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登翰
西方以诗写史,气势恢宏的希腊史诗奠立了西方诗歌的叙事传统;而东方以诗抒情,以诗经为代表的含蓄、委婉的吟咏,展现了东方诗学的抒情特征。虽然这种区分不能绝对,西方也抒情,东方也叙事,但东西方不同的诗歌美学却显而易见。以抒情为正宗的东方诗歌,总是在人类情感最深切微妙之处歌唱,力求以典丽、精雅的语言,从意境的描绘到意象的呈现,表达人类情感的幽微、复杂、繁富和多样的美。因此,较之西方,东方诗歌相对比较简短。中国很早就有小诗的传统,诗经以降的四言诗和唐代达至高峰的五、七言绝句,四句,仅二十或二十八个字,也叙事,也言志,但都融入在抒情之中,表现出人类内心多少丰富、繁丽而又曲折、委婉的感情。这是小诗的典范。五四新诗初期,出现了以冰心、宗白华为代表的小诗运动,虽然在形制上曾经受过印度泰戈尔和日本短歌或俳句的影响,但在精神上,是传承和发扬了中国小诗的传统。小诗虽小,但在中国的新诗史上,流脉不断,每时期都有堪称优秀的作品出现,丰富了中国新诗的艺术积累和宝贵传统。
近年来,海外华文诗坛掀起了一股新的小诗浪潮。与中国新诗本来就有密切血缘关系的海外华文诗歌,近年对于小诗的情有独钟,其执着追求与艺术成就,甚于国内。其中以东南亚华文诗坛,特别是泰华诗坛最为活跃。据说泰华文坛热心小诗创作者,不下五六十人。仅近日泰华作协编选的《泰华小诗选》,就收三十四位作者的204首小诗。略为夸张一点可说,在泰华,凡作文者少有不写诗,凡作诗者皆有小诗行世。
收在这里的“小诗磨坊”十位泰华作者和一位长期在泰国主编“世界日报”副刊的台湾诗人,是泰华小诗运动的发起者和最早参与者。他们以小诗为目标,以字斟句“磨”为象征,集结成“坊”,互相砥励,相约每年各拿出数十首作品,结集出版,以造成风气,回馈社会和时代。从最初的7+1(即七个泰华诗人加一旅泰的台湾诗人)到现在的10+1,已经出版了六集作品。仅这六个集子,作品数量已超过千首。如果再加上其他泰华诗人,泰华小诗的繁盛气势,可见一斑。
小诗的“小”,本来只是个概略的说法,或十行或八行,甚至十几二十行,都可称“小”,不像传统的绝句或日本的俳句,有固定的行数和字数。但“小诗磨坊”的同人却自制“镣铐”,规定必在六行以内——这可能和泰华小诗风潮的推动者林焕彰在其主编的“世界日报”副刊的报眼上,首发六行小诗有关,由此约定俗成,成为制式。六行写天地,这是戴着“镣铐”的跳舞;然而对于善舞者,“镣铐”并未成为滞碍,却成为特色。“六行”的天地有多宽,唯善舞者自己知道。它“宽”可达及整个世界,“细”能进入幽秘的内心。小诗的容量,实在并非一个简单的“行数”可以估量。
其实,诗的长与短,并不决定诗的“大”或“小”。百来行的长诗,只写一点微末的小事,这样的诗可能很轻很轻;而五、六行的短诗,可能触及人生、社会、时代的某些重大问题,这样的诗很重很重。试读林焕彰的《睡与醒》:
不是我爱戴面具
一颗石头,一张脸
你不一定了解我的心
睡或醒,只希望
我的心情始终如一
我,该有我自己的一张脸
这是作者为朋友画展题写的一组诗中的第一首。画中的主角是一块石头,但每幅画——其主角无论是翔于浅底的鱼,飞于高空的禽,还是长有六只脚的昆虫,所有生命在规避人类的大逃亡、大迁徙中,都戴一副面具。面具遮蔽了真相,这是画家对现世的讽喻;但为这一系列面具题诗的作者,则希望有自己的一张脸,来解读被遮蔽的生命。脸本来就是自己的,但“有我自己的一张脸”则需要吁请,诗人内心的无奈和真实的诉求构成的诗的反讽力量,便显得格外深刻。遮蔽和去遮蔽,诗的主题似很浅白,但掩卷深思,非同一般,其中对自然、生命、社会的反思和批判,深刻地潜隐在语言的浅白表层和意象的荒诞后面。林焕彰的这一辑诗,有两个主题,一是对人类不公不义、无视自然与生命的批判;二是回到生命元初和心灵原乡的追求,对于祖灵、圣哲的敬崇,和对于佛教国家“从心发现”、“佛即吾心”的向往。他脱去了以往诗歌较多现实感性的外衣,走向抽象的理性探寻。这些作品再一次证明,诗人的心有多大,诗就能有多大,诗人的视野有多宽,诗就能有多宽,既使只有六行。
有着近半世纪诗龄的岭南人,是“小诗磨坊”中的最长者。虽然他多从现实取材,但他丰富的人生经历,常常是他诗歌潜在的背景和情感。无论是献给母亲的“摇椅”,还是感慨“含泪不说”的“婚姻”,也无论是咏叹被岁月压扁而一天比一天瘦的“日历”,还是缅怀流入历史的一条“河”,诗人亲近的历史和人生,总是无言地支撑这些作品,使亲情、人情、爱情以及社会变迁诱发的诗意,成为诗歌最感人的力量。且读这首《寄父亲在天之灵》的“离”:
叮——叮
苍老的双层电车
缓缓开出岁月苍苍的车站
回首,父亲还站在窗外
含泪,望着我
走出他的视线——
双层电车己走出历史的苍苍岁月,而送别儿子的父亲——即使己经魂归天国,依然还含泪望着永远走不出“他的视线”的儿子。双层电车的真实意象,和既真又虚的父亲的形象,两相映照,强化了父子之间超越历史和超越生死的深挚情缘。诗的语言不多,仿佛只有记事,些许的细节(电车开出车站、父亲望着窗外的儿子)也十分干净,但渗透在事件细节里的感情,却是再多语言也难以尽诉的。以“象”喻情,这是所谓的“不言之言”,岭南人的许多作品都有这个特点。他的语言带有某种叙述性,但不是叙事。他揭示生活的典型细节,点到为止,让细节本身蕴藉的诗意,构成诗的主体,由读者自己去想象和体味。言不尽而意无穷,诗人看似信手拈来的随意的句子,其背后漫长人生的经历和感悟,字字句句凝血含泪,不是轻易就能获得的。
同时写小说、散文、评论,而且还是泰华文坛活动家的曾心,诗是他的新爱。据说“小诗磨坊”的匾额,就悬挂在他家花园里的一座凉亭上。朋友聚会或讨论诗歌,常常就在这座凉亭里。参与发起“小诗磨坊”的曾心,本就是“磨坊”的中坚,如今更是“坊主”,起着实质的领导作用。相比说来,曾心的诗更关注当下的现实人生,充满着鲜明的社会批判意识,是新诗写实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例如这首《钓鱼》:
提着钓鱼杆
走进股票市
钓到小的
失去大的
钓到鬓发皆白
篓子的鱼都到哪儿去了
股市是现代都市社会典型的表征,也是金融大鳄对普通市民的一种“钓鱼”。诗题名为《钓鱼》,实际上想去钓鱼的人成为被钓的对象。名与实的这种吊诡,正是诗人所要揭露的现实。强烈的爱憎感情,使曾心的诗有着鲜明的社会批判倾向。《晨鸡》、《金鱼的叹息》等等,都在表现都市的现实中,寓寄着对都市的愤懑和不平。在这意义上,说曾心是都市批判者,并不为过。当然,诗人是多侧面的,曾心同样也有着乐现的、睿智的、抒情的另一面。作为华文诗人,他对故国原乡割舍不断的殷殷情怀,使他许多作品关注海外华人的生存境况和情感状态。《那棵椰树》中对叶落归根的爷爷的思念,《粽子魂》里对华夏子孙心灵的汩罗江的描绘,仍至《我见陶渊明》中相对两无言的心灵牵挂……故国原乡的文化情结,是曾心源源不绝的创作源泉之一。
和曾心一样,博夫也十分关注现实人生。2011年,泰国大水,不仅淹没大片农田,还几欲淹入曼谷内城。“小诗磨坊”的同人都有诗记其事,表现出诗人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面对同一吟咏对象,每个人的关注点不同,表现的风格也迥异。博夫的表达最直切,写的也最多。收入本辑的四首,《舟车》写灾难之袭来:街道成了河流,汽车成了舸舟;《洪灾》表达一种呼唤:大禹快来,让南国的天空再现蔚蓝;《影集》则从诗友一摞影集毁于洪水而呼吁拿起相机,记下父老乡亲抗灾的事迹;而《当铺》则寄托一种祈愿:
多么想重回罗斛国时代
当掉浸泡在洪水中的良田
当掉关不住疾风的那扇柴门
当回一钵米粥和舟渡
当回真真切切挂在脸上的微笑
当回傍晚的犬吠黎明的鸡鸣
博夫表现其他题材的作品,大致保持这种风格,虽然婉转,但都带着鲜明的写实倾向。
六行小诗有限的容量,和无所不达、无界弗至的丰富内容,形成一种矛盾,既是对诗人的挑战,也提供诗人创造的机会。每个诗人都有破解这一难题的妙招,今石的做法是让紧缩的语言拉大诗句与诗句之间的想象空间,上下诗句不仅只是逻辑关系,还有联想的关系,让读者参与到诗的创作中来。如这首《贝壳》:
最终
让血肉回归
心回归
妈妈
我还想再听你那首
摇篮曲
诗从“最终”开始,“最终”之前发生什么都己省略。从“血肉回归”到“心回归”,是一次跳跃;而从上阙写“贝壳”到下阙写“妈妈”,又是一次大跨度的跳跃。每行诗句之间,同样都需要读者用自己的想象来补充,整首诗就在作者和读者的共同想象中丰盈起来。这样的手法虽然许多人都用,但今石用得最多,似乎也最得心应手,从而形成了今石诗歌的特殊风格。今石的诗耐读,这是原因之一。他用字极为检省,内涵极为深广。我想再举他的《海》为例,总共只十个字,却包含了多少内容:
怒眼
柔眼
对天对地
忬情
以人写海,又以海喻人,倡言敢爱敢恨敢怒敢言,不仅是海的性格的描写,更是作者对理想人格的呼唤。今石有许多诗可作为精品研读,限于篇幅,这里无法细述。
在风格上,莫凡和今石有许多相近之处。他同样惯以俭省的语言,在诗句跳跃的联想中扩大、深化诗的内容。只不过今石更重理趣,莫凡更重情趣。诗人对美的发现,往往是他对生活情趣的发现。当他把日出比作大地怀孕,而观日者在晨雾下等待分娩,或者把风中垂柳比作守在窗外的女子撒娇,读者无不会心一笑,生活也由此轻松起来。然而诗人并非一味轻松,他的许多诗也表现生活的沉重和现实的无奈,但却在情趣的调侃中予以化解,使他的诗带有几分幽默。如这首《剃胡子》:
已学会了正规,在镜子面前
每次的重复,都是必修的主题
莫非了悟,都在凡情的背后
知觉冬眠之时我
剃新了日子
剃老了岁月
“莫非了悟”一句,嵌入了莫凡的名字,“情”之后才“悟”,是自嘲;连知觉都已冬眠,新日子和老岁月又有什么差别?而日子新了岁月老了的“新”“老”,对峙,更显得生命带有几分自嘲的无奈和必然。人生恬淡就好,有了这种心态,就是对自嘲和无奈消解。
苦觉也有这种自嘲。如《悟》:
人家吃熊掌时吃到了钻石
我吃地瓜时却吃出了沙子
转过脸去
让阳光打
辣辣的肿
为黑夜照明
诗里潜隐的是一股不平之气,更是一种坚韧之志,这是来自底层人生的感受和性格。自嘲和讽世,一直是苦觉诗歌入世的两个侧面,透过巧思和佻达的语言,不露声色却又入木三分地针砭现实。“小诗磨坊”的作者有个约定,每首诗的后面写几句话,作为“诗外”的说明。这些文字弄不好会成画蛇添足,但读苦觉的“诗外”,却别有韵味。作者把它当作几十字的小散文精心来写,展示的是与诗相关却又别样的世界。不妨援引一例:《心经——情人节有感》的“诗外”写道:“我把一块鹅卵石涂上红色,当成红豆送给女友,她死活不肯收下。后来,我才知道,她不喜欢永远不烂不坏的感情。”入骨的讽刺与诗异曲同工。
杨玲是“小诗磨坊”7+1时期唯一的女诗人,因此,7+1似乎也可读做七个男诗人和一个女诗人。女人的心事和感伤,常常浮现在她的诗中;女性的入微观察和细腻感受,成为她诗的特点。梦是她诗的常客,寂寞是她欲说还休的主题。或许因为有期待才有遗憾,或许因为有遗憾才期待更殷;她温婉,也热烈;有小女人的较真,也有大男人的洒脱。虽然感慨人生列车的一次误点便永远迟到,但激情依然沸腾。如《港湾》:
东海升起一团熊熊烈火
世界燃烧着
我沸腾着
在一片柔情水域中
我筑座温馨的港湾
让一艘归航的船停泊
晓云、蛋蛋和晶莹是“小诗磨坊”的新加盟者,泰华小诗写作阵容的扩大,由此可见。三人的诗各有擅长和特点。晓云的整辑诗,大半都写爱情,这是女诗人的专利。不知是正在享受岁月的青春,还是回望青春的岁月,她对爱情充满自信,因而甜蜜、圆满。如《梦圆》所倾诉的:
八月桂香的回忆
酩酊一夜春心
临风的情思
等待最后的归期
将梦
圆在中秋之夜
蛋蛋也写爱情(当然她不止写爱情),但她的爱情里多一点苦涩,感性中融几分理性。对虚假的憎恶,已不止于爱情,而及于整个人生。如《假装》:
假装我是一尾鱼
假装你是我的海
假装你穿透我的心收留我的泪
一抹阳光扫过
假装看见了我的假装
人生都戴面具,无论是你,无论是我;但当阳光把面具拿下,让“假装”看见“假装”,谁知道会是尴尬还是痛快?蛋蛋的语言平白干净,但偶尔也会运用这样的语言吊诡,来深化诗的理性内涵。
在语言的运用上功力最为深厚者,我推崇晶莹。晶莹的诗,无论语言的力度还是诗思的深度,都达到较高水平。六行小诗本己够短,但他常有三行、四行之作;而三行、四行所包含的内容,有时数十行也难以说清。如这首三行小诗《那方》:
因恋漂泊,
才开始孤寂
自此那方 遥远
语言极俭省,而诗的密度极大,诗行之间的联想跳跃,让这三行诗互为因果,变得十分“结实”。诗人的语言功夫,不单单只是遣词造句,更深地得益于他对自然、历史、社会、人生的观察、体认和思考。只有深刻、慎密的观察与思考,才可能转化为准确、精粹的语言表达。作小诗者,没有这种深入思考的诗外功夫和锤炼语言的诗内努力,是难有所成的。
小诗大世界,这句话的意思,一方面是小诗虽小,仍然可以表现大的世界;另一方面是,小诗作者的内心,应有一个大世界,唯此,才能让小诗博大起来、深刻起来。陆游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首先是“诗外”,即观察、体认、思考世界;但“诗外”的功夫还必须通过“诗内”的努力才能实现。风格是人,每个诗人都有自己认识世界和把握世界的方式,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和诗歌风格。关键是诗人怎样去找到这个“自己”:认识自我、创造自我和表现自我,这是“诗外”和“诗内”功夫的辩证统一。“小诗磨坊”为我们展开了一个小诗的大世界,此中的成绩值得庆贺,此中的经验更值得我们重视。
2012年5月于厦门
(责任编辑:黄洁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