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宝文
从那片石河古战场回来,走进小小的山海关古城,头顶上正悬着磅礴的落日。
那是何等的静穆与辉煌,千万支光芒的箭镞,呼啸着射穿一天彤云。太阳那颗天帝之树唯一的浆果,被燃烧的云推涌着,激荡着。
落日把“天下第一关”城楼染成了火的颜色,那一块块的灰色砖瓦青石,仿佛在燃烧的巨窑中历炼。这一万里长城最重要的关隘,坐落在小城的东端。据记载,1381年,明代开国元勋、魏国公中山王徐达大将军,为防范退居漠北的元朝残余势力和蒙古骑兵的骚扰,确保明王朝的江山稳固、百姓安康,在这里修建关隘、高筑边墙。那些载着能工巧匠的浩浩荡荡的车辕马队,“吱吱嘎嘎”的木辕车上、马背上满载着木石砖瓦和挥汗如雨的人们,在落日的辉煌中,他们的身影逶迤成一道城垣的剪影。
登上高达25.7米的城楼,绿树掩映的小城尽收眼底,错错落落的民宅小房,狭窄悠长的胡同,小城是如此之小,小得简直可以装进挎包里带走。城楼下的学校教室里,传出了一阵阵歌声,悠扬的民族音乐,让人体味到一种温暖,一种安慰,一种让灵魂得到引渡的崇高。这个时候你才能够真正感觉到,原来这座可以放在挎包里带走的小城,却不能在任何比例的地图上消弭。
这座小城仿佛是一间历史的作坊,一个农民枭雄时代悄悄地在它的灰色屋顶下改变了走向。我们坚信云端里有一只魔幻般的手掌,它轻轻地拨动着命运的钟摆,让奇迹发生在一个漫不经心的瞬间。
石河古战场的暮色最能引发人们的联想,暗淡的彤云,仿佛昨日的烽烟。这块土地上上演的剧目永远是鲜活的。1644年4月21日,恰好也是一个黄昏,农民起义军闯王李自成骑跨着高头骏马,伫立在首山山坡上,“大顺”的旗帜迎风飘扬,他昂首极目云天,踌躇满志,望着被众兵团团围困的关城,他想:这个“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已为他的盘中餐了,只待明日发兵,一举攻克这一关隘,一个崭新的“大顺帝国”将崛起于世界的东方。于是,他在日落映染的霞光中仰天大笑。
然而,身着明代武将战服的驻关总兵吴三桂站在城楼上,望着城外已形成三面包围的20万大顺军,他已眼睁睁地看到了大明帝国的灭亡,自己将何去何从?几天前,吴三桂为保护在京的家眷财产的平安,原本想归降于大顺,率领众部进京准备朝见李自成接受新命。当行至滦州时,得知爱妾陈圆圆被李自成的大将刘宗敏霸占,怒不可遏,深感遭到了奇耻大辱,当即会师山海关。
此时,这位血气方刚的汉子,竟像困兽一般在城楼上来回走动,仰望苍天大声吼叫,猛然拔出利剑将面前的桌案劈落一角,喝道:“大丈夫不能保一女子,何面目见人!”可他慑于难同大顺军相抗,冲冠一怒的吴三桂紧握着拳头走下城楼跨上战马,向距山海关城东2里的前卫威远城驰去。在那个小小的城池里,他跪在了昔日不共戴天的死对头清摄政王多尔衮的面前,剃发改服称臣,乞求清军出兵为他报仇雪耻。
清摄政王多尔衮早已猜透了吴三桂的心理,也掌握了大顺军的动向。他见时机成熟,便命令吴三桂为先锋冲击敌阵,在城外的石河滩上展开了激战,清军则在黄昏时从两翼冲击,各路军马所向披靡。仍沉醉在喜悦中的李自成,对突如其来的清军则是猝不及防,在持续两天激战之后,大顺军溃败如山倒,清军乘胜追击,“逐奔二十余里,李军自相践踏,死伤无算,尸横遍野,沟水尽赤”。李自成携残部仓皇逃回京城,从而结束了一个农民枭雄的大顺时代,英雄末路的李自成最后被困死于湖北通山九宫山上,他在落日中仰天长啸,包围他的不是“吾皇万岁”的欢呼,而是冷兵器相接的撞击之声。仿佛是一场梦境,在短短的几天之内,丧失了叱咤风云14年间所建树的一切。命运就是这样自负盲目而任性,在吴三桂大开城门,盛迎清军入关的瞬间,就为满洲贵族建立大清帝国统治奠定了基础,清王朝的统治即将开始。
闯王李自成有过那样的辉煌的梦想,他曾在长安建立大顺政权后,率军直下京城,推翻了明朝统治;他曾坐在紫禁城的金銮殿上为自己加冕为帝;他曾跪祭在天坛记述自己揭竿而起的功绩;他喜欢骑跨着高头骏马口授军令,在他梦想的山崖上,他的太阳是永不落的。
落日之上的云团镶上了一道醒目的金边,那一道道金线切割着梦的残片,使周围的景物再次明亮起来。这时不由得想起一位老师对我讲过,在她的历史课上提问学生“甲申山海关石河大战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时,竟无人以答。她感慨地说:在自己的故土上,曾发生过这么重要的历史事件,对此知道的人很少,这也是件憾事。
甲申山海关石河大战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与大明、大顺、大清三个王朝的兴废更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试想,在山海关石河大战开始之前,李自成抛开狭隘的小农之举,严整军纪,山海关城门未被打开,再醉心地望一眼关城落日,那么整个中国的历史和他的命运肯定会重新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