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议翻译

2012-04-29 00:44:03徐萍
考试周刊 2012年62期
关键词:原语语言学交流

徐萍

摘要: 什么是翻译?翻译的目的和本质是什么?怎样做出理想的翻译?这些是任何一个翻译理论研究都不能避免回答的基本问题。随着翻译活动的发展,一系列实用的或科学的翻译理论诞生了。翻译也许是一种语言学的活动,因为它是将原语转换成目的语,但是如果我们停留在这一点上就必定会产生一些错误和误解。此外,一些文化信息和一些暗示也不能传达给读者们。语言和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决定了文化在翻译过程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译者除了要理解原文的意思和信息的传递外,还必须重视一些文化的意义。因此,翻译既是一种语言学活动,又是一种文化活动。

关键词: 翻译语言文化

在《语言与文化关系的多视角研究》这篇文章中,作者首先跟大家一起分享及分析了一些著名翻译理论家和语言学家的翻译理论,比如“语言决定论”、“萨丕尔—沃尔夫假说”、“文化决定论”、“语言文化(双向)影响制约论”。在这些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的翻译实践活动,指出“语言类型与文化类型的分布既有不平行的一面,也有相一致的一处,应该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这一观点为我们开辟了更多的思考空间。首先,启发了我们对翻译、语言和文化三个概念的思考;其次,强调了文化在翻译中的重要性。在翻译活动中,为了达到对原语更好地理解和做出理想的翻译的目的,除了使用语言学的手段外,诉诸文化学的途径也是必要的,而且要重视对一些文化意义的更深刻更详细的理解和传递。

在翻译活动中,译者的第一选择是求助于语言学来寻找解决翻译问题的出路。这样一来翻译就有彻底被纳入语言学领域的危险,特别是现代语言学和结构语言学中。但是,语言的结构(一些形态和句法的形式)只有被注入了具体的意思才具有意义,也就是语义学。这一发现对于翻译理论的发展可谓意义重大。因为翻译是一些思想和意思在原语和目的语之间的传递,所以语言必定成了具体意义的载体,也就是说,要在缺少意义的话语中注入一些具体的意义。这一观点把翻译从语言学中分离出来,把翻译看成是通向一个思想、一种跨语言和跨文化间交流的特殊的道路。不同类型的翻译所呈现的问题,光靠在语言学上的一些分析技巧是不能解决的,同样还需要对文化的理解和传递。其实,一个理想的翻译不仅要求译者掌握外语,还要求对说这种语言的群体的文化做系统的研究。

既然我们已经承认翻译是一种跨语言和跨文化间的活动,那么翻译在理论上并不是总是可能的,但是它在实践中是可能的。我们发现,在一种很复杂的语言中,很多结构在对它的翻译中却十分简单,因此,这不再是语言学结构的问题,而是文化结构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简要地讨论在翻译过程中文化的重要角色。

1.语言和文化

维基百科中对语言的定义是:语言就广义而言,是一套沟通及符号、表达方式与处理规则,一般称为文法。符号通常称为文字,会以视觉、声音或者触觉方式来进行传递。严格来说,语言是指人类沟通所使用的语言——自然语言。在一个先进的社会中,一般人都必须通过学习才能获得语言能力。语言的目的是交流观念、意见、思想等。至于文化的定义,很多人都有自己的理解。维基百科对文化的定义是:指人类活动的模式及给予这些模式重要性的符号化结构。不同的人对“文化”有不同的定义,通常文化包括文字、语言、地域、音乐、文学、绘画、雕塑、戏剧、电影等。

既然语言是人类之间转换信息和思想的一个工具,那么就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胡德龙在谈到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时引用了这样的文字:“No language can exist unless it is steeped in the context of culture; and no culture can exist which does not have at its centre, the structure of natural language.”因此,任何译者都不能把语言从文化中分离出来,否则将会产生一些错误。事实上,语言既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一门语言既属于文化又是表达文化、反射文化和传播文化的一种方式。

2.翻译

翻译就是要将原语转换成目的语。诚然,翻译是一种语言学的活动,但是语言和文化之间的紧密关系决定了翻译与文化之间的紧密关系。由于翻译跨语言、跨文化的本质,在翻译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不少的困难。一个理想翻译的目的和标准带来了一些矛盾。许多翻译理论家和译者都提出了他们的观点,其中最著名的是:严复认为翻译要讲究“信、达、雅”。傅雷这位中国文学翻译的大家也提出了“神似”说,钱钟书的“化境”论都奠定了传统翻译论的基石。无一例外的是,他们都认为翻译要准确地涉及原文意思的完整和原文的精神。

奈达提出了功能对等这一术语,用来强调对目的语的阅读的理解效果大致上必定跟原语的阅读的原文是相等的。“使译文文本的读者基本上能以原文读者理解和欣赏原文的方式来理解和欣赏译文……认为翻译就是交际,译文如果不起交际作用,不能被译文接受者看懂,就是不合格、毫无用处的”。也就是说,在目的语中,翻译首先在意思上,其次在风格上,制造出跟原语中的信息最接近的自然的对等语。

现在,我们明白,要实现最接近的自然对等语和可靠的翻译,对文化内在的理解和向目的语阅读的传递十分重要。文化在翻译中的重要角色表现在两个方面:(1)不同文化的相似使翻译更为容易;(2)文化的不同在翻译中虽然形成了一些障碍,但是人们还是为了实现动态的对等语尝试找到一些好方法。

3.文化在翻译中的重要角色

3.1不同文化的相似使翻译更为容易

有时,在不同的文化之间,例如在英国文化与中国文化中,我们发现对于同样的事情我们有着同样的比喻,比如:work full of sound and color(有声有色); 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趁热打铁); union is strength(团结就是力量); failur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失败乃成功之母),等等。英语和汉语是起源于不同文化的两种相距甚远的语言,并且两种语言有着非常不同的语法和词汇结构,但幸运的是,它们仍有许多交汇点。胡德龙在“翻译和文化差异”这篇论文中也注意到了这一点:“In all cultures, for example, people must adjust to their environment. All people engage in eating, working,thinking,sleeping,and procreating. They make artifacts such as furniture, tools and vehicles. They organize themselves into families, clans, in-group and out-groups, nations, and even associations of nations...It is such cultural similarities and cultural universals that provide a basis for mutual understanding, which, in turn, make translation and cultural exchange possible.”另外,每个民族虽有自己特有的文化,但是语言和文化是处于变化中的。由于社会和技术的现代化的发展,人们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交流越来越频繁。普遍的潮流就是不同民族文化间的融合。朱耀先在“略论语言翻译和文化翻译”中就写道:“……全球化已经成为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在此背景下,翻译作为跨文化交流的媒介和桥梁,其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彰显。翻译实践证明……但确实可以交流,共存,互补,融合。”我们以前似乎不可理解的某些外语中特殊的结构和表达方式现在也被引入并且同化进了汉语。例如,model(模特);coffee(咖啡);sofa(沙发);crocodiles tears(鳄鱼的眼泪);time is money(时间就是金钱),等等。越来越多的共同的文化现象减少了民族间的误解,并且促进了更深入的交流。如此,两种文化之间的可翻译性也大大提高了。

3.2在翻译活动中面对不同的文化

虽然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共同的文化现象,但我们发现还是需要面对另一种语言的文化的特殊性。每个民族特有的文化特点和文化的不同不仅阻碍了对目的语深入的理解,而且使翻译更加困难。胡德龙在“翻译和文化差异”中明确地写道:“It is widely agreed that cultural differences poses the greatest diffculties in translation.”因此,做出理想的翻译的要点就是解决不同文化的问题。这一观点要在社会文化的领域中分析。

首先,在大部分的情况下,社会文化,例如身份,礼节,风俗习惯,时尚,娱乐等,或多或少地被社会化和社会习俗化了。但是一般来说,社会文化并不多见,都是人名和地名、标志、图腾、服装、氏族工艺等。其次,大部分的社会文化都是积极的类型,要么是暗喻,要么是借代。它们都有大量的内涵来表达庄严、能力、权力、向往或谦逊,这些标准在集体的无意识中体现着根深蒂固的象征。例如,在中国传统中,月饼的圆形在于寓意团员和圆满的意思;花生由于它多产的特性就和多子的想法联系起来,等等。正义的天平、和平的橄榄枝,都失去了它们的本义,成为了艺术和文学中的一个象征,这引导我们对使用在文学作品中的社会文化进行思考。再次,礼仪的符号。品行在每个文明中都构成了文化遗产整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致力于维持个人和社会秩序之间的关系。它用来教育群体中的成员们和规范他们的行为。由于它的重要性和多样性,礼仪在社会的各方面都有体现,也是日常行为,生存之道和生活常识等规则。它是应用在所有交流情况中的符号,如时间、地点、方式、效率等。著名的例子就是以头示意会产生模糊的理解。在汉语中,点头意味着同意,而摇头意味着不同意;这个动作的意思在希腊语中则完全相反。法国人在被邀请进行晚餐时会有意迟到,在法国这是礼貌的表现,在中国任何有意的迟到都是非常不礼貌的。如果没有对这些礼仪的解释,我们就有犯错误的危险,也会导致翻译的失败。因此,礼仪在翻译中应该分别对待。这时,翻译的成功取决于知识和能力,甚至常常是翻译者的天赋。

3.3特殊的表达方式

特殊的表达方式可以在一种语言中找到它的对等语。在文学作品中,我们经常看到的固定的表达、格言、词组、谚语就体现出了一种语言的社会文化的特点。这些因素不仅可以传递信心,而且可以带来目的语的社会文化的因素。特殊的表达方式似乎不是一些字面意思清晰明确的直接交流的符号,而是一些意思暗含的意义的符号,这些带有一些社会文化的标志的意义符号构成了一些交流障碍,理解程度确定了翻译的程度。

特殊的表达方式是语言间不同点的载体。在社会中,语言不是一个被动的因素,它代表不同社会、心理、生理环境下团体之间的交叉点的多元化。我们不仅应该注意内容,还应该注意风俗习惯、文化和外国历史的因素、数据、形象化的表达、文学引用等。在特殊表达的翻译中,如果在两种语言中对同一形象的比喻已经存在了一些对等语,那么一般的处理方法是选择对应的对等语来代替。如法语短语“ruse comme un renard”(狡猾的像一只狐狸);“blanc comme neige”(像雪一样白),就可以以这种方法处理。如果在两种语言中对一个不同的形象的比喻存在一些对等语的话,我们就可以采取两种方法:一是,尽管形象比喻不同,我们还是选择目的语中的对等语;例如,在法语中我们把“害群之马”翻译成特殊的表达“brebis galeuse”而不是“cheval qui nuit à son groupe”(危害群体的马)。二是,我们保留出发语中的形象比喻,例如,我们把法语中“armé jusquaux dents”直接翻译成“武装到牙齿”,而不是把它翻译在汉语中已经存在的短语“全副武装”。在这种情况下,假如翻译会产生混淆或误解,就应该保留原文中的形象比喻。因为这样可以使我们留意到异国趣味,丰富目的语中短语的积累,另外,对于一些在目的语中不存在对等语的短语,在翻译它们时要保留原来的形象比喻,还要留心它们在目的语中是否是可理解的。

4.结语

翻译不只是语言的转换,也是文化的交流。翻译的本质是一种文化活动,翻译的任务是促进文化之间的交流,这要求翻译者在翻译中重视文化的角色。虽然越来越多的不同文化的相似性使交流和翻译更为容易,但是一种文化的特殊的色调和文化的不同形成了翻译中的障碍。所以,翻译者被当做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信使,每个翻译者都要在学习语言之外致力于研究文化,致力于在翻译中打破文化壁垒促成文化的融合和翻译的飞跃。对翻译者来说,同时对原语和目的语的良好的掌握及对文化的不同和特殊文化的理解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贺显斌.语言与文化关系的多视角研究[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09).

[2]胡德龙.翻译与文化差异.中国海洋大学,2007(04).

[3]朱耀先.略论语言翻译与文化翻译[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06).

[4]孙乐.小议奈达的功能对等[J].科技信息,2010(11).

猜你喜欢
原语语言学交流
测试原语:存储器故障最小检测序列的统一特征
如此交流,太暖!
科教新报(2022年12期)2022-05-23 06:34:16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0-14 08:35:28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海峡姐妹(2020年8期)2020-08-25 09:30:18
密码消息原语通信协议介绍及安全分析
认知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
基于原语自动生成的安全协议组合设计策略及应用研究
语言学与修辞学:关联与互动
当代修辞学(2011年2期)2011-01-23 06:39:12
“原语效应”在汉英口译中的运用及局限性研究
语料库语言学未来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