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滁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峥嵘岁月
滁州位于安徽东部,简称皖东,是革命老区,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
滁州是马克思主义在安徽传播较早的地区之一。1926年2月,中共凤城临时小组成立,这是滁州地区建立最早的党组织。1931年8月,中共定远县委组织领导了声势浩大的吴圩农民暴动,成为滁州人民用革命的手段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一次勇敢尝试。
抗日战争时期,滁州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建了淮南抗日根据地(1942年2月前称皖东抗日根据地)。淮南抗日根据地是全国19块抗日根据地之一,也是华中地区第一块大面积根据地,是新四军发展华中的前进基地和战略依托。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少奇、张云逸、邓子恢、徐海东、罗炳辉、谭震林等曾在这里战斗和生活。
八年抗战中,滁州军民出色地完成了巩固发展抗日根据地和保卫华中政治、军事机关安全的双重任务,为夺取全国抗战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滁州人民在“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口号的鼓舞下,积极支援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谱写了一曲曲人民战争的胜利凯歌。到1949年1月,滁州迎来了全境解放。
新中国成立后,全市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及其他各项新民主主义改革和建设。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滁州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拨乱反正”,敢为天下先。滁州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凤阳县小岗村实行农业大包干,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进入新世纪,滁州在全国率先推行农村税费改革和粮食补贴方式改革,催生了免征农业税这一千古变革。2005年,滁州市率先在全国免征农业税。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滁州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始终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抓住机遇不放松,加快发展不动摇,全市经济建设突飞猛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使滁州进入了有史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
汪道涵:两岸关系的卓越开拓者
汪道涵(1915—2005),原名汪导淮,嘉山县(今明光市)人。1932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学学习。193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遭国民党军警逮捕,3个月后经家人保释出狱并回家乡继续从事革命工作。
七七事变后,汪道涵投奔延安。1938年1月,他到新四军工作,任新四军第四支队战地服务团副团长、团长。参与皖东抗日根据地的开辟工作。1940年3月始先后任嘉山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中共嘉山县委书记兼县长。1942年1月任淮南行署(津浦路东)副主任。1943年2月,任淮南行署副主任兼津浦路东专员。解放战争时期,先后担任苏皖边区政府财政厅副厅长、建设厅副厅长,华中军区、山东军区军工部长兼政委,胶东行署代主任。
全国解放后,汪道涵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工业部部长。1952年后任第一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对外经济联络委员会副主任。1980年后,任中共上海市委书记、上海市人民政府市长。1985年12月,担任上海市台湾研究会名誉会长。1991年12月16日,任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1992年,任中共中央对台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参与对台工作的重大决策与部署。
汪道涵晚年担任海协会长,谱写了他一生中最为华彩的篇章。1992年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在香港会谈后形成了“九二共识”。1993年4月,汪道涵与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首次“汪辜会谈”,签署《汪辜会谈共同协议》等四项协议。
为扩大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争取台湾同胞对一个中国原则的理解,汪道涵提出“86字箴言”: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目前尚未统一。双方应共同努力,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平等协商,共议统一。一个国家的主权和领土是不可分割的,台湾的政治地位应该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进行讨论。“86字箴言”在台湾岛内外引起广泛和积极反应。
汪道涵在处理两岸事务时,坚持“以民心为依托,视同胞为至亲”。他关心岛内民意变化,从战略高度把握问题,从细小角度处理问题。他所推崇并身体力行的中华文化智慧和精神,为处理两岸关系构建了一个重要的斡旋之地和折冲平台。
周家岗反“扫荡”战斗
1938年9月,新四军第四支队东进皖东,先后开辟了津浦路西、路东抗日游击根据地。
1939年12月19日,日军抽调日伪军2000余人,分3路向第四支队驻地全椒西北部的周家岗地区“扫荡”。针对敌情,12月19日晚,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副指挥徐海东赶到周家岗,进行作战部署。具体部署是:七团三营七、八两个连,占领周家岗西北常山岭一线阵地,阻击向太平集支队司令部进犯之日军;七团一、二营和三营九连,于周家岗西南山地设伏;九团在周家岗以南的复兴集、玉屏山一带构筑阵地。
12月21日,日伪军1000余人向周家岗发起进攻,遭到新四军九团的出击。日军被迫退守大马厂一带。此后,由滁县、全椒出动的另两路日军合击并占领了周家岗。下午4时许,占领周家岗之日军向复兴集前进,企图与被阻击于大马厂之日军会合。当日军进入七团预伏阵地时,一营立即发起冲锋,将日军队伍截为数段。遭到伏击的日军龟缩于山根曹、西何家等山村,凭险固守。入夜,一营又对该地日军进行攻击,一连反复冲锋10余次,日军损失惨重。
22日,日伪军再次企图与大马厂的日伪军会合,途中又遭第七团伏击,傍晚才溃退到复兴集。当夜,新四军第九团又对复兴集的日伪军进行袭击。
连遭新四军的打击,日军不得不于23日上午开始撤退。经过3昼夜激战,新四军第四支队共毙、伤、俘日伪军160余人,缴获了大量武器弹药和军用物资,收复了被日军占领的周家岗、复兴集、大马厂、古河镇等地。
周家岗反“扫荡”战斗的胜利,粉碎了日军“扫荡”皖东的美梦,巩固了新四军在皖东的阵地,增强了新四军第四支队广大指战员战胜敌人的信心和决心,扩大了政治影响。(撰稿:夏 蕾)
定远吴圩农民暴动
1931年8月,中共长淮特委决定,在吴圩区委的基础上成立中共定远县委,朱阶平任书记。受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影响,遵照中共江南省委的指示,长淮特委、定远县委把发动农民武装暴动作为中心任务。中共定远县委的成立,为定远吴圩地区农民暴动做了组织准备。
吴圩位于定远西南,这里交通闭塞,经济落后。1931年夏,吴圩地区先遭特大洪灾,后又遭遇大旱,粮食歉收,广大农民群众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挣扎在死亡线上。
1931年8月19日,定远县委在吴圩东小朱家召开各支部书记会议。会议开始不久,县委通讯员赶到会场报告说,早香庙部分农民被地主诬告为匪,国民党定远县警队前来捕捉,恳求保护。县委当即决定派负责军事的县委委员刘春山(朝富)带精干的赤卫队员赶往早香庙营救。8月20日晨,刘春山率部在早香庙与县警队相遇,展开枪战。由于熟悉地形和有当地群众大力帮助,赤卫队打死警员一名,赶跑县警队。早香庙战斗胜利后,群众纷纷要求攻打当地的大地主张再贵、吴少臣的圩子。县委考虑到党组织和赤卫队已暴露,决定立即组织群众武装暴动。
8月23日晚,定远县委在山人刘召开全体党团员、赤卫队员大会,宣布成立红军司令部,举行暴动。任命戴国兴为红军司令部政委兼暴动总指挥,刘春山为副指挥,同时成立长淮特委游击大队,直属司令部领导,刘春山兼任大队长。戴国兴在大会上宣布了行动计划,即先打张再贵,后打吴少臣等大地主,夺取枪支扩大武装,再攻打定城,成立苏维埃政权。会后,农民赤卫队向坝张进发,包围了张再贵的圩子。张再贵事先得到消息,已带家人和枪支逃跑。暴动的消息传开,当地地主老财惊恐万状,国民党官府如临大敌。
8月25日夜,定远县委在山人刘再次召开党团员、赤卫队员、农会会员大会,号召各支部进一步扩大武装,筹集粮草和枪支弹药,准备迎击敌人的进攻。
张再贵逃跑后,勾结县保安大队,并与大地主吴少臣结盟。26日,张再贵之子张慕韩(国民党军队营长)带领千余人“包剿”县委所在地山人刘。县委在敌人到达前得到情报,通知各赤卫队迅速集合迎敌。由于赤卫队员居住分散,一时不易集中,县委带领部分赤卫队员边打边撤。当撤至荒地吴村时,戴国兴被混进赤卫队的反动分子吴厚业父子杀害,朱阶平头部负伤被俘。暴动失败。
吴圩农民暴动虽因敌强我弱失败了,但它是滁州共产党组织领导人民群众用革命的手段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一次勇敢尝试。(撰稿:夏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