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韩骂战背后的微博因素

2012-04-29 00:44王四新
人民论坛 2012年6期
关键词:方舟子精英用户

王四新

微博的发言机制、众多网民参与而形成的开放的生态系统、以及民众持续增长的但又没有其他渠道得以发泄的“参政议政”的热情,都可能使微博的控制,成为很长一段时间内的难题

如果没有互联网、没有微博,方舟子和韩寒的名誉权纠纷不仅可能会呈另一番完全不同的情景,而且很可能不会发生。

我之所以如此认为,除了因为方舟子和韩寒这两个人完全是互联网时代,尤其是微博时代的产物外,还有其他众多的原因。比如微博用户的激增使得原本可能是普通的民事纠纷,变成了公共事件;比如除了当事人的相互对攻外,成千成万的用户,尤其是爱憎分明的那些用户,在不经意间可能成了论战信息的传播者;比如,面对如此宏大的论战,网络服务提供商的复杂心态,即一方面希望此类事件能够越炒越大从而引来更多的用户,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担心非法有害信息近似失控的传播而可能产生的各种责任……

方舟子和韩寒的名誉权纠纷案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经由互联网,尤其是微博放大的事件。微博的发言机制、众多网民参与而形成的开放的生态系统、以及民众持续增长的但又没有其他渠道得以发泄的“参政议政”的热情,都可能使微博的控制,成为很长一段时间内的难题。而微博越难控制,就意味着它可能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微博拉平精英和平民间的差距

微博这么火,是有原因的:首先,微博这项网络服务和现代人的生活节奏非常合拍。现代人所处的快节奏生活需要一种相应的灵光乍现式的表达。在传统社会或互联网普及之前,能够产生一定影响的写作通常是精英们的活动,成功的写作者需要受过系统的教育,要有大块的时间,要有精心的构思和专业化的出版业的支持。现代人,特别是大城市里的许多人,生活节奏非常快,每天都有机会接触大量新鲜的人和事物,生活的场景经常处于变化之中,静下心来读大部头著作或精心构思一篇文章的机会越来越少。在这种情况下,微博这种“短小精悍”的写作方式便应运而生。

其次,微博既可以像写博客一样坐在电脑前用键盘和鼠标输入,也可以将要发送的内容通过联网的手机与“脖”友们分享。这等于丰富了人们表达的手段,提升了人们表达的能力,使得人们不仅可以在坐下来的时候表达,还可以在移动的过程中写作。这样,微博便使移动过程中处于“分割”状态的个体连接起来。如果以前坐在联网的电脑前你可以“无处不在”,现在只要有个联网的手机,便可以“无处不在”。只要你有心情,你想表达,你就可以在等人的时候、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将你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点点滴滴地记录下来,放在微博上,真正实现信息、意见和思想的同步分享。

再次,传统社会是熟人社会,大多数的时候,人的社会交往和社会关系都处于一种稳定的状态。在现代社会,特别是在现代化的大都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向着“陌生人”社会的方向发展,人在社会场景和生活平台上的呈现,表现出更多的偶然性、随意性。这也与微博上每天发生的故事有相似之处。在微博所构筑的虚拟空间,只要你这段话说得痛快,说到我心坎里,我就赞成。只要你传达的信息是具有公共性的,便有可能引来大量的看客。同时,微博一次140个字的限制某种程度上逼出了一种新的写作方式。与传统的写作方式相比,这种新的写作方式更平民化,更亲近普通人,“群众”基础更加广泛,这也是像新浪这样的微博服务在开通之后,其用户呈几何级数增长的重要原因。

总之,微博这种表达方式把现实社会中形成的写作能力之间的差别给拉平了,使互联网上的表达不再限于原先博客时代的精英式表达。精英依然可以用精英式的表达,但大量普通人也有了表达的出口。尤其对于大量80、90后的年轻人来说,微博为他们随时随地捕捉和分享自己的感受创造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娱乐化倾向消解政治潜力

微博用户众多,用户的兴趣差异很大。但在微博界,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名人,更容易受到围观,更容易赢得受众。而受众是衡量博主魅力的最主要的指标。这也是有人出钱或通过其他非正规的方式,不择手段地增加自己的粉丝的原因。名人容易获得粉丝,自然也就比一般的人有更强大的传播能力。有些娱乐明星随便发个字,比如“唉”一声,可能就会吸引成千上万的粉丝嘘寒问暖,但一个很负责任的学者讲的很多很透彻的道理,可能也没有几个人读过。而对于普通的用户来讲,情况可能更不乐观。

这种情况,其实是现实生活中已经形成的“不平等”在微博上的反应,是现实生活中的“不平衡”在微博上的延续。而这种现象对于更好地发挥微博的政治功能,促进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来讲,并不见得是好事。

微博使有权和有钱者对信息进行操纵的难度加大,有利于人们传播并获取涉及公共利益的信息,也为人们表达在其他媒体上无法表达的政治诉愿开了方便之门。所以,我非常赞成将各类与商业沾边的内容从微博中清除出去的做法,因为这有助于使微博成为一个公民讨论公共事务的平台,有助于人们在涉及公共利益的问题上进行更充分的交流。

我们要珍视网络的开放性

微博在改变既有的媒体格局,甚至是既有的权力格局方面,发挥着难以想象的巨大作用。

对微博尽管可能有许多地方需要加强监管,但专门针对微博立法,我认为完全没有必要。现有的立法,特别是互联网方面的立法,如果应用得好的话,完全可以解决微博的问题。

此外,要真正解决网络空间存在的许多问题,不能只依靠法律。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的手段之一,作用有限,如果不与其他手段结合起来运用,要想创造一种从总体上看良性的网络环境,是不可能的。

互联网最大的好处就在于,如果你对信息不在意、不太认真,那么你对虚假信息也不会太“感冒”,它也不会对你产生危害。如果你对信息在意、认真,那么网络提供了审视检验虚假信息的众多渠道,你可以通过关键词检索等方式对其真实性进行验证。

只要互联网是开放的,只要所有人都有发言的机会,谎言就更容易被质疑、被戳穿。因此,我们要珍视网络的开放性,珍视网络所助推的政治生活、公共事件的透明性,要警惕打着各种名义或旗号的对网络施加的不应有的监管,要警惕网络“水军”对网络民意的操控。只有如此,网络的发展,微博的发展,才能对最大多数的人有益,对社会整体的文明,尤其是政治文明的提升有益。我们要捍卫网络的开放性,要捍卫的是普通人的自由,而不能因为担心这个或那个而对网络进行严格控制。

(作者为中国传媒大学政治与法律学院教授)

责编/马静美编/李祥峰

猜你喜欢
方舟子精英用户
它们都是“精英”
精英2018赛季最佳阵容出炉
关注用户
当英国精英私立学校不再只属于精英
昂科威28T四驱精英型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从实质解释论反思方舟子遇袭案
如何获取一亿海外用户
是时候谈谈方舟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