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老话:“响鼓无须重槌。”这句话我在乡下听得最多,都是大人们用来教育小孩子的。大人在说这句话时,有一个前提:肯定是小孩子犯了什么错误,而且不止一次。仔细想想,这句话里其实隐藏着很微妙的中国式意味:如果你是一面响鼓,就不需要我敲得很重。这既给对方留了面子,顺便给了一个台阶下,但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失望,属于既是提醒又是警告,但尚处于能够忍耐的阶段。
倘若你所面对的是一面真正的响鼓,这样的提醒或许能起点作用;倘若不是响鼓,就算你有重槌,只怕也是枉然。但无论如何,重槌是很有必要的。即使面对的是众多麻木的心灵,也有必要重重地敲打一下。国人的思维和思维模式有问题,由来已久。那种坐享其成、不思进取、自私自利、一叶障目、盲目自负的劣根性,也已根深蒂固。在老祖宗的荫庇下活着,对于我们来说很是受用;而我们的前车之鉴又太多,以至于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谁也不敢贸然行事。一代又一代都是这样过来的。大家凑到一起,很容易达成共识。没有重槌,响鼓不响,这就是我们所面对的现实。这样的现实一晃就过去了多少年!
当俄罗斯感到迷茫的时候,他们有普希金、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舍斯托夫、别尔嘉耶夫等巨人指引道路;西方的理性思维传统更是一环紧扣着一环,步步推进。唯有中国,在世界近代思想史上根本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和声音,就像一只断了线的风筝,飘在空中,然后一头栽了下去,再也没飞起来过。
楚渔先生的《中国人的思维批判》一针见血地把这一事实推到了我们面前,字字句句振聋发聩。不是因为楚渔先生有多么敏锐,而是因为我们太迟钝了;不是因为楚渔先生有多么高深,而是因为我们太浅薄了;也不是因为楚渔先生有多么清醒,而是因为我们太麻木了。我一直搞不明白,中国学术界那些所谓的“精英”一天到晚在干些什么。一般人迟钝一点、浅薄一点、麻木一点似乎无可厚非,难道他们也是这样吗?在个人既得利益和短期利益面前,“精英”们的追逐只怕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们在宣扬什么,维护什么,迎合什么,他们应该是心知肚明的,但就是没有人从这个队列里勇敢地站出来,像楚渔先生这样发出自己独立的、有良知的呼声。幸好还有一个楚渔,在没有重槌的情况下,楚渔先生就是这个时代的响鼓;尽管很无奈,但他自己擂响了自己。我,作为一个倾听者,有必要向他表达我的敬意。
我相信历史总会有回望的那一天。我希望那一天能够尽快到来。
(梦天岚,著名诗人,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