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韩三国投资协议修成正果彰显成效尚需时日
5月13日,第五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在北京举行,中、日、韩三国领导人同意年内正式启动中日韩自贸区谈判,中国倡议在中国山东建设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先行区。
这次会议最大的成果是三国签署了《关于促进、便利和保护投资的协定》,这是三国签署的首个投资协议。中日韩投资协定谈判自2007年启动以来,历时5年,先后进行了13轮正式谈判和数次非正式磋商。
据俄罗斯《独立报》的文章报道,俄罗斯科学院远东所的瓦列里·基斯塔诺夫指出:“事实上,会议意味着向打造东亚新经济联盟迈出了一步。该联盟将与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相抗衡。”
日本《每日新闻》的文章称,三国合作有利可图,三国最需要做的,恰恰是努力孕育处于萌芽状态的合作机制。日中韩的协调和合作并非简单。在此次领导人会议上,也出现了各自意图的微妙分歧露出苗头的场景。可以期待三国通过强调整体利益,产生相对缩小个别摩擦的效果。
韩联社的文章认为,有关朝鲜问题的条款缺失,凸显日韩同中国在如何对待平壤的问题上存在分歧。北京是朝鲜最重要的盟友,它为朝鲜提供援助和外交支持。北京一直不愿公开批评朝鲜。
主持者言:这是一个划时代的协定,三边协议对提升三国投资往来具有重要作用。
中日韩三国探求建立自由贸易区之路,已经走了很久。2004年,中韩之间建立自由贸易区的非官方可行性研究就已经启动。2010年,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联合研究小组也在韩国首尔举行了第一次会议,但期间三国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进展甚微。
目前,中日韩终于签订了投资协议,自贸区的建立不仅意味着“零关税”的到来,还意味着市场的扩大以及竞争更加激烈。比如,对高科技领域而言,这种竞争将变得更加明显,因为日韩在电子产品领域,技术水平明显比中国先进。但从整体和长远来看,竞争将加快技术研发的速度与资金的投入,有利于中国高科技产业发展。
必须一提的是,中日韩虽然签订了投资协议,并不代表三国之间可以马上进行自由投资,三边投资协定还需要在三国完成法律程序,自由贸易协议虽然有着坚实的基础,但因中日韩自贸区尚未启动,其具体形式、选址和建设安排均未公布,预计至少需要5年的时间自贸区方能成型。此外,中日韩自贸区的谈判仍面临许多障碍,这也将影响资本市场的走向。另外,关于中日韩三国货物贸易协议和服务协议没有任何进展。货物贸易协议和服务协议是自由贸易区更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两个协议什么时候能够签署,还不得而知。因此,中日韩自贸区能够真正奏效还需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第四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闭幕美国放宽出口管制有待观察
5月4日,第四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闭幕,合作成为中美关系的决定性特征。本轮对话达成了67项互利共赢成果。美方承诺,在出口管制体系改革过程中,充分考虑中方提出给予公平待遇的要求,努力促进民用高技术对华民用最终用户和民用最终用途的出口。
《华尔街日报》报道称,中美两国深入探讨了深化经济改革问题,中国愿意与美国就经济方面的分歧进行谈判。作为中国对美主要诉求之一,放宽高科技出口管制也被寄予厚望。美方同意考虑放宽民用及高科技技术对华出口限制。双方将共同努力营造促进和扩大双边民用高科技贸易的有利环境。
美国《商业内幕者》的评论将美国在对华高技术产品出口问题上的表态,称为“美国适时作出的一项正确选择”,认为美国不能再错失和中国深化合作的机会了。评论称,“严管对华出口损人不利己”,美国的全球“领导力”在一天一天地下滑,而中国的实力在增强,中国的技术能力也不会因为美国的“封锁”而停滞不前。
《日本经济新闻》称,美国在对华高技术产品出口上的政策与几年前相比,已经有了很大不同。美国越来越多对于中国的要求进行积极的回应,“中国希望美国放宽对华高技术出口的限制,美国就表示愿意向中国出口更多高技术产品”。
CNN认为,中美对话的成功关键在于“美国将一些漂亮的话转变成实实在在的行动能力有多大”,并担心中美关系中随时可能出现的变数会让双方的承诺成为一纸空谈。
主持者言:出口管制一直是中美关系的焦点议题。对于放宽出口管制,此次中美对话并无具体的时间表,指望美国立即放开对华高科技产品出口几无可能,在中美谈判时美国虽然松口,但在实际执行中却往往束之高阁。
美国对华高科技出口管制由来已久。近年来,美国不仅没有放松管制,还加大了对华出口管制力度。特别是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对中国出口管制有所收紧,使中美经济关系再添变数。到目前为止,美国的受管制产品,原来禁止对华出口的仍然禁止,原来需凭许可证对华出口的仍然需要许可证,没有任何实质性改变。另外,为防止发展中国家低成本复制、模仿或吸收技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就开始将知识产权保护纳入其国家战略。4月30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2012年“特别301报告”,该报告继续将中国列入知识产权保护重点观察名单。
可见,美国不会轻易输出本国高科技技术,即使输出,也是低端技术,美国出口管制政策在短时期内不会有实质性改变。
美国未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但仍呼吁人民币进一步升值
《华尔街日报》5月27日报道,虽然美国财政部承认自2010年6月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已经升值了8%,但该部门仍说中国应该做得更多。美国财政部在递交美国国会的半年度货币汇率政策报告中说:“现有的证据表明,人民币仍被大幅低估,我们相信,人民币对美元及其他主要货币进一步升值是必要的。”报道指出,美国国会要求奥巴马政府在报告中将中国列为货币操纵国,但白宫迄今没有这样做。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米特·罗姆尼宣称如果自己当选美国总统,第一天就要给中国贴上“货币操纵国”的标签。报道指出,美国财政部的报告反映了奥巴马政府所面临的两难境地,这一决定可能会影响到因中国竞争而失去就业岗位的俄亥俄等摇摆州,但如果将中国列为操纵国,则可能会阻碍其货币自由化的努力。
彭博新闻社援引东京三菱银行驻纽约首席财政经济学家克里斯·拉普基的电子邮件说:“鉴于欧洲衰退已开始使中国经济增长放慢,现在不是破坏与美国一大重要贸易伙伴之间关系的时候。”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尼古拉斯·拉迪说,美国财政部的报告对中国的批评过度了。“财政部没有对中国已经实现的升值和其全球对外不平衡的大幅减少给予更多肯定,这是个错误,”“他们不应该盯住‘大幅被低估的字眼不放。”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负责人李侃如说,中国的货币“正在日益接近均衡价格”。“美国财政部也认识到了这一点,只不过在政治上不能正式承认。因此他们说中国还需要继续向前走。而他们也需要再向前走一点”。
主持者言:美国财政部在半年一度的报告里面没有把中国作为人民币汇率操纵国,实属意料之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近年来人民币汇率已经明显升值,汇率已经不存在明显低估的状况。其次,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4月16日,汇率波幅已经从之前的0.5%扩大到1%,改革的力度还是比较大的。第三,从实际的市场汇率的走向来看,现在人民币汇率无论是即期汇率还是远期汇率,双向波动的趋势都十分明显。第四,从今年的第四次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来看,人民币汇率已经不是中美对话和中美经贸关系中最重要的一个议题。
据统计,自2005年3月到今年3月,人民币对美元名义汇率升值23.5%,实际汇率升值32.2%。单边升值的后果是,除了巨额的外汇储备损失外,出口受到重创至今没恢复迹象,企业逐渐丧失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势被迫加快转型,长期单边升值带来的无风险套利机会更是吸引大量热钱流入,在推高价格增加生活成本的同时,也加大了经济运行风险。
表面上来看,人民币是中美贸易失衡的因素之一,更深层次看,这何尝不是美国刻意为之?三十余年中美贸易的结果是,中国成为低端制造工厂,成为外资在国际市场赚取巨额利润的廉价劳动力市场和低端工厂。更深层次看,这既是美国转移产业和资本的战略图谋,更是美元霸权下的必然结果。
从贸易战的层面看,“汇率操纵国”只是众多标签中的一个标签,化解的策略是还之以标签,各找对各自有利的筹码,并增强跨国谈判能力和舆论造势能力;从汇率调整的层面讲,要逐步完善汇率形成机制,改变单边升值趋势,增强透明度,提高汇率浮动区间,增强汇率弹性;从解决中美贸易失衡的层面看,除了上述手段外,还需调整产业结构,增强产业实力和议价筹码,并通过谈判促使美国降低贸易壁垒,放行更多高科技产品等的出口。
万达收购AMC欲夺进口大片发行资格
5月21日,大连万达集团宣布以26亿美元收购美国第二大影院连锁公司AMC,这是中国公司进入美国最大的动作。
《华尔街日报》的文章称,由于缺少明显的协力优势,万达只是想学习AMC的经营手段,并为能增加观众的创新手段获得成功下赌注。但万达本可以花费更少获得经营手段—例如通过聘请影院主管或收购小公司。
报道指出,万达收购AMC之时,中国高层正在全面加强对电影、动漫和其他流行文化主题的重视。这种重视是为了提升中国的软实力,使中国也拥有美国通过风靡世界的好莱坞电影所享有的那种影响力。
据英国《本周》杂志网站报道,这次收购是中国和好莱坞关系越来越密切的最新举动。万达是私营企业。中国把电影和其他娱乐看成在海外传播中国具有影响力的手段,万达进入美国是国家尝试的一部分。
美国《外交政策》双月刊网站称,某些观察家担心AMC这样的美国媒体发行商归中国所有会有什么含义,并猜测它会被用作中国政府推动国际软实力的渠道。
主持者言:万达收购美国第二大院线AMC公司成为世界第一大院线公司,是中国文化产业向世界进军一件大事。借助院线打下头阵,可为万达日后全产业链的海外拓展铺路。AMC并购案或将发挥更大的杠杆作用,其战略意义远大于并购本身。另外,此举可能为其他中国投资者获得美国优质娱乐资产提供样板。
对抱有“输出文化”宏愿的万达集团而言,并购AMC只是开始。并购后,万达将占有全球行业10%左右的市场份额,企业规模和市场影响力也将大幅提升。特别是在IMAX(电影放映系统)和3D屏幕数量上具有优势,有利于在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
事实上,中国影片走向世界已是大趋势,进入美国市场也是必然。无论中国内地还是欧美,电影与资本势力结合,走产业化发展的路线,都是先从院线放映环节开始的。中国对电影产业的政策管制较严,万达此次大手笔高调收购AMC,是在释放一个信号,即万达已经实现跨国经营,希望拥有进口大片的发行资格。
但这桩收购案是否成功,是水土不服还是大展宏图,还需至少两年时间的考验。
中菲对峙菲律宾经济受损
从5月16日12时起,中国南海大部分海域将进入为期两个半月的伏季休渔期,黄岩岛海域也属于此次休渔制度的控制范围。期间,中国渔政和海监船将继续进行巡逻和执法活动。对于黄岩岛当前事态,中方重申将致力于通过外交协商解决。
英国《金融时报》的文章称,菲律宾商界呼吁,尽快解决菲中舰船在南中国海已延续一个多月的对峙,警告持续政治僵局可能损害菲律宾旅游业,并使该国失去成千上万与出口相关的就业岗位。有迹象显示,这场对抗正开始产生经济影响。
菲律宾香蕉种植商和出口商协会警告称,如果该行业的第二大出口市场中国停止进口菲律宾香蕉,可能会有多达20万蕉农和配套服务工人失去生计。
菲律宾《马尼拉公报》报道,中国已经拒绝150个集装箱的香蕉进入自己的市场,称这些香蕉“有虫子”。这些香蕉很多已经被销毁,迄今为止已经让菲出口商损失了76万美元。菲律宾否认香蕉有虫害,总统阿基诺还邀请中国贸易代表团前往该国,在香蕉出口之前对其进行检查。到菲律宾的中国游客人数也骤减,使得中国一家主要航空公司将飞往马尼拉的航班从每天两班减少到一班。
《纽约时报》指出,菲律宾经济依赖中国,在争端中是弱势一方。兰德公司政治学副研究员斯科特·哈罗德表示,就贸易来说,中国在争端中占上风。
主持者言:中国是菲律宾第三大贸易伙伴。由于参与了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菲律宾对华贸易保持高速增长。数据显示,2011年,中菲双边贸易总额为322.5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6.2%。其中,菲律宾的香蕉在去年占中国进口香蕉总量的84.75%。由于金融危机,全球市场萎缩,但中国市场仍旧保持旺盛的需求。菲律宾把握住了这个时机,加大了对中国的水果出口。如果失去中国市场,菲律宾香蕉产业将经受重创。
旅游业是菲律宾外汇收入重要来源之一。目前,中国是菲律宾外国游客的第四大客源地统计显示,中方暂停赴菲旅游,将会对菲律宾的旅游业造成上千万美元的损失。
这只是冰山一角。事实上,中国自菲律宾进口的主要产品为机电产品、高新产品及镍矿砂等,所有的这些项目,都可能受到影响。比如,菲律宾2010年即已成为全球第三大镍矿出产国,大多数镍都出口至中国,这表明中国市场对菲律宾至关重要。而另一方面,目前菲律宾对华出口产品多具有可替代性,对中国影响不大。
西方媒体:中国经济稳增长迫在眉睫
《纽约时报》5月26日称,中国经济继续扩张,但建筑工人开始大批失业,零售增长率上月也降至3年多来的最低水平。固定资产投资今年的增速也是自2001年以来最低的。最突出的特点是,这次经济放缓不仅影响沿海省份,而且波及内陆。
《华盛顿邮报》指出,中国去年成为城市化国家后,向城市移民的速度降至每年500万人。这意味着著名的“劳动力盈余”不久就将耗尽。由于独生子女政策,没多少中国人可以接替退休者。从某些方面看,中国的“军火库”仍有大量“弹药”。央行可以降息,政府可以花钱,但“火力”也有限。
加拿大《环球邮报》则引述北京大学教授迈克尔·佩蒂斯的话说,沿着这个增长模式走的所有国家最终都陷入了债务危机。这种模式上世纪50年代在苏联、60-70年代在巴西、80年代在日本产生过效果,但所有这些繁荣最终都以危机或经济停滞收场。中国将是下一个,佩蒂斯说:“只要四五年就会发生严重债务问题。”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5月26日报道,关于今后几年中国的经济前景,至少有三个学派。第一个学派认为前进的道路上不会有什么危险。中国一直在迅速扩张,不断超越预测,暂时也将继续如此。第二个学派认为,中国的不平衡可能将它压倒。对于一个依赖经济增长的政府来说,遏制经济减缓所带来的失望情绪会很难。
而第三种观点是中国的确面临重大问题,但这些问题并不是它无法处理的。中国的投资常常不明智,这给开发商、储户和纳税人带来了损失。然而,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金融体系更能经受住这些损失。其资金配置也许效率低下,但相当稳定。实际上,造成效率低下的某些原因也使它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
主持者言:进入5月以来,内外需疲软态势进一步显现。为防范经济增速进一步下滑风险,5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当前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要把稳增长放到更重要位置。从会议内容可以看出,政府将启动新一轮的经济刺激政策。但这些刺激政策将与2008年不同,重点放在三个方面。
一是建立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如把经济政策真正落实到民生上,及让房地产市场实现由投资为主导的市场向以消费为主导的市场真正转型。这应该是一个短期、中长期结合的政策。二是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结构性减税政策就是通过对现行不合理的税收政策的调整,以便减轻居民与企业的税收负担。当前国内严重的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与税收结构不合理有关。结构性减税不仅在于减轻居民税收负担,更为重要的是如何来让现有税收政策更有利于平衡收入分配的关系。三是扩大投资将成为新一轮稳增长的主力,推进“十二五”规划重大项目,启动包括铁路、节能环保、农村和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等。
总之,当前稳增长的经济刺激政策与以往有很大不同,重点放在实体经济发展上,通过实体经济发展来拉动经济增长,来调整产业结构及促进国内经济发展战略转移。
希腊退出欧元区欧盟或遭重创
路透社5月18报道,希腊若退出欧元区,可能使欧洲央行和欧元区蒙受上千亿计欧元的损失,并令德国及其伙伴国背上过高的资金负担。若希腊退出,将把欧洲推到深浅莫测的境地。其他欧元区国家可能由此背上沉重负担,这给他们留住希腊提供了强烈动机。
多数希腊民间债权人已经按第二轮1300亿欧元希腊纾困计划,大幅减计所持债券。据估计,欧洲央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其它欧元区国家持有希腊近2000亿欧元的债务。一旦希腊退出欧元区,欧元区其他国家还将继续付出更多代价,因为或许要被迫避免希腊彻底破产并防止事态向外蔓延。
欧洲央行本质上就是欧元区17国央行的一个合资机构,其自身拥有64亿欧元的缴入资本。欧元区各国央行组成的欧元体系则共计拥有860亿欧元的资本和储备。
《金融时报》报道称,希腊退出欧元区会带来严重的风险。危机蔓延的风险是显而易见的。更长期的风险则不那么容易看穿。如果身处困境的国家退出,那么欧元区就不是一个不可撤消的货币联盟,而是一个特别严格的固定汇率体系。如此一来将带来两个可怕的后果:人们会对欧元区的存续失去信心,单一货币的经济好处在很大程度上会消失。
这些风险威胁的不只是欧元区。作为一个整体,欧元区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且有着世界最大的银行体系。如果欧元区出现更大的动荡,将导致一场全球性危机,这是一种现实的风险。同样可怕的是,欧元区危机有可能对世界经济造成长期困扰。
要防范危机大规模蔓延,欧元区必须做出决定性回应。欧洲央行必须充当最后贷款人,提供无限额的贷款,填补因银行挤兑而出现的资金漏洞。必须以债券支持计划等外部措施和银行资本重组来抑制主权债务利率。最重要的是,必须更加致力于确保欧元区不会再有国家退出。这就需要建立更牢固形式的财政团结,那很可能是欧元区共同债券;必须抛弃如下想法:即欧元区国家可在核心成员国经济不扩张、通胀不走高的情况下,通过紧缩来恢复经济健康。
因此,希腊退出将使人们面临一个选择:要么采取重大举措建立更强大的联盟,要么在未来面对无穷无尽的危机。
主持者言:随着希腊政坛的变化,希腊退出欧元区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有学者认为,即使短期内希腊可以避免退出欧元区,但从长期看,希腊及更多的国家退出欧元区应该是大趋势,因为欧元区存在三大不可克服的矛盾。
第一个内在矛盾是欧元区内部的经济失衡问题。希腊、西班牙等国家的债务问题,与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有关,但其实是欧元带来的副产品。希腊等国家在加入欧元区之后贸易逆差逐渐扩大,因为这些国家相对于德国和法国来说,其经济竞争力都较差,贸易中处在不利地位。在使用统一货币之前,这些国家可以通过本币对德国马克贬值的方式来获得贸易上的相对平衡,但加入欧元区以后,这种贸易平衡机制就自动消失了。
由于德国和法国工业经济的强大竞争力,使其他国家的部分产业无法继续生存,这些国家必将出现产业空心化的现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会刺激各种极端政治势力兴起,尤其是极“左”思潮和民族主义。这些极端政治势力的兴起不仅对于欧元是严重的威胁,甚至会威胁到整个欧洲政治生态,最近的希腊议会选举及法国大选已经出现了某种苗头。
欧元区第二个难以克服的问题是各国的经济周期不同步,难以使用统一的货币政策。无论是西班牙还是希腊、意大利等国,在加入欧元区之后都出现过房地产泡沫,这是经济差异较大的国家在组建统一货币区时所付出的代价。
第三个内在矛盾是无法形成统一的财政。要化解上述贸易失衡及经济发展差异化问题,可以让德国采取转移支付的方式,将他们加入欧元区之后得到的好处补偿给希腊等经济欠发达的国家;或者采取措施让欧元区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趋同。这两种方法在理论上成立,但实践中都没有可行性。
从欧元诞生的历史看,政治家和经济学家们其实早已看到了上述问题的存在。在欧元诞生之初,就有人预言“没有统一财政欧元将来会遇到危机”,但政治家们希望通过危机来迫使欧元区各国达成财政统一的妥协。2011年底欧元区各国达成的“财政协议”,被看成是统一财政道路上的里程碑。但有观点认为,“财政协议”只是重新让各国承诺严格遵守财政纪律,没有涉及转移支付这个核心问题,因此,欧元注定不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