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慧娟 马建梅
古代玉器的鉴定,主要是从玉质、器形、纹饰和制作工艺这四个方面着手,通过目鉴或借助科学仪器鉴别玉器的真伪及其制作年代。
鉴定玉石的优劣,主要是从质地、色泽等几方面来观察。性柔滋润、细腻光滑、质地纯净、无石花杂质者为好,如俗称的“羊脂玉”。性暴发干,质粗无光,带石花或黑、黄或有脏者为差,俗称“千层板玉”。色泽方面,玉石颜色纯正,鲜艳漂亮者为好,如我们常说的白如膏脂、黄如蒸栗、赤如鸡冠、黑如墨光、绿如翠羽、蓝如靛沫、青如藓苔、紫如凝血等;反之,色斜污暗者为差。
鉴别古代玉器的年代是一件难度较大的工作,因为制作玉器所用的材料为矿物质,用化学或物理方法测试出的只是矿物质的生成年代而不是制作年代。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研究出真正有效可靠的科学仪器,来鉴定玉器雕琢的年代。另外,玉器艺术风格的形成、发展、衰亡并转化为另一种风格的过程是较为缓慢的。因为朝代的更替,并不意味着艺术风格的立即改变,因此,后一期的作品往往仍保留着前一期的风格。再者,仿古玉、赝品的制造历史长、方法多、技术高,以致许多伪品鱼目混珠,难辨真伪。
任何文物,在时代断定上都需经过归纳和类比。对玉器而言,所谓归纳,就是通过对时代明确的考古发掘出土的玉器,总结出各时代玉器的品种、器形、纹饰及工艺等特点,确定出各时代的标准器。所谓类比,就是我们在鉴定某件玉器的制作年代时,在玉质、器形、纹饰、工艺等方面同已知时代的标准器相比较,如果各方面都具备同一时代的特点,则可初步断定为同一时代作品。不过在断代的同时要注意辨伪,了解一些古玉作伪的方法。
鉴别古代玉器,应将各个时代“稳定期”的制品作为鉴定的重要依据,因为它具有某一时期的艺术风格和时代特征。就某件玉器而言,要鉴别出它的年代,整体观察很重要。从玉质、造型、纹饰、技法和沁色等方面,全面进行分析比较,注意细微,抓住主要特征。而出土玉器,则根据可靠的地层或古墓葬时代来断定其年代,这个年代只是玉器的下限,而墓主人有可能用前代的玉器作陪葬,这就需要根据玉器的特征来观察辨别。下面对历代玉器特点进行简要概括。
据考古资料显示,我国最早的玉器出土于距今8000年的兴隆洼文化,器形有块、斧、锛等。新石器时代玉器处于“孕育阶段”,因区域不同及文化内涵的差异,各文化圈的玉器在材质、器形、工艺等方面既有自身的特点,也存在着共性。玉材一般都是就近取材。玉器以片状为多,由于琢玉工具和技术的落后,器物大多厚薄不均匀,往往一边厚一边薄,平面磨得很平的极少,甚至留有开片时错位的痕迹及弧形的切割痕。器物的中部皆微微隆起,边缘较薄或有坡度,如圆形的器物不够圆等。穿孔多为两面对穿而成,由于工具和技术的问题,在孔的中部交接处会出现棱台。单面钻孔的外部直径大,越往里直径越小,孔不圆,似圆锥形,俗称马蹄孔。玉雕工艺由简到繁,器形有动物、琮、璧、斧、圭、璜、块、镯、管、珠等。在漫长的新石器时代里,玉器的雕琢技法不断进步,为商周玉器打下了基础(图1)。
商代由于青铜器的出现和应用,为玉器业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技术,使得玉器的种类增多,纹饰和造型更加丰富。同时,玉材的使用也更加广泛,有南阳玉、和田玉、岫岩玉、孔雀石、绿松石等。玉器以扁平片状、半浮雕者多,圆雕者少。直线多于弯线,粗线多于细线,阴线多于阳线。钻孔分单面钻和两面钻,两面对钻孔大小基本上没有差异,孔内已不见台痕或螺旋痕。纹饰方面,在一些片状玉器的边缘带有“凹”形凸齿装饰。这种装饰手法是商代玉器仅有的特点,此后这种纹饰很少见。人兽件的眼睛均为“臣”字形。器物上常装饰重环纹、几何纹、饕餮纹、云雷纹、龙纹等。商代后期在玉雕工艺上大量采用双阴线“勾撤”手法,采用“双钩阴线纹”,在并列的两条阴线之间似有阳线,非常独特。如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玉器品种之多、工艺之精令人赞叹,其中有一定数量玉器是新疆和田玉雕琢而成,开辟了以和田玉为主体的玉器工艺。另外,商代玉器开创“俏色工艺”之先河,巧用玉料的天然色差,表现动植物的形体特征(图2)。
西周玉器无论是数量还是在雕琢工艺上都超过了商代,但在形制和种类方面却没有大的突破,与商代玉器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玉器的用料丰富多彩,有和田玉、岫岩玉、玛瑙、绿松石、水晶、煤精、天河石、滑石等。早期玉器与商代晚期的相似,此后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西周玉器与商代玉器相比更加简洁夸张,但刀工没有商代的有力,过于规矩,显得有点呆板。弯线条增多,片雕器物多于圆雕,常见纹饰和商代差不多。雕琢工艺方面在继承商代玉器“双钩阴线纹”技艺的同时,独创“一面坡”粗线或细阴线镂刻的琢玉技艺,这种技法在鸟形玉刀和兽面纹玉饰上大放异彩。西周时期人物及动物“臣”字形眼的眼角或眼梢伸出长线卷勾(图3)。
西周玉器除保留商代传统玉器品种外,亦出现了一些创新品种,如玉组佩和专供死者埋葬用的缀玉面罩(俗称“玉覆面”)。玉组佩常以几件至几十件各类玉饰按一定方式组合起来佩挂,这一类组佩已成为当时帝王诸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装饰品(图4)。
春秋时期是我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变期,因战争不断,周王室权力削弱,礼崩乐坏,各诸侯国为了称霸,各自不断地进行改革,促进了经济、文化和手工业的发展。与此同时,玉器制造业也得到了蓬勃发展。春秋玉器一方面是延续了西周玉器的风格;另一方面一改西周时期的简洁风格,纹饰布局繁密,不留空白,多为退化的兽面纹、龙纹或隐起的勾云纹、几何纹等,善于应用隐去处理,增加了器物的立体感。玉器选料也更加广泛了,有和田玉、蓝田玉、南阳玉、密玉、酒泉玉等,另有玛瑙、绿松石、水晶、煤精、滑石等(图5)。
战国时期封建社会已形成,由于士大夫佩玉成风,所以各诸侯国竞相碾玉。随着铁工具的广泛应用,使得琢玉技术得到了飞跃性的发展,雕琢工艺更加精湛。此时期选材严格,大量使用和田玉,常见的有白玉、青玉和白中闪黄的玉等,温润而细腻。
和春秋玉器相比,战国玉器品种更加丰富,出现了很多新品种,如印、剑饰、灯、“S”形龙佩、出廓璧等。造型更加规整,无论是纹饰线条,还是器物造型与轮廓,均刚劲利落,无一拖泥带水。器物表面琢磨精细,且抛光极好。玉器的边缘有凸起的边线,且规矩见锋,用手触摸有扎手的感觉。在一件器物上往往布满了各式花纹,不留余地,但繁而不乱。装饰图案华丽繁缛,整齐密集,排列有序。大量地运用云雷纹、绳束纹、柿蒂纹、“山”字纹及龙纹,盛行谷纹、卧蚕纹、蒲纹、龙纹、蟠螭纹等。雕琢技艺中出现了游丝刻,即细阴刻线纹若隐若现,俗称“游丝毛雕”,为战国时期玉器断代的重要依据之一(图6)。
汉代玉器在战国玉器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并且逐渐摆脱了传统的束缚,在玉器制作上,一改纤巧繁细的作风,逐渐形成自己雄浑博大、自然豪放的艺术风格。圆雕和高浮雕作品大量出现,镂空技术更加普遍应用。出现了翁仲、刚卯、辟邪、韘形佩等新品种。由于盛行厚葬之风,葬玉大量使用,有玉衣、九窍玉、晗玉、握玉等。另外,玉璧上的谷纹,粒小而圆,排列稀疏。雕琢技艺上继续沿用战国时期的“游丝毛雕”刻法,很多器物上的阴刻细线,线条细若游丝,弯曲有度,构图极其准确,但若断若续,也称之为“跳刀”。常见在玉兽的身躯刻有阴线小圆圈,在一些玉兽、玉鸟的四肢或羽端处加饰一种阴线刻短平行线。再就是出现了著名的“汉八刀”,线条粗而挺拔,刀刀见锋,用寥寥数刀就可勾出蝉、瓮仲、猪的轮廓,形态质朴,神韵尽显,体现出当时精湛的雕刻技术(图7)。
六朝时期是一个战乱不断、社会动荡、南北分裂、朝代更换频繁的时期,也是承先启后,继汉开唐的重要转化时期。由于佛教盛行,使得佛教雕塑艺术达到了顶峰,而玉器制造业却受到了抑制和重创,由两汉的高峰跌至低谷。尤其是魏文帝于黄初三年(222年)明令禁止使用玉衣,禁止厚葬,使得丧葬玉在此时期大为减少。因此,这一时期考古发掘出土玉器或传世玉器的数量寥若晨星,玉器的数量和质量都无法和两汉玉器相媲美,精工者为数极少,而制作工艺仍保留有汉代遗风,为玉器发展史上的沉寂期。
虽说此时的玉器制作业比两汉时期明显萧条,但也有精品及创新品种出现,如玉蹀躞带、鲜卑头、耳杯、盏、尊等,还有云形玉佩、近似梯形玉佩等,这种造型的玉佩一直延续至隋唐时期。由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玉料比较紧俏,用玉石雕琢的器物也相对减少,取而代之的有滑石、琥珀、青金石等材料(图8)。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