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沛 黄帅
甲醛白菜、敌敌畏生姜、翻新土豆⋯⋯随着媒体的报道,这些骇人听闻的事件不断浮出水面。面对这些事件,一方面,消费者对农药残留的恐惧情绪与日俱增。另一方面,消费者安全意识的提高对农产品生产者提出了新的挑战。那么,国际通行的农产品农药残留标准是什么?我国生产者又应该如何应对?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在农产品检测领域具有权威的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欧陆中国。
缺乏理解和信息制约农产品出口
《进出口经理人》: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问题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在中国,目前农药残留总体情况如何?主要问题表现在哪些方面?问题的根源是什么?
欧陆:问题的主要根源在于中国的农业产业缺乏对相关国际法规的理解。其中,最突出的困难在于中国国内法规与出口目标市场的法规不同。同时,在中国市场,对于为了保证食品安全而如何采取正确的农药管理使用方法,如何开展现代农业种植,以及如何对食品做恰当的处理,农产品生产者也并没有清楚的理解。
对于这些问题,没有简单的解决办法,但是通过整个行业和中国的检测服务来看,我们需要更好的信息和对生产者做更好的培训。
《进出口经理人》:目前在国际上,特别是欧盟,对于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标准是什么?主要存在哪些法律法规?较之于国内,这些法规的主要侧重点是什么?
欧陆:对于所有在欧盟内部市场上出售的产品农药最高残留限量(MRL),欧盟有非常明确的规定。在欧盟,无论是欧盟生产者的产品,还是欧盟进口的产品,都必须遵守这些法规。对于许多农药在特定商品的残留MRL也有明确的规定。如果某一项MRL没有定义,那么我们将使用默认的MRL是0.01mg/kg。这些规则在欧盟法规(EC)N396/2005都清楚地表明。
欧洲农药方面的重点是风险管理,而在中国的重点主要是在会议上拟定规定。
《进出口经理人》:针对国外的对农产品农药残留的贸易限制,中国的农产品出口主要在哪些方面存在问题?
欧陆:限制农药残留并非为贸易限制而设计,而是一种安全预防措施。农药残留限制同样适用于将产品销售到欧盟的任何人或组织。对于中国企业而言,正如在第一个问题已经讨论过的那样,在中国缺乏理解,缺乏信息。
第三方审核是重要控制环节
《进出口经理人》:对于中国农产品生产者和销售者而言,主要应该从整条供应链中的哪些环节进行质量控制,从而确保农药存留不超标?
欧陆:会议给出的标准不能简单地依靠外部强制执行而达到目的。欧洲模式依靠行业本身确保其所做的一切都能按照标准执行。政府仍然会设立标准及惩罚措施来应对那些不符合标准的组织。农业产业仍然主要依赖于有资格和验证能力的第三方机构去审核产品。
维护安全和质量的关键是控制整个供应链,而不只是它的一部分。整个供应链的可追溯性和关键点的监测和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进出口经理人》:欧陆分析的农药残留检测采取的是什么标准?在检测能力和检测方法上有哪些优势?实验室设备如何?如何帮助客户确保出口产品质量?
欧陆:欧陆分析运用最先进的设备,这和西方的组织和政府所使用的设备一样,检测方法和标准也同样一致。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检测设备和方法都经过独立机构进行测试,以确保我们的检测信息和在西方得到的信息位于同等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