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房地产调控,抑制投资投机无疑是最正确的选择。
近日,扬州市政府出台的“购房奖励”政策引发了舆论的广泛关注。和以前很多地方政府直接触及限购政策不同的是,扬州奖励买房政策的理由似乎非常充分,只对购买成品住房,即已经装修的房子进行奖励。
鼓励成品住房,方向无疑是正确的,可以改变长期以来中国毛坯房的种种弊端,这也是住建部一直予以鼓励的事项。然而,令人蹊跷的是,住建部关于鼓励成品住房的政策事实上已经推行十多年,江苏省早在2009年就出台相关政策,并在2011年2月份由省住建厅出台了具体的实施政策,明确各城市可以对购买“家庭自住的第一套成品住房”的行为给予一定的补贴。扬州市早不出晚不出政策,却选择在目前房地产调控非常敏感的时期出台,无法不引起市场巨大的想象空间。而且,从扬州市出台的政策的细节看,其在政策上并没有明确对第几套房进行补贴,只是笼统地进行“奖励”,这很显然是一个政策的擦边球,通过奖励成品住房,打开限购的政策缺口。值得关注的是,扬州出台楼市新政的过程充满“戏剧性”。
事实上,在扬州之前,一些地方大大小小的“微调”楼市政策的行为已经不断。根据媒体的统计,从去年8月至今年5月10日,全国共有33个城市出台楼市微调政策。从地方楼市新政的内容看,既有减免契税或退税的,也有调整首套房贷利率的,还有提高住房公积金的贷款上限以及改变普通住房价格标准的。当然,还有包括芜湖、佛山、上海、成都等公然挑战限购政策的。这些调整政策,除了调整限购等政策底线的都被第一时间叫停之外,绝大多数的政策被放行。这也可以看出,限购是目前中央在房地产调控上的不可触碰的红线,其它的鼓励自住的政策,从总的原则上看,和中央的调控政策并不违背。
然而,我们担心的恰恰是,地方上微调政策,表面上是鼓励自住,降低自住购房的门槛,但事实上,在房价并没有合理回归的情况下,自住者根本没有购买能力满足自主需求,地方政府就会以“自住”为幌子,通过政策的慢慢的微调和蝼蚁效应,打开抑制投资投机的政策缺口,鼓励自住最终会演化成全面的松动,最终使得本轮房地产调控再次功亏一篑。如何突破限购,让投资投机性需求入市,这才是各地微调房地产政策的本质所在。
无论从治理楼市泡沫本身而言,还是宏观经济调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大局而言,坚持房地产调控,抑制投资投机无疑是最正确的选择,如果因为上半年宏观数据的下滑而再次放松楼市调控,那无异于放虎归山之举,已经被捉进瓶子的魔鬼将再次逃脱。中国经济要长期健康发展,不能再依靠催生房地产泡沫等不健康的需求。坚持调控,让房地产相关产业回归常态和理性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