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福瑞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主要形式,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学生获得知识和教师教学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如何调动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呢?
一、将故事融于数学课堂教学之中。
将故事融于数学课堂教学之中,不但能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吸收新知识,增长智慧,而且能通过故事中的寓理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达到会学、乐学的功效。比如:我在新授利用商不变的性质,求有余数的除法中的商和余数一课时,开始,我问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听一个精彩的故事?同学们异口同声回答:想。这时正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最佳时刻,于是我讲了猪八戒分苹果的故事。一天,孙悟空有事出差,临行前吩咐猪八戒把220个苹果平均分给70个猴子吃。猪八戒问猴子:被除数和除数同时缩小10倍,商变不变?猴子齐声答道:不变。这时猪八戒板演算式:220÷70(被除数和除数同时缩小10倍)→22÷7。猪八戒说:很显然,这个算式的商是3,余数是1。你们每个猴子分得3个苹果,余下一个就归我老猪了。过两天,孙悟空出差回来,批评猪八戒的做法不对,讲到这里,同学们心里有些不平,想替猪八戒讨个公道。此时,正是帮助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时刻,于是我板演下面两道算式让学生观察:220÷70﹦3……10,22÷7﹦3……1,通过比较,学生很快就掌握了:在有余数的除法里,将被除数和除数同时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所得的余数应相应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二、充分利用教具让学生动手动脑。
小学生抽象思维较差,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好动、好奇更是他们的天性。因此,在小学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具,让学生摆一摆、拼一拼、量一量、分一分、比一比,亲自实践。这样不但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还能提高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探索数学的奥秘。比如,我在上分数的基本性质课时首先拿出四个相等的圆片,分别发给一、二、三、四组的同学,并指导他们去平分,第一组平分成2份,取其中的1份;第二组平分成4份,取其中的2份;第三组平分成6份,取其中的3份;第四组平分成8份,取其中的4份。把每组所取的1份、2份、3份、4份分别填上颜色,然后把四个组分得的结果进行比较,学生很快得出结论: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三、根据不同的内容,及时教给学生一些口算、速算的方法。
学生的口算、速算能力,不仅影响着解题速度,还影响着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及时教给学生一些口算、速算的方法。比如,在一些计算中,常常碰到两位数乘以两位数,学生往往习惯用笔算,这无疑浪费了解题时间。其实,一部分两位数具有这样的特征:十位上的数字相同,个位上的数字之和为10,凡具备此特征的两位数,只要在个位上的数字之积的左边添上比十位上的数字大1的数与十位上的数字之积,就得这两个两位数的积。例如:12×18,只要在16的左边添上2,即216就是12与18的积。再如:54×56,只要在24的左边添上30,即是54与56的积。
口算、速算的方法还很多,在此不一一举出,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归纳、总结,就能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四、转换思路解题,开阔学生视野。
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很多教师是讲什么数量关系的应用题就练什么数量关系的应用题,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易使学生形成思维定势,不利于知识的系统掌握和技能的形成。因此,在上巩固练习课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转换思路。比如有这样一道题:一根钢管截下全长的3/10,做了12个零件,余下的还可以做多少个零件?
分析:(一)根据12个零件占钢管的3/10,可以求出这根钢管可做零件的总个数。
列算式:128÷3/10-12
(二)先求出每个零件占这根钢管的几分之几和余下的部分占这根钢管的几分之几,最后求出余下的钢管还可做零件的个数。
列算式:(1-3/10)÷(3/10÷12)
(三)由题意可只知,所做零件的个数与所截钢管的量成正比例,因此可用比例问题解答。
(四)根据这根钢管的3份做了12个零件,可求出每分钢管所做零件的个数,从而求出这根钢管余下的7份还可做零件的个数。
列算式:12÷3×7
(五)根据12个零件占这根钢管的3份,可以求出余下的7份是已做的3份的多少倍,从而求出余下的钢管还可以做零件的个数。
列算式:12×(7÷3)
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只有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才能集中注意,开动脑筋,学习知识,从而不断认识自我,发展个性。因此,在课堂40分钟内,要做到“学生能做的,应让学生自己做;学生能想的,应让学生自己去想。”让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探索状态。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时,可先给学生两张带有小方格的平行四边形卡片,并告诉学生每一小格表示1平方厘米。要求先找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再数方格求面积。因为比较简单,同学们会很快数方格求出面积。再启发学生能否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于是,学生们会跃跃欲试。可以分组让学生尝试,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高,学习的主动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思维异常活跃,通过割补,得到如下图形:
学生通过分组讨论,会发现底、高与面积的关系,得到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公式。
这样教学,学生在操作实践的过程中,理解了知识的形成,注意力非常集中,思维异常活跃,想象力得到了充分发挥,知识掌握得很扎实,又学会了“把新问题转化为旧知识,使新问题得到解决”的学习方法。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只有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动手、动脑、动口,把传授知识的过程变成学习交流和自主探索的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才能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