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智慧的对话在数学课堂飞扬

2012-04-29 00:44方伟
小学教学研究 2012年7期
关键词:因数教材数学

方伟

教学是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认为教育具有对话性,提出“教育即对话”的思想。新课标理念下的数学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围绕着数学教材这一“教学文本”进行动态“对话”的过程,其要旨在于数学教学是民主、平等的教学,是沟通、合作的教学,是创造、生成的教学,是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的教学。对话,使富有理性之美的数学教学闪耀着人文的光芒,给数学课堂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让数学课堂充满智慧的生长。

一、心灵对话,凸现人文关怀,发展学习情感

信息获取途径的多元化,使教师不再拥有知识上的“绝对权威”,不再是普通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者”,教师应当走下“神坛”,与学生平等对话,平行交谈,真诚沟通,民主协商,共同成长。这种平等对话,也是师生双方精神、情感、生命的对话,是相互信赖氛围下的思维启迪。

1.敞开心扉,让学生平等交流

师生对话是一个永远未完成的动态生成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作为平等对话中的“首席”,既应保持必要的权威,又不能以绝对真理的拥有者自居,不搞单向传递的独白式教学,不扼杀儿童不断提出“为什么”的猜想冲动,不磨灭学生与生俱来的探究世界的好奇心。

案例1:在教学《小数的简便运算》时,有这样一个片段:

师:15÷0.25可以简算吗?怎样简算?

生1:15÷0.25=15÷0.5÷0.5=30÷0.5=60,这里利用了除法的基本性质。

生2:15÷0.25=(10+5)÷0.25=10÷0.25+5÷0.25=40+20=60。

“对,对”,在座的学生兴奋地小声附和着。这时又有两名学生举起了手。

生3:还可以这样想:15÷0.25=(20-5)÷0.25=80-20=60。

生4:15÷0.25还可以看做(7.5+7.5)÷0.25=30+30=60。

师:同学们真会动脑,谁能说说刚才这三位同学的计算方法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生5:他们都是把被除数拆成两个数的和或差,然后再进行计算。

这时,教室里还有一只手“倔犟”地举在那儿。

生6:老师,我还有一种不同的解法,15÷0.25=(15×4)÷(0.25×4)=60÷1=60。这里运用了商不变的规律。

陶行知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曾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事实上,学生本来具有好奇、好问的特点,可到了课堂上反而没有了问题,根本原因是我们的课堂没有鼓励学生质疑、提问的机制,压抑了学生的质疑精神和问题意识。应当承认,学生的问题往往多种多样,有的不具备思维探究的价值,甚至有的存在明显的漏洞,但必须明确的是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是他们思维过程的展示,对学生个体而言,这或许就是他内心的全部。因此,我们数学教师应给予学生提问的自由,鼓励学生发表想法,慎重对待并认真处理,保护他们的问题意识与创新意识。必要时教师可以创设具有挑战性或思辨性的问题情境,最大限度地激起学生的思维或引起争论,使学生的质疑能力逐步形成、提高。

2.民主开放,让学生分享发现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在教师的眼里,每个学生的意见都是值得珍视的。当学生在“对话”中有了独特的见解,教师要及时反馈与鼓励。学生只有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和召唤,其心态才能保持开放,才能是充满活力的。只有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在“对话”的过程中生成新的认识。

案例2:教学《倍数与因数》时,教师与学生的对话过程:

师:请同学们观察36、15和16这三个数的因数,说说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1:我认为双数的因数中都有2。

生2:我发现双数的因数是成对出现的,而单数的因数个数也是单数。

生3:我认为不对,因为单数15的因数个数是4个,4是双数。

生4:单数的因数全部是单数。

师:是吗?大家再找个单数,写出它的所有因数,看看他的发现是否正确。

学生举例验证后,教师及时地表扬了这个学生。

本片段中,教师只是话题的提供者,对话环境的创设者,对话教学的主持人,儿童表达独特见解的倾听者与欣赏者。由于打破了教师独白、学生倾听的“万马齐喑”的局面,挑战书本、挑战教师、挑战权威的个性得以扶植和张扬,建设性、创造性的“冲突”得以认可与欣赏,于是,学生从各种束缚、禁锢、定势和依附中超越出来,同时充分享受了学习的乐趣。

二、潜心会话,放飞自由心灵,提升思维品质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引领学生与教材(文本)进行深层对话,是促进课堂建构的重要途径。数学课堂中的“学生与文本对话”,特指学生个体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积累,调动潜在的思维灵性,通过阅读教材,构建意义的过程,是学生主动获取信息、发展思维、训练语言的重要载体。

1.研读感悟,让对话走向深入

所谓“研读感悟”,就是学生主体先逐字逐句地阅读教材内容,努力从整体上建立对数学知识的初步感知,然后点击关键字、词,展开分析、研究,获得对文本内容的深层感悟。

案例3:在教学分数与百分数互化的方法后,我先让学生研读教材结语:“把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遇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化成百分数。”读后,师生之间有如下对话:

师:在这段结语中,有一个词挺特别的,你发现了吗?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呢?

生1:(疑惑地)这里为什么要用上两个“通常”?

生1:(连忙补充)这里两个“通常”的意思相同吗?

师:读得细致,想得透彻!对于这个问题,你们能结合刚才的例题作出合理的解释吗?可以先商量一下。

生2:第一个“通常”之外的意思是,如果分母扩大若干倍后,恰好是10、100、1000时,可以直接把分数化成百分数。

生3:(马上举手)第一个“通常”之外还有一个意思,当分母缩小若干倍后恰好是10、100、1000时,也可以直接转化。

生4:第二个“通常”的意思是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时,一般保留三位小数。“通常”之外是指有特定要求时,应按要求保留小数位数。

两个“通常”,显现了数学结论的简约性和严密性。课堂以“通常”为突破口,展开师生与文本的对话。随着对话的不断深入,学生对数学结论的内涵和外延获得了个性化的领悟,数学知识的意义在逻辑对话中建构和生成。

2.图文结合,让对话富有情趣

“图文结合”,就是让学生将教材(文本)中呈现的图片信息(线段图、几何图、直观图等)和与之相匹配的文字结合起来,观图思文,读文想图,图文结合,获得对文本内涵的形象感悟。

案例4:教学《分数的认识》片段

师: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的2表示什么,1表示什么吗?

生1:老师你说过,遇到不理解的问题可以画图解决,我可以画图吗?

生2:我知道,一半可以用来表示,我可以用折纸表示一半吗?

师:都可以,你们可以用画一画、折一折、涂一涂等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动手实践。

生3:我是这样画的,先用尺子把每一个图形分成2份,然后涂出其中的1份。

生4:老师,应该是平均分成2份,如果2份不一样就不能表示一半。

师:是啊!一定要注意平均分。想一想,无论用什么图形,表示它的一半的方法有哪些共同点?

生5:老师,我明白了,无论什么图形都要平均分成2份,如果2份不一样,就不能表示一半,还要涂出其中的1份。

生6:老师,你的问题我可以回答了。的2表示分2份,1表示取1份。

在现行的数学教材中,很多内容都是通过图画来透露信息,同时通过文字描述进行诠释。学生往往只关注图画的“画龙”情景之趣,而忽略了文字的“点睛”作用之妙。因此,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将图文有机结合起来,以便在富有情趣的对话中达成对教材内容的深层把握。

3.手脑并用,让对话充满活力

现实教学中,许多学生阅读数学课本实际上只停留在“走马观花”的肤浅层面。数学教材有着严谨的分析和严密的推理,只“看”不“做”,难以获得对数学知识的个性化理解。所以,数学课堂呼唤“手脑并用”,即要求学生根据教材提示,展开诸如“算一算、摆一摆、画一画、折一折、填一填”的实践活动,将静态凝固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动态延展的数学过程,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建构”。

案例5:圆的半径都一样长吗?

在《圆的认识》这节课中,教者采用开放的教学手段,在学生初步了解了圆心、半径、直径后,放手让学生在画好的圆上进一步探索圆的秘密。在此过程中,有学生提出圆内的半径都相等,教者没有直接给予肯定,而是作了这样的处理。

师:你们都同意他的发现吗?拿起你们桌上的工具,想办法验证一下这个新发现。

学生分组操作、验证。

生1:我们这组是用量的方法来验证的。我们在圆上画了许多条半径,然后用尺一条条去量,发现它们都相等。

生2:我们是用折的方法来验证的。我们先在圆上画了一条直径,然后通过圆心将这条直径对折,发现两条半径完全重合。我们又画了几条直径试了试,结果都一样。我们还知道了,一条直径相当于两条半径。

生3:我们是用线来比画的。我们用线先量出一条半径的长度,然后再用这个长度去和其他的半径比较,发现都相等。

师:你们都认为所有的半径都相等吗?

见全班同学都在点头,老师有意识地拿出大小不等的两个圆。下面一下子举起许多只手。

教材、生活、学生的经验都可成为学生的学习资源。教者应积极利用和开发教学资源,让学生在丰富和适切的学习资源面前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热情,形成积极的对话场面,给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思维空间,给学生搭建一个有效的对话平台。一点点唤醒、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得他们在师生、生生对话中智慧得以生长,思维得以碰撞,情感得以融通。

三、创造对话,彰显动态生成,增强数学体验

生成是课堂富有灵性的资源,是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的追求。在这样的课堂里,质疑不是虚设,是自觉而灵动的建构;想象不再虚幻,是丰厚而深广的联系;对话不会成为学生揣摩教师心态的假性应答,而是情思交融的心灵碰撞,是充满智慧的活力体验。

以往的数学课,教师总是千方百计地把学生的认识引导到预先设定的教育目标上来,只强调知识的习得与应用,无视学生活动的主观性、个体性。事实上,数学学习过程是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和认知水平,对数学知识主动进行加工,并在头脑中重新建构认知结构的过程,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多角度地感受数学。

案例6:在学习《列举法解决问题的策略》后,学生用20厘米的铁丝围长方形或正方形(长、宽为整数),有以下几种不同的围法:

师:仔细观察表中的数据,你有什么发现?(学生边观察边和同桌商量)

生1:长加宽总是等于10。

师:知道为什么“长加宽总是等于10”吗?

生2:刚才老师要求画的长方形的周长是20厘米。

师:长加宽的和应该是周长的多少?

生:(齐)一半。

师:长加宽总是10厘米,所以长越来越小,宽越来越大。经过刚才的讨论,你有更新的发现吗?

生3:长和宽越来越接近,面积就越来越大。

师:这个发现真了不起,同意他的说法吗?有没有前提?

生4:还要加个条件,就是“周长一定的时候”,长与宽越接近,面积就越大。

师:长与宽相等,就变成什么图形了?

生:(齐)正方形。

师:那么,周长相等的长方形和正方形,谁的面积大?

生:(齐)正方形的面积大。

上述案例中,开始时学生发现的规律都是极其浅显、直观的,是大多数学生能一眼看出的,有的甚至只能说是“现象”。这时,师生的对话过程就显得尤为重要,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要以学定教,把对话的重点放在当学生发现一些表面规律时,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更全面的思考。教师抓住生3的回答,及时引导学生将眼光从关注局部现象(只看长的变化或宽的变化)转向全面考察长和宽的联系。在此基础上,逐步深入,逐步凸显规律。

总之,我们要正确把握“对话”教学的实质,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主体。课堂上应该是笔声刷刷,议论纷纷,老师则是组织者、引导者。老师说得最多的话应该是启发的话、点拨的话、激励的话。备课除了要备学生、备教法,还要认真和教材“对话”,引领学生在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中去学习、去享受、去陶冶,去放飞那自由的心灵。

猜你喜欢
因数教材数学
借助因数巧妙拆分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因数是11的巧算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积”和“因数”的关系
找因数与倍数有绝招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