仅有文本规定还是不够的,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必须“三令五申”,强调正确使用汉字、使用标准汉语的重要性,并及时纠正不良的语言风气。
例如,2010年11月23日,新闻出版总署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出版物文字使用的通知》。通知指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报纸、期刊、图书、音像制品和电子书、互联网等各类出版物中,外国语言文字使用量剧增,出现了在汉语言中随意夹杂英语等外来语,直接使用英文单词或字母缩写,生造一些非中非外、含义不清的词语等滥用语言文字的问题,严重损害了汉语言文字的规范性和纯洁性,破坏了和谐、健康的语言文化环境,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通知要求,各出版媒体和出版单位要充分认识规范使用汉语言文字的重要意义,严格执行规范使用汉语言文字有关规定。
(二)语言文字工作者的示范作用
翻译人员,著书立传者,语言文字研究人员,政府工作人员,新闻、出版及其他传媒从业者以及教师等具有标杆作用的人群应带头遵守国家的语言文字使用规范,以身作则,自觉抵御粗制滥造的欧化表达法,提高母语的表现力和纯净度。
由于这些人员是语言的“上层”使用者,他们的言行(说话和写作)为语言大众起到了窗口和示范作用。如果国家级的电视播音员和主持人频繁使用“PK”和“NBA”这样的欧化词汇,必将导致亿万语言受众跟风模仿。上述人员在使用汉语时应该牢记宗旨和责任,自觉与“恶性欧化”现象划清界限。
(三)语言大众的规范应用
信息时代拥有即时(实时)传播的速度,每天都会有新生的词汇和用法出现,它们会瞬时被亿万受众接收并接受。年青一代,特别是学生,对新生的语言现象特别敏感,他们会在口头和书面近乎疯狂地模仿、使用这些新颖的语言形式,“火星文”就是典型的例子。如果有上述前两条的保障,再加上家长和老师的正确引导和及时纠正,整个社会应该能够形成规范使用汉语的氛围,可以将汉语的欧化控制在合理的程度中。
五、结语
造成汉语欧化现状除了文本翻译这一传统原因,还有经济、文化的全球化和大众传媒的推动作用。汉语的欧化发展是不可遏制的,但需要规范,尤其不能忽视大众媒体的导向功能。国家主管语言、文化的相关部门应该及时规范汉语的使用,尤其要正确引导青少年的识字、写字、说话和写作;同时对于网络语言也应出台相应的规范和要求。
(本文得到“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资助[项目编号:CUGW120227]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资助[项目编号:11YJC740154]。本文是项目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朱一凡.翻译误区与汉语的畸形欧化[J].民族论坛,2008,(2).
[2]贺阳.现代汉语欧化语法现象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3]王力.中国现代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4]高美云.论洋泾浜英语对近代中国的影响[J].科教文汇,2009,
(36).
[5]郭百灵.全球化环境对汉语影响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0,
(14).
[6]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库[EB/OL].中国语言文字网:http://www.
china-language.gov.cn/wenziguifan/index.htm,2011-11-20.
[7]新闻出版总署要求进一步规范出版物文字(全文)[EB/OL].
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0/ 12-21/2735579.shtml,2011-11-20.
(王国念 赵秋荣湖北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外国语学院43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