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水底城的面纱

2012-04-29 00:44王瑞良
青少年科技博览(中学版) 2012年6期
关键词:热释光抚仙湖声呐

王瑞良

水下考古是考古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涉及海洋学、水声学和机器人等诸多学科,是一个正在探索的充满高新科技的领域。

抚仙湖位于云南省澄江、江川、华宁三县间,距昆明市60千米,面积212平方千米,最深处155米,是我国仅次于长白山天池的第二深水湖,属于断陷型湖盆地之一。民间流传说,这里有一座“水下古城”,但史料中没有找到有关的文字记载。

在一次动用了多种科技手段的水下考古行动中,传说得到了确认:抚仙湖水下存在着一个距今大约1 750年(即我国东汉时期)的古代城市或大型村落遗迹。可能是地震造成的地质滑坡,使抚仙湖水位升高,将其淹没了;或者是地震造成地壳陷落,使其沉入水中。在这里,深潜作业、水下观测和资料传输,靠的是水下机器人;建筑方位和水深的测定,依靠声呐设备;而水下建筑的构成年代判定,主要依据的是对建筑物里的填充物——螺壳的放射测定。

搜索的“眼睛”

担纲这次水下考古活动主角的,是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制的两套机器人设备:一套是“金鱼”系列轻小型水下机器人;另一套是“CR-02”6 000米自治水下机器人。之所以出动水下机器人,是因为事先已探明,古建筑遗迹位于水下70米左右,而潜水员的一般潜水深度在60米。

“金鱼”系列机器人形体小巧,能在水下环境或狭小的空间做前进、后退、平移、垂直下潜和水平转弯等高难动作,工作人员只需在陆上操纵即可。由于采用了先进的CCD水下摄像机和合理光谱的照明灯,在水下100米深处仍能得到清晰的图像,且图像上叠加有文字说明的参数,如年、月、日、时间、深度和方位角等,看起来非常直观。但是它没有机械手,也不具备探测功能,只能起到观察作用,故需另一种机器人与之配合,协同作战。

“CR-02”6 000米自治水下机器人的外形酷似鱼雷。它能紧贴湖底运作,全面负责远距离考察抚仙湖附近水域的地形地貌。它与“金鱼”一大一小,一远一近,相辅相承,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用声呐探测水深和方位

对目标的探测,在陆上可以依靠雷达,它利用电磁波遇到物体会反射回来的“回声定位”原理,可以探测远处的物体。但是电磁波在水中跟空气中大不一样,它的能量很快会被水吸收,而无法进行远距离传播。于是,研究人员把目光转向声学方法,发现水对声波的吸收很小,声波在水中可以传得很远。这样,声呐很快便成为水中探测目标、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所以,声呐又称“声波雷达”。

按照工作方式的不同,声呐可分为主动声呐和被动声纳两类。前者本身能发射声波,当声波遇到物体便反射回来,再经过声电转换和放大处理,最后显示在荧光屏上。根据声波发射的方向、往返的时间就可以计算出被测物体的方位和距离。被动声呐本身不能发射声波,只能接收别的物体在水中发出的声波。这次考古采用的是主动声呐。声呐技术除可用于水下考古外,更多的还是应用在军事、通讯、勘探和渔业等领域。

靠放射性测定确定建筑物年代

经放射性碳元素测定,抚仙湖水下古建筑的年代,最晚距今1 750年(±100年),属我国东汉时期。这个数据是怎样测定的呢?要了解其中的奥秘,还得从物理学中的热释光现象说起。

热释光现象早在1663年时就被发现。那年冬天,英国的一位贵族围炉取暖,把戴有钻石戒指的手伸近炉火。他突然发现,原先是微黄色的钻石,竟渐渐变成美丽的蓝色。他感到十分愕然,以为这是一枚“魔戒”。直到300多年后,人们才揭开“魔戒”之谜:原来,钻石受热变色,是固体物质的一种物理发光现象,科学上称为热释光。

实验发现,陶瓷、钻石、贝壳之类,一般都含有微量天然放射性元素铀、钍和钾40,它们都能产生α、β和γ射线。其中所含的石英、长石晶体等受到射线的辐射时,某些电子就会发生跃迁,最后掉进那些由不完整晶格所造成的“陷阱”中去。“陷阱”越深,电子在里面居留的时间就越长,有时可达百万年以上。其后,当陶瓷、钻石、贝壳等再受热时,“陷阱”内的电子获得足够的能量,就会从“陷阱”中逃逸出来,遇上一些特殊的杂原子与其复合,就会释放出能量(光子),从而形成热释光。只需测定这种热释光的大小,就能推算出它积累了多少岁月,也就知道它存在了多少年。

抚仙湖水下考古工作者们,正是依据对水下建筑里的填充物——螺壳的放射性测定,才大致弄清了这座水下古建筑的构成年代。

猜你喜欢
热释光抚仙湖声呐
探索大洋的“千里眼”——声呐
抚仙湖,万顷平湖一鉴清
一种便携式侧扫声呐舷侧支架的设计及实现
石英热释光年代测定中测量条件优化研究
抚仙湖恋歌
声呐
走进抚仙湖
云南省抚仙湖流域水权制度建设研究
耀州窑瓷器的热释光特性研究及年代测定
日本南海海槽IODP C0004C岩芯样品热释光信号特征及其对古气候变化的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