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阴虚瘀毒着眼治疗冠心病

2012-04-29 00:44陈黎明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2年7期
关键词:心脉方药阴虚

陈黎明

冠心病是因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改善心肌供血是治疗本病的根本途径。中医学认为,冠心病为本虚标实之证,有从痰浊论者,有从气滞论者,有从血瘀论者,有从寒凝血脉论者,有从气虚论著,有从血虚论者。但不论从理论、临床和实验研究的成果均表明,养阴清热,化瘀解毒的治法方药能够显著改善心肌供血,治疗本病有确切疗效。研究养阴祛瘀法改善心肌供血的机理,可以更深入地探讨冠心病的病机本质,开拓思路,寻求治疗冠心病的新途径和更有效的方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1 心阴(血)虚是冠心病的重要病因

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正气不足,气血阴阳亏虚;邪实内盛,瘀血痰浊内阻诸因素常协同致病。从其发病年龄来看,冠心病绝大多数发生于四十岁以后的中老年,中年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元气(包括元阴、元阳)逐渐虚衰,所谓“女子……六七,三阳脉衰于上,……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丈夫……五八,肾气衰,……六八,阳气衰竭于上,……七八,肝气衰,……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从高发人群看,脑力劳动者多发,与知识的层次成正相关,这些人多有长期精神过度紧张、睡眠不足的病史,耗神、耗气、耗阴。从遗传因素来看,部分冠心病有家族史,先天禀赋不足,元阴元阳不充,而这些因素中又以劳神所致耗气耗阴为病机的关键。由此可见,气阴两虚是冠心病的共同病理基础,而其中心阴(血)亏虚是主要因素之一。心阴(血)虚可以直接导致心肌缺血,又为其他致病因素的枢纽,心血属心阴范畴,心阴心血对心肌具有营养和滋润作用,是保证心脏生理功能的主要物质基础。若阴血生成不足,或情志内伤,或劳心过度,耗伤心血,虚及心阴则形成心阴虚的病理状态,使心肌缺乏心阴心血的濡养和滋润,导致心肌缺血。

在冠心病的病因病机中,气虚、阳虚、瘀血、痰浊诸因素均与心阴虚密切相关。气虚无力行血或阳虚心阳不振,致胸阳失展,气血运行不畅,可阻滞心脉,发生心肌缺血。而津能化气,阴津不足是导致气虚的重要原因,故《灵枢?本神篇》曰:“阴虚则无气”,这说明气血津液密切相关,阴血是脏腑之气盛衰的物质基础。阴阳互根互用,互为消长,相互转化,阳以阴为物质基础,阴虚易致阳虚。瘀血、痰浊等病理产物也常与心阴虚有关,如心阴虚,子病犯母,累及肝脏,疏泄失职易致气机不利,血行不畅。或母病及子,心病犯脾,脾失健运,湿聚成痰;或阴虚内热,虚火自旺,“血受热则煎熬成块”(《医林改错》),运行不畅;或虚火灼津炼液,化为痰浊,均可阻滞心脉,引发本病。

2 痰浊瘀血是冠心病发展的病理基础

痰浊、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其致病因素,痰浊是体内津液结聚的病理产物,其形式多种多样。痰若形成,随气升降,无所不至,或内停于脏腑,或外至于肌肤,或流窜于经络,致病复杂,变化多端,可导致呕吐、咳喘、痞满、嘈杂、惊悸、怔忡、眩晕、四肢麻木不仁、半身不遂等各种病症,故有“百病皆有痰作祟”、“痰为诸病之源”、“怪病皆有痰成”之说。

《景岳全书》云:“五脏之病,虽俱能生痰,然无不由乎脾肾。盖脾主湿,湿动则为痰;肾主水,水泛则为痰。故痰之化无不在脾,而痰之本无不在肾。”平时饮食不节,或过食肥甘厚味,思虑劳倦太过,易导致脾胃受伤,使水湿运化无权,水湿内停,凝聚成痰。肾阳不足,一则开阖不利,水湿上泛,聚而为痰;再则命门火衰,不能温运脾阳,水谷不化精微,亦可生湿成痰。肾阴亏耗,虚火内炽,以致灼津为痰。脾胃损伤,气血津液生化乏源,致中气衰弱心气不足,无力推动血运,脉道迟滞不畅,久则脉络瘀阻。肾阳虚,则不能鼓舞五脏之阳,可致心气不足或心阳不振,胸中阳气不足,鼓动血脉无力,心脉不通,变生瘀血,而致心脉瘀阻。肾阴虚,则不能滋养五脏之阴,导致心气阴两虚,心气虚运血无力加之阴血不足,脉道失满,血脉运行失畅则瘀血阻络。由于痰和瘀均是病理产物,痰浊不化,壅滞血脉,可致瘀血内停;瘀血内停,亦能生痰,痰瘀既成,互相影响,互为因果,互相兼挟又易随气机升降,无处不至。痰瘀交阻于冠脉,发为本病。

3 热毒痰瘀互为因果关系

中医多按胸痹辨治冠心病病,《金匮要略》着重指出胸痹的病机为“阳微阴弦”,温阳散寒几乎成为后世论治本病的主流治法。然而在《内经》及历代医家的论述中也不乏热邪致痛的记载。《素问?厥论》有云“手心主少阴厥逆,心痛引喉,身热。死不可治”。《灵枢?经脉》亦云“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是主脉所生病者,烦心,心痛,掌中热”,说明胸痹心痛可伴有热证。后世历代医家论述得更为明确,《周慎斋遗书?心痛》云“心痛有属心火者”,《圣济总录》亦云“大抵心属火而恶热,其受病则易生热”,指出心为阳中之阳的病变特点。同时,热为火之渐,火为热之极,毒为火之聚,火热之邪蕴蓄不解成为热毒,正所谓“无邪不有毒,热从毒化,变从毒起,瘀从毒结”。

综上所述,阴虚是引起冠心病主要的病理因素,是病之本;热毒和瘀血是病情发展和恶化的病理基础,是病之标。热毒贯穿其中,既是病理因素,又是致病因素,是冠脉斑块易损和破裂的关键因素,阴虚则热,日久则热聚成毒,结于局部,造成炎症细胞在斑块内大量浸润,热毒日久又会耗伤阴液,加重阴虚;阴虚则血流不畅,血液稠浊,易于成瘀,热甚伤血,热与血结,亦可致瘀,瘀血日久不散,既可致新血不生,阴液难复,又可酝酿成毒,形成毒瘀相结于络脉的顽疾。

4 滋阴清热,祛痰活血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

冠心病的病机本质是本虚标实,是在本虚基础上形成的本虚标实证。本虚包括气血阴阳的不足,其中心阴亏虚是一个重要环节;标实以热毒瘀血痰阻多见,标实之邪是脏气亏虚,脏腑功能失调的产物。滋阴清热,活血解毒方药能对本虚标实病机的多个环节有治疗作用。

在本虚基础上形成的瘀血、痰浊阻滞心脉是标实病机的主要方面。补养心阴方药通过补充阴液能够滑利脉道、增水行血,阴津是血液的组成部分,具有充养和滑利血脉的作用。水津充沛,血始能行,阴津充足是保证脉道滑利、血运畅行的重要条件,如《读医随笔》说:“血犹舟也,津液者水也。”若阴虚津亏,脉道失于濡润,血行涩滞不利,则易致血瘀。补养心阴方药能有效地补充心经阴津,增水行血,防止瘀阻心脉。同时,部分补养心阴药物本身兼具活血通脉、促进血行的作用。心阴亏虚,虚火自旺,可煎血成块,炼津成痰,运用清热解毒活血方药亦能补充阴液,以阴制阳,清除虚火,阻断生痰致瘀之源。进一步滋阴扶正,加强人体正气,有助于机体祛除痰瘀等病理产物,达到扶正祛邪、邪去正安的治疗目的。

猜你喜欢
心脉方药阴虚
手脚心发烫未必都是阴虚火旺
家庭解酒方药集锦
中医药抗癌应重视扶正方药的应用
心脉隆注射液热原检测方法的比较
心脉隆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二参降香汤治疗心脉瘀阻型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滋阴补肾法治疗肝肾阴虚型干眼的疗效观察
“体-量-效”方药关系应用探讨
心脉隆注射液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脑钠肽前体及肌钙蛋白Ⅰ的影响
中医治疗高血压病治法方药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