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聪颖 周艳华 韩丽 王敏
“创先争优”活动,即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做优秀共产党员的活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明确任务,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重大举措,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继续和延伸,是在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的重要时期,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按照中央的部署要求,如何评定创先争优的成效,群众满意度是最公正的标尺。笔者着眼于创先争优活动在高校的群体中满意度的研究,认为在高校创先争优活动中要取得“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群众得实惠”的实效,就必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广大学生、教职工满意不满意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根本标准。这既是党的根本宗旨的具体体现,又是在高校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现实要求,更是高校长久发展壮大的根本。
在高校中广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要通过动员党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使广大学生、教职工得到实惠。“创”和“争”的过程,就是服务广大学生、教职工的过程;“先”不“先”,“优”不“优”,就要看高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宗旨意识的强弱、服务质量的高低。
一、把群众满意作为创先争优活动根本标准的必要性
1.以群众满意作为根本标准,是由党的宗旨决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唯一宗旨。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群众拥有最有力的评判。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都曾反复强调,全党同志要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胡锦涛同志要求:“我们一定牢牢秉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真心实意为人民办实事、做好事,努力促进社会公平公正。”我们党九十一年的奋斗史,就是一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历史,今天,全国上下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从中央到地方,即使地域不同、岗位不一、方法多样、载体丰富、形式迥异,面对群体不同,活动开展的目的也是相同的——“为人民服务”,就是要通过动员党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使人民群众得实惠。创先争优活动的内容、标准都体现了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宗旨。
2.党的群众路线,决定了创先争优活动要以群众满意为根本标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指出:“党在长期斗争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实现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根本工作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本在于发挥人民主体作用。”
在高校中,同样也不例外,没有广大学生、教职工的广泛参与和大力支持,高校党建工作及其他日常工作都无法开展,高校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围绕中心工作在各个方面创先争优,促进和谐校园。争创就是要营造一个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环境,一个科学发展、持续发展的良好环境,发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做到发展为了全体师生,发展依靠全体师生,发展成果是全体师生共享的。高校发展与全体师生的互动是密不可分的,只有更好地为了群众,才能形成更为良好的良性循环,更加促进高校的改革和发展。
3.群众满意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现实要求。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其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是高校改革发展、教育教学取得进步、建立和谐校园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以人为本才能可持续发展,才能和谐发展,才能对症下药地发展。
4.群众满意是由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总体目标决定的。创先争优活动的主要内容是争创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而先进、优秀最终体现在为人民群众服务中。
二、让群众满意是高校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有力保障
1.高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思想上要增强服务群众的宗旨意识。
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在高校中的人民群众层次较多,教工、学生、家长、合同工和外来工,成员的复杂决定了工作内容的丰富性和重要性。此次创先争优活动,是增强宗旨意识、增进人民感情的教育活动,是互动、互信的过程,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高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在思想感情上贴近人民群众,争做让群众满意的党员,让群众从党员身上切实感受到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主动拉近与群众距离,做到有洞察、有所思,了解群众的愿望、把握群众诉求,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把真正的实惠给群众,形成“组织先进、党员优秀、群众满意”的良好局面。
2.高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坚持走群众路线。
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深入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关心群众和服务群众,了解群众的需求和意愿,倾听群众呼声。在高校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各级党组织要畅通听取广大学生、教职工的意见渠道,坚持党组织负责人接待日、党员干部定期走访等好做法,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机等现代通讯工具,做到以最迅速、最便捷的方式了解和掌握广大学生、普通教职工的诉求。党员领导干部要直接接触广大学生、普通教职工,与他们促膝谈心,使他们能讲心里话、讲实在话。上级机关的干部要通过建立联系点、定期走访等方式,带头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每个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在基层群众广大学生、教职工中交一批真心朋友,从而在重大或突发事件发生时能第一时间反映情况、传递信息。加强宣传动员,吸引教职工员工广泛参与,集思广益,尽可能让群众认同,调动群众的积极性,邀请群众监督。通过公开承诺,邀请群众代表座谈,上门走访和问卷调查的形式,不断加强与群众联系互动,及时倾听群众意见和建议,接受群众监督,力求在学校的各个层面上梳理出需要改进和完善的方面,以做到在实际中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
高校发展在学生层面上是要创造更好的学习和竞争的环境,提高综合素质,依赖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更好促进学生好就业,就业好。重大事项和重要决策要教,要认真发动广大学生、普通教职工,集中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将群众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要主动争取广大学生、教职工的支持和参与,请群众出谋划策,并采取适当方式向群众公布,做出公开承诺,主动接受监督。
3.高校中有特殊需要关心的重要群体,对于贫困生,心理困难、学业困难等需要帮助的学生要积极主动关心,及时帮他们疏导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帮助解决,要形成良好的帮扶机制,可洞察、可控制、可帮助,可提高。要真正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干好事、干实事、干广大学生、教职工欢迎的事,不能停留在文件上、会议上、墙壁上,而要落实到行动中。要广泛开展党员志愿者服务、党员群众服务日等活动,志愿做一些服务广大学生、教职工的事情,给他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便利。
4.在推动科学发展上求实效,创造学生和教师们满意的发展业绩。紧扣科学发展的主题,在发展群众根本利益中实现群众满意。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所在,是惠及广大师生员工的根本途径。高校的发展要把握中心工作,围绕科学发展主题,牢牢把握发展这一关键,始终做到围绕中心不偏离,服务大局不放松,促进发展不动摇。学校解放思想,转变思维方式,与时俱进,跨越发展,创新模式,切实为了群众,发展依靠群众,发展成果真正为了群众。
5.在促进和谐校园上求发展,营造教师和学生满意的和谐环境。教师与学生“个体”的充分发展、高校校园内部人际关系的和谐、师生与学校关系的和谐,以及师生民主权利的保障。和谐基础是群众满意,群众满意与和谐正相关,只有群众满意,才能营造和谐的良好氛围,要充分发挥人的才智与能力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在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过程中大力加强校园民主建设,广泛征求师生的意见与建议,尊重并理解师生的意愿,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共建和谐校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努力营造校风学风积极向上的教育氛围;构建诚信、文明的良好环境;发展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让师生享有对学校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更好地做群众满意的事情,知群众之所想,为群众之所为,推动和谐校园的构建与发展。
三、高校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满意度调查结果
此次调查采用调查问卷、座谈、对外交流、专访、对话、横纵向比较、数据分析等不同方法。调查涉及120非党员教工,1000多名学生群体,外来工作人员选取占总人数的5%,学生家长选取占总人数6%。调查问卷中涉及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对基层党组织的评价调研问卷,包括组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情况的调查,推进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完成情况的调查,承诺践诺的情况、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情况的调查、加强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的情况、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载体的调研等;二是对党员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的评议问卷,内容包括参加创先争优活动情况的满意度调查、立足岗位旅行职责情况的调查、承诺践诺情况、联系和服务群众情况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群众对高校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认可度较高,群众反映良好,对于互动开展的内容和形式、效果都较为满意,已经达到预期效果。
1.基层党支部成绩显著的,党员干部好的,群众满意度高,相对较弱。
2.对紧急重要事件,群众关心的、密切关注的事情完成的好的,群众满意度高。对于群众不是急需要求的,群众满意度较低。
3.宣传力度不到位,影响满意度。
4.群众想积极参加到创先争优活动中来,一起感受党员的活动,基层党组织的创新性活动,与群众互动的党组织在群众中的满意度很高。
5.民主生活会要加大力度,承诺兑现要充分反馈。
6.学生家长是“创新争优”群众满意的外部助力,不容忽视,要高度重视学生家长的助力作用。
本论文是2011年华南农业大学党建研究专项课题:《高校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与群众满意度研究》(编号:DJ2011015)项目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