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适应会计学专业高等教育市场激烈的竞争,满足社会对会计学专业人才多样化、多层次化的需求,独立学院必须加强会计学特色专业建设,培养特色鲜明的、具有竞争优势的会计学专业毕业生。
关键词:会计学;特色;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232-02
特色专业建设是教育部、财政部实施的高校“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高校在一定的办学思想指导下和长期的辦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具有特色的专业。具体地讲,特色专业是指一所高校的某一专业,在培养目标、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设置、教学条件和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办学水平和鲜明的办学特色,已产生较好的办学效益和社会影响,是一种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的专业,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专业。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主要是应用型本科层次人才,一般是在母体学校专业的基础上派生的,充分借鉴和利用母体学校的学科积累发展起来的。但从目前来看,大多数独立学院本科会计学专业的特色并不明显,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等方面多与母体学校相似,培养目标不清晰、课程设置雷同,模仿的成分多,追求形式的东西多,体现不出自身的特色。因此,如何创建具有自身特色的专业建设成为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一、科学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独立学院会计学特色专业建设,应始终坚持面向社会经济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认真分析经济社会人才需求状况和国家大力发展新型产业的动向,瞄准“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科学、合理定位,发挥自身办学优势,适时调整教学计划,不断优化培养方案,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对各类会计人才的需求。在人才培养体系和教学过程中逐步打造和培育自身的特色。以特色为突破口,以特色求发展,以建成具有明显专业优势和较高社会声誉的特色专业。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应立足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遵循以能力为根本,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注重应用性、融合性、职业性、开放性和创新性的人才教育理念,紧紧把握会计人才培养的地方性和应用性特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审计和财务管理等方面知识,具有会计、审计实务处理能力及财务管理能力,能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中介组织和政府部门从事会计、审计和财务管理等实际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会计专业技术人才。为了满足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适应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确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应明确“一个定位”,即明确会计专业教学应用型定位;完成“两个转变”,即完成从传统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的转变,由继承性教育向创新性教育的转变;实现“三个整合”,即从学院的实际出发,整合教学资源、整合课程结构、整合教学内容;坚持“四个强化”,即坚持人才服务社会的宗旨,强化技能训练,强化实践性教学,强化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同时,要吸收用人单位、产学研合作单位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论证、制订工作,发挥产学研在人才培养中的协同作用。在具体实施时可采用模块化的教学培养方案,以素质和能力为主线,按照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的原则,针对岗位和岗位群的实际工作要求整合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实行模块式教学,体现“专业核心模块+专业选修模块(专业方向课和专业拓展课)”的主要特色,使人才培养方案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与针对性。
二、加强精品课程建设,优化课程内容
课程建设是一项基础工程,课程设置好,人才培养目标才能落实。因此,应科学制订课程建设规划、方案,坚持重点课程为先导、分阶段全面提高的建设思想。科学论证5~8门专业主干课程,每门课程确定课程建设负责人,组建课程教学团队,大力开展骨干课程建设;其他课程实行主讲教师制,每个教师都要确定自己的主讲课程和业务方向,建立以精品课程为龙头的分级课程建设体系。健全合格课程、优质课程和精品课程建设标准,完善课程质量评价体系及反馈整改机制,注重实施效果的评价与反馈,全面提高课程质量。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重在适用,把面向会计、理财、审计“一线”岗位的教育理念,落实在教学计划中,体现在教学内容里。实施精品课程建设计划,将合格课程、优质课程都要按院级精品课程的要求进行建设,加强课程资源整合,积极冲击省级精品课程。已批准的省级精品课程,要早做准备,要不断积累冲击国家级精品课程的实力。逐步形成院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课程的建设梯次。加大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力度,不断改进、丰富和发展课程内涵,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素质培养的转变,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实践教学是会计学专业教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与实践素质,它对形成职业岗位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有着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因此,应紧扣“商科”的特点,借鉴理工类实践教学的经验,对实验教学内容、方法、手段、队伍、管理及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首先,改革创新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教学方法,根据应用型创新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结合会计专业实用性、针对性强的特点,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中心来设计其实践教学内容,将各个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合理配置,按照不同的模块、以不同的课程(项目)、按不同的层次安排独立的实践实验课程,构成由课程单项性实验、课程综合性实验、专业综合性实验、专业设计性实验、创新创业设计组成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层次合理、功能完善并相互融通的实验教学体系,以保证学生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现。其次,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的实验要求配套制订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指导书等实验教学文件;加大实验内容、实验方法和实验手段的改革力度;制订相应政策,积极、稳妥地实施实验室开放;创新机制,全力为学生科技创新、参加各类竞赛创造条件;加强实验室文化建设,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现代化实验教学体系,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再次,进一步加强实验教学规章制度建设,充分调动实验教师积极性,不断提高实验教师教学水平。完善实验规章制度,加强实验教学网络化建设,开发实验教学管理系统,努力实现实验室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鼓励、支持实验教师开展实验教学研究,开发网络虚拟资源及实验平台,开展实验设备的改造和功能拓展;鼓励实验室紧密联系行业企业,实行校企合作,构建互惠互利的实验室合作组合新模式。最后,进一步完善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组织管理办法,建立毕业设计(论文)各环节工作标准,规范毕业设计(论文)各环节教学组织;制订政策鼓励教师结合实验室、企业现场实际开展毕业设计内容、方法等方面的创新,制订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检查管理办法,强化毕业设计(论文)期间的组织管理;完善毕业设计(论文)评价及反馈机制,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师德建设,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
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首先,会计学师资队伍建设主要采取内培与外引相结合的方式。在明确每位教师研究方向的基础上,加强团队建设,以学科组为单位,积极开展科研活动,做好教学与科研方向的适当分工,以科研促进教学和丰富教学,有利于在保证教学的同时,提升会计学专业的整体科研水平;分期、分批选派教师出国进修、交流或参加国际性学术会议,每年选派部分教师参加与其研究领域相一致的全国性学术研讨会或培训,鼓励教师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参加科研活动,写出优秀的论文和著作;积极创造条件在教师晋升职称、学历层次的提升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培养一批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同时,根据专业建设和发展的需要,积极引进高学历、高职称、高水平教师,培养学术带头人,鼓励和支持学科带头人组建教学团队,推进科研与教学的有机融合,提升队伍的凝聚力和业务水平。鼓励教学团队吸纳不同学科教师参加,实现多学科交叉融合,致力于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实力。其次,加大师资培养资金投入的力度,全力做好师资水平提升工作。建立中青年教师到企业“顶岗实习”、挂职锻炼和进实验室实践制度,实施“青年教师教育教学导航计划”、“青年教师课堂能力提升工程”和“中青年教师实验教学能力提升工程”;聘请企业高级会计师、高级经济师等到本专业兼职授课,建设一支熟悉社会需求、教学经验丰富、专兼职结合的高水平教师队伍。最后,加强和重视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必须以德治教,为人师表,以高尚的师德和人格魅力树立教师的崇高形象,以科学的教育方法和精湛的教学艺术,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五、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在特色专业的创建过程中,规范的教学管理是特色专业形成的基础,建立运行良好的保障体系,把规范的教学管理制度融入到特色专业建设中,是特色专业建设的制度保障。首先,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从制度层面上吸引和保证高水平教师从事教学工作,鼓励和支持本专业骨干教师产学研结合,以科研促进教学,使特色专业具有优良的师资基础。其次,积极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科学设计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和实施方案,积极吸引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指导学生积极申报科研项目,形成教学、科研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再次,建立教学质量评价和教学督导一体化的校内教学质量保障、监控体系。建立各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和工作规范,建立相应的评价、考核、激励制度。建立学院、系部两级教学质量评价、督导机构,实行学院、系部两级开展教学质量评价和督导工作。最后,教学指导委员会、专业建设委员会实质性地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在专业设置、专业建设的多个方面给予建议、指导,甚至亲身参与到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中。
总之,特色是大学历史的沉淀,更是动态渐进的过程。特色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独立学院会计学专业应始终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为目标,坚持自身建设与专业内涵建设并举的方针,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不断改革和创新,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逐渐形成自己鲜明的办学特色。
参考文献:
[1]王秀萍,沈志蓉.工科院校會计学特色专业建设的研究[J].价值工程,2011,(7):112-114.
[2]梁仕云,黄婧,莫锋,等.独立学院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185-188.
作者简介:周洋(1965-),男,山东科技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管理学,高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