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乃政
该文围绕“如何选取最佳新闻角度”这一主题,对新闻角度选取的重要意义进行了阐述,并从提升记者的政治水平和业务能力,把握新闻角度要做到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把握新闻角度要注重培养“读者意识”等三方面,对这一问题深入剖析,并给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
新闻角度;以小见大;新闻价值
我们在新闻采访写作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矛盾与困惑:很希望能够遇到具有轰动效应的大事件,从而写出一些推动当代、影响后世的重大报道。可现实生活中的素材,却都是些“小鼻子小眼”的琐碎的事儿。特别是那些身处基层的记者和通讯员,总觉得“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小事件写不出大文章。但是多年的新闻实践告诉我们,这种观点是完全错误的,小事件往往蕴含着大道理、大主题、大智慧,只要角度选的好,同样可以做出大文章。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所谓新闻的角度,是指作者认识新闻事实和表现新闻价值的着眼点,是揭示新闻本质和彰显新闻主题的突破口。著名记者艾丰把选择新闻角度喻为“挖矿”。他说:“新闻价值在事实内蕴藏是不均匀的,有各种不同的矿床,选择好的角度,就是为了便于记者更迅速、更顺利地开采这些价值,更准确、更鲜明地表现这些价值。”一篇新闻报道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最佳角度的选取。角度选择好了,才能更准确地透视、挖掘和表现新闻事实,更充分地体现新闻价值。
那么在新闻报道中,如何才能把握最佳角度呢?
1.要不断提升记者的政治水平和业务能力
新闻角度的选择与记者的认识水平和职业敏感等主观因素密不可分。一般地说,水平较高的记者在大多数新闻事实面前,能够较快地选定表现新闻的最佳角度。
“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新闻采访的过程就是发现“美”、展现“美”的过程。许多客观事实本身并不是新闻,只是为新闻报道提供了一个契机。发现和挖掘新闻的能力,是记者的一种基本素养,是记者政治水平和业务能力的集中表现。有了善于捕捉新闻的本领,记者才能在纷复杂、浩如烟海的事实中,通过观察与分析,及时地发现、敏感地抓住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在发现有价值的新闻事实之后,如何选取适当的角度对新闻事实进行挖掘,使得有价值的新闻报道更富有内涵,体现出应有的深度,则是记者更高层次的素养。这就要求我们的记者,不断地学习新闻业务知识,增强新闻意识,提升新闻实践能力。
当今社会,新闻竞争愈演愈烈,面对相同的信息源,如何才能写出与众不同的新闻?在同题竞争中,记者要想占有独家信息材料,已难上加难;只有打破常规,创新思维,运用独家的观念、独家的视角、独家的方法,才能挖掘出比别人更加深入的新闻事实,才能脱颖而出。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增强新闻意识,在报道中按新闻规律办事,确切地说,即运用新闻价值标准去衡量新闻的内容和形式,培养记者独具一双“慧眼”,及时识别并挖掘出事实中真正具有新闻价值的内容。
2.把握新闻角度要做到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芒。”新闻报道作为反映和记录现实生活的一种手段,往往受篇幅和时间的限制,只能是社会生活的片段记录,总是以不求全的表现方法而赢得无限的表现力。因此,“大中取小,小中见大”的表现手法,就成为新闻报道尤其是消息写作常用的基本技法。小的含义,是指新闻中具体的人和事;大的含义,是指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潮流和前进方向。“大”和“小”的关系可能理解为形和神、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大处着眼,就是要求记者有宏观思维、有全局观念。“文章合为时而著。”新闻是时代的先声,是社会舆论的“晴雨表”。新闻记者是站在时代船头的暸望者,采写的新闻报道要高瞻远瞩地反映时代重大主题,体现鲜明时代特色,代表时代的主流。因此,记者一定要站在时代的高度去审视你所写的人和事,回答时代提出的问题。
现实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新闻资源,每一个新闻事件的发生,都不是无缘无故的,都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但许多记者经常熟视无睹、习以为常,往往只是就事论事,发现不了发生在某一个领域的具体事情在全局中的地位和意义,不懂得对普通事、平凡事进行聚焦,不懂得微言传大义。一个合格的新闻工作者,在采写报道时,要善于突破具体事物的局限,把新闻事件放在时代长河中进行考量,从而把握事物的时代意义和它在历史中的作用,透过具体事物看到现象背后蕴含着的本质。
以第20届中国新闻奖获消息一等奖作品《短短一个月“拒资”十亿元》为例,这篇消息报道的是2009年长江隧桥开通给崇明带来了巨大的开发商机,这可以说是上海民众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然而,记者并没有将目光停留其表面,不是泛泛而谈、浅尝辄止,而是将其放置在深刻的时代层面去加以揣摩和思辨,从而将其定位在我国经济转型、结构调整中,坚持科学发展观,把可持续发展放在第一位,正确把握“好”与“快”辩证关系这一时代重大主题,这样一来便增强了报道的深度和力度,凸显了报道的穿透力。
小处着手,就是新闻报道从一个可视点开始,从一个可以触摸到的具体事物说起。因为人们认识事物通常是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由感性到理性循序渐进的。记者从小的、近的、某一点的实体出发,就可以把事物的具体形象和现场的情景托到读者面前,以便一下子吸引住读者,然后再告诉读者这种事实产生的背景、发展情况以及更深层的意义。
2009年7月,笔者赴长春市双阳区,采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当时国家刚刚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到重要日程,笔者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契合时代的大题材。但从哪里入手,却让记笔者犯了难。在采访过程中,笔者无意间听说:这里有一个村聘任的综治协管员,曾经是连续上访十年的“老信访户”。笔者顿时眼前一亮,着重对这个“老信访”进行了深入采访,并以“老信访”向“协管员”的人生角色转变为切入点,展现了长春市双阳区由“堵”到“疏”的综治理念之变,起到了“窥一斑而见全豹”的功效。这篇报道《由“老信访”到“协管员”》,也因此荣获了当年的全国法制新闻奖。
对于大多数记者来说,往往碰不上重大题材,能用小题材反映大主题,这是判断记者有没有本事、真功夫的重要标准。只要你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问题,说出别人想说而又说不出的话,认识别人认识不到的事物后面的东西,这就是真功夫。
3.把握新闻角度,要注重培养“读者意识”
读者意识,就是从受众心理出发,判断哪些信息是容易引起他们兴趣、为他们喜闻乐见的,哪些是他们迫切希望了解的,哪些是与他们利益密切相关的,并把这些内容以尽可能贴近的角度、新鲜的形式快速、清晰、准确地传达出来,最大限度地提升受众关注度。
媒体是给受众看的,新闻自然要面向“读者”。新闻如果不面向他们,而是远离他们,就一文不值。所以,读者和听众最关心什么,最想知道什么,新闻的立意角度就要对准什么,只有这样的新闻,才能使受众产生共鸣,具有可读性。
以读者为中心,让老百姓自己出来现身说法,从他们身边形象可感和正在发生的事情说起,这种以受众为中心的报道方式,往往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在当前新闻战线广泛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广大新闻工作者自觉以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为己任,奔走呼吁,了解百姓疾苦,为群众真心实意办事,解难题,得到广大人民群众拍手叫好。他们深入基层“一头汗两腿泥”,与人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把自己融入群众,以亲身体验和感受写出来的新闻,自然会受到群众的欢迎和喜爱。
[1]刘海贵主编.新闻传播精品导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2]庹震.怎样当记者.中国发展出版社,2006
[3]刘保全.发现是美,用心发掘是金.新闻与写作,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