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世邦
由于整体基准利率中心下移,以及下浮增大带给人们利率下行的预期,银行贷款的整体价格将出现下移也将是不争的事实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2012年6月8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并自同日起,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应该说,人民银行本次放宽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浮动范围,尤其是首次增加存款上浮幅度,目的是为未来利率市场化试水,通过逐步增加和扩大利率浮动区间,最后达成完全市场化目的。但各家商业银行对此的不同反应,尤其是对存款利率的不同反应,却凸显了各家银行的定价智慧和实力,也暴露了部分商业银行经营中的弱点和不足。
6月9日,各行在其网站纷纷挂出各自利率水平。其中国有大行工、农、中、建、交全部维持央行降息前的利率不变,即一年期存款利率为3.5%,较央行公布的基准利率3.25%,上浮至1.077倍;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基本实行央行公布的基准利率,即3.25%;而一些地方银行如广东华兴银行直接挂出了1.1倍的利率。
显然,面对突如其来的利率变化,股份制银行准备不足,于是在第二天、第三天,股份制银行存款利率开始发生分化,大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向工、农、中、建、交五大行看齐,一年期存款利率调到3.5%,少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向广东华兴银行看齐,把利率调到了3.575%,一浮到顶。
我们从商业银行存款利率最初确定以至变化的过程,可以看出这些商业银行的心路历程。利率市场化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非常普遍,在我国香港地区也早已市场化。但这种市场化并非没有规矩,各行之间还是遵循着一定的共同准则。拿香港来说,银行同业公会制定一个参考利率或基准利率,各家商业银行在此基础上制定自己的利率水平。一般情况下,对小额存款利率,各家商业银行都差不多;只有对大额存款,才会体现市场定价。由此看来,我国银行无论是国有大行还是股份制银行,在存款定价上未区分小额、大额,而是对所有存款者都一股脑儿地给予同样的待遇,还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但兴业银行对保证金存款和非保证金存款做了不一样的安排,南京银行对1万元以上和以下的存款分别给出了不同的定价,也应该是一种差异化的体现吧。
但即使这种不加区分的定价,其决策过程也反映出各行在同业中的地位强弱、自信程度以及自身经营的不足。
中国银行业协会的会长一般都由五大行行长担任,而且以五大行在国内银行业的影响力,可以说五大行确定的利率,应该可以算是行业定价。但有一点值得关注,人民银行6月7日晚间刚发布消息,五大行6月8日即挂出了统一的利率水平,由于利率决策非同一般,应该取得五大行高层认可,但五大行高层6月7日晚间连夜开会研究,然后达成一致意见应该不太可能,至多五大行相关职能部门互相沟通一下,所以,背后是否有人民银行的窗口指导亦未可知。联想到我国长期以来存款负利率,虽然今年物价开始走低,到5月份CPI只有3%,但存款利率若降到3.25%,正利率并没有明显体现,加上物价反弹的不确定性因素也没有彻底消除,因此,人民银行窗口指导的可能性较大。何况,从去年下半年以来,不断有专家和学者建议央行进行不对称调息,降低贷款利率,提高存款利率,一方面减轻企业利息负担,另一方面解决存款负利率问题,同时也降低社会对银行高利润的诟病。
很显然,这次五大行或人民银行没有带股份制商业银行一起玩,所以股份制商业银行把人民银行发布的基准利率当作了同业参考利率,于是纷纷挂出了人民银行基准利率水平。但很快他们发现五大行已确定了统一的存款利率水平,而且比人民银行基准利率水平还要高,于公于私,向五大行看齐都有百利而无一害,于是大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把自己的利率调到了五大行水平。
另一部分银行尤其是小银行把利率一浮到顶,一是希望借此机会引起社会关注,二是希望借合法的高息吸引更多的存款。但由于小银行自身存在的天然劣势,至多维护住原来的存款不至于搬家,寄希望于合法的高息大幅增加自己的存款,可能性较低。因为吸引老百姓存款的不仅是价格,还有品牌、便利性等多个方面,而且即使是一浮到顶的存款利率也并没有比别家高出多少。但其负作用也是明显的,一是容易被主流银行列为另类,这对以后与同业合作不利,二是进一步压缩其利润空间,除非其有持续不断的高收益资产做铺垫,否则也无异于饮鸩止渴。三是存款利率既已处于下降通道,就不会只有一次降息动作,同时既然允许上浮10%,就可能允许上浮20%,甚至更多,总不能每次都一浮到顶吧?
我们还注意到,有少数几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也加入了一浮到顶的行列,估计这几家银行面临着较大的存款压力,但一浮到顶的举动,反而向世人明示了这一点,因此其带来的正负影响亦未可知。
其实,存款利率市场化在我国已经不是新鲜事,大家完全没必要手忙脚乱,外币存款利率不是早已市场化了么?如今大家都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外币存款利率,相信过不了多久,人们对人民币存款利率也是这个态度。另外,最近几年,央行和银监会容许存款替代性产品不断丰富和扩大,就是在观察存款利率放开后的市场反应。现在看来,替代性产品的价格应在央行和银监会的可接受范围内。因此,人民币存款利率确定很快会由忙乱走向理智。
人民银行在增加存款利率浮动范围的同时,还扩大了贷款向下浮动幅度。但只要银行仍是融资的主要渠道,即使在信贷非常宽松的时代,真正能享受到下浮待遇的也只有那些中型以上企业,尤其是具有资金价格话语权的大企业。所以,对以大客户为服务对象或资产结构中大客户占比较大的银行,在信贷宽松时期,其在价格话语权方面面临的压力会大一些,但这几年金融脱媒加剧,这些银行应逐步调整了策略以及信贷资产的结构。因此,在目前的信贷条件下,增大贷款下浮幅度给银行的冲击应不会很大。这也是央行在制定利率市场化步骤时,把贷款利率市场化放在优先位置的原因。但由于整体基准利率中心下移,以及下浮增大带给人们利率下行的预期,银行贷款的整体价格将出现下移也将是不争的事实。2011年贷款高价格带给银行的好日子在2012年不可能再重现了。如果说2011年贷款价格如黄金,那么2012年贷款价格如白菜,也是有可能的。
所以需要提醒的是,如果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盲目为了扩大规模目的,对利率采取的策略有误,或者对服务的客户定位不准,从而导致贷款价格不断下移,存款价格不断上移,则其后果也是不言而喻的。
(作者单位:深圳发展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