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与实:裂变的铁路官场与中国社会

2012-04-29 00:53曾攀
青春 2012年6期
关键词:纠葛理想主义潜规则

曾攀

读小说《规则》的时候,不觉已是初夏了。故事一路讲下来,似乎也与江南的天气搭上了调子,由晦暗渐入明朗:“于非凡的步伐初始还显得有些犹疑,但很快就变得急促而坚定起来……”写官场小说,玩的就是权力争斗的此起彼伏、跌宕不定。而杨洪军则另辟一处场域,以粗细有致的笔端,游走于铁路官场,别具一格而又游刃有余,最值得一提的是,其讲故事尤为注重呈现转圜的过程,对其间人物幽微的内心加以透析,在情节/心理的缠结之处剥出现实的困境与灵魂的纠葛。

杨洪军对铁路官场的熟稔,使其小说既对大局有着整体的掌控,又不乏抽丝剥茧的细腻勾画。在《举棋》中,铁路局人事调动催生了艰难的博弈,残酷的权衡过程与隐幽的拉锯心理,通过棋盘上的举棋不定显出端倪;《残红》则是在声色犬马中,打开了关岳、都爽等人之间爱恨情愁的“潘多拉之盒”;而到了如今的《规则》,欲望与权力的争夺更是跃然纸上,圆滑世俗与理想主义的碰撞趋于白热化,官场中人的精神生态以及寓于其间的人性的卑微与高贵,呼之欲出。

中国官场,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其中的规则与潜规则、反规则乃至无规则之间的拉扯碰撞,所在颇多。最为明显的,是在小说《规则》所铺展的铁路官场中,受过正规大学教育、有着一定平等、自由、民主思想的于非凡,为了与同事工友们打成一片,希望摈除上下级之间的界限,在单位中提倡彼此直呼其名。铁路职工对于这样的团队合作和平等意识大致是欢迎的;然而,这种抹除了领导与等级之“实”的“名”,对于自始至终对站长一职牵连甚深,并且与于非凡有着或隐或显的权力纠葛的古隆中心里,却是极为反感的;而起着生杀予夺之作用的铁路局党委书记陈百川,更是对于非凡这一做法毫不留情地严加斥责。如此这般的大题小做与小题大做,暗示了现下官场——大而言之触及整个中国的社会生态——所特有的“名”与“实”的纠葛、争辩、撕扯。

在称名与实在的过程中,地位、权力和意识形态等因素往往搅扰于其间。须知,“规则”亦是一种赋名,旨在权力与义务之间划明界限,这本是现代法制与吏治应有之义。然而事实上,玩弄权术“事权贵”的古隆中们的大获全胜,与“安能摧眉折腰”的于非凡们几乎毫无例外地败走麦城,往往成为固定的戏码。以“名”塑权,以权徇私的所谓知法犯法、监守自盗,不知生出了多少世故与圆滑,又会滋长多少弄权与舞弊。蝇营狗苟之中,命名的焦虑与规约的尴尬在所难免,在此,试问善念何在?良知何存?在小说里,在现实中,理想主义的星火岌岌可危,发人深省。

从小说的叙事结构来看,开头即草蛇灰线,浮脉千里,云河车站党委书记刘先林凌晨致信副站长于非凡,一则喜忧参半的短消息,暗示了后者处境之微妙。随后,悬念被搁置一端,执念于“规则”的于非凡与谙熟“潜规则”的古隆中之间的对手戏渐渐浮露,小说层层回溯,步步收紧,铁路官场一路的刀光剑影,在厮杀碰撞的残酷中,在规则与潜规则的昏昧不明中,古隆中步步为营,而于非凡则节节败退,前者的务实精明,使其在谋权夺位中处处占得先机,而后者执拗的理想主义之亮光则曲折迂回于厚厚的云霾,在陷溺与穿越之间,多少显得无奈;尽管小说压抑沉闷的调子,在于非凡自始至终的执拗而倔强的坚持中,得以有所纾解,然而,熟悉中国的朋友都明瞭,这样的较量,莫说在官场,甚至置于整个中国社会之中,其实一开始就胜负已分,这样的境况,已是令无数人或欢欣雀跃,或垂丧懊恼之所在。

更为关键的地方在于,人们对此等之规则与潜规则的混战,对这场人肉的盛宴与盛宴中觥筹交错的人们,往往百感交集,五味杂陈。说“奴隶”太沉重,但麻木与怯弱、羡慕与嫉妒却一如既往地如影随形。毋庸讳言,在名不符实甚或名实相悖的官场及其所表征出来的中国社会境况,在规则与潜规则的背后,其实是一种无规则甚或是反规则。

“名”、“实”之辩叫喊了几千年的中国,仍旧岿然不动,真与伪、虚与实、瞒与骗,在酱缸中碾碎、糅合、发酵。这便是为何我故事读罢,顿觉惊心动魄,余悸在怀的缘由。

(作者系复旦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

猜你喜欢
纠葛理想主义潜规则
一部理想主义长篇小说——评李保均《花农》
在八十年代的理想主义气质中*——评长篇小说《花农》
胶着With PVC
《芳华》:事关理想主义的陨落
清代阅卷潜规则
潜规则
理想主义长安马自达MAZD CX-5
生命的叙写:《厚土》民俗纠葛情节的艺术展现
潜规则
莫言小说中的“人”“鬼”纠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