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国企调整浪潮与中国国企改革方向

2012-04-29 00:44任真
企业文明 2012年7期
关键词:国有化私有化浪潮

任真

从历史看,国有企业作为一种官办企业,是伴随着国家的出现而出现的;作为一种经济组织形式,它几乎与民族国家的历史一样久远。国有企业在国家社会中的作用,在中国可以追溯到汉代桓宽的《盐铁论》。作为社会化大生产的一种重要的组织经营形式,国有企业要反映和满足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一般需要;作为一国政府调控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和重要工具,国有企业要反映和满足一个国家占统治阶级的特殊需要。国有企业的这两种客观属性,既为当代世界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国有企业进行比较研究,提示其普遍规律与特殊规律,提供了可能性和基础,也为中国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与教训。

二战后世界范围内的国有化浪潮

综合各种研究资料,虽然有国家就有国有企业,但各国国有经济的规模、比重和配置结构受各个国家实行的社会制度、科技和经济发展水平、民间资本的发展能力和发展水平、政府对国民经济的调节能力和调节方式、国家资源条件以及民族文化传统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并随之而变化,从来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其中变化最为显著的就是二战后世界范围内发生的国有化浪潮与私有化浪潮。

从世界史角度看,国有化作为一种浪潮首先发生在十月革命胜利之后的苏联。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以及国有企业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制度在世界幅员最大国家的统治地位的确立,对整个世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二战以后世界范围内的国有化浪潮,也不能不受到它的重大影响。其中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一批社会主义国家的先后诞生及其采取的大规模国有化政策,相继建立起了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从此,世界出现了东方和西方两大阵营。

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初期,国有企业只存在于一些私人资本所不能承受的公共部门,规模较小。西方国家的第一次国有化浪潮源于1929年经济大危机激发的“凯恩斯革命”。为克服市场失灵造成的重大困扰,摆脱经济危机带来的严重经济困境,在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的指导下,各国进行了国有化运动。但国有企业的普遍出现则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一般垄断资本主义转变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对经济生活进行全面的干预和调节。同时,在新科技革命浪潮的推动下,企业生产规模日益扩大,纯粹靠自由竞争维系的市场经济造成了社会的不稳定。在这种情况下,资本主义国家开始承担起对生产的领导,以缓解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与生产社会化的矛盾对生产力发展的严重束缚。

如英国战后经历了两次国有化浪潮。二战前英国国有企业的比重很低。从1945年开始至20世纪50年代初,英国将一系列基础工业和英格兰银行收归国有。工党政府以27亿英镑的代价向私人企业主赎买了钢铁、煤炭、航空、通信、电力、运输、煤气等部门以及英格兰银行,国有化部门占国民经济部门的比重为20%,形成第一次国有化浪潮。1974年工党再度执政,又掀起第二次国有化浪潮,国有部门发展到部分制造业(如造船、汽车与飞机制造)和建筑业,还对25家大型私营企业参股,并采用国家和私人合资的形式开发北海油田。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占全国固定资产的20%以上。

法国先后有过三次国有化浪潮。第一次发生于1936年,社会党政府对航空、铁路、军火等企业实行国有化。二战后,为恢复和重建被战争破坏了的经济,政府颁布法令,将能源部门、保险部门、金融部门和一系列加工工业及大公司改为国家接管。第三次国有化浪潮开始于1981年,社会党的密特朗政府颁布了国有化法律,将全部存款在10亿法郎以上的大银行和拥有2 000名以上职工的大企业收归国有,国家所有和国家控股的企业达4 300多家,1987年国有企业职工达237万多人。经过1981年~1982年第三次国有化浪潮之后,法国国有工业企业的营业额占工业企业总营业额的40%,出口额占工业出口总额的34.6%,投资额占工业投资总额的30%,职工人数占工业企业的23%。到1990年时,法国国有企业产值仍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8%,投资额占全国投资总额的27.5%,出口额占其总额的25%。

意大利的国有企业有着悠久的历史,19世纪40年代即成立了国营铁路公司。1861年全国统一后,在邮政、电话、烟草专卖等行业也开始实行国有化;1933年出于拯救处于萧条中的国民经济的需要,组建了工业复兴公司即伊里公司;1953年成立了国家碳化氢公司即埃尼公司,控制石油化工部门;1957年在政府中设立国家参与部,专门协调管理国家控股企业;1971年成立了国家工业股份公司,这是一家由国家控股、专门对危机企业进行改造的“企业病医院”。上世纪70年代初,非金融国家企业投资占总投资比重高达19.4%,是西欧国家中最高的;到80年代,这一比重降到了15%左右。1981年意大利国有企业雇员总数达130万人,占20人以上企业就业总人口的27%,产值占25%,固定资本投资则占了近一半。1991年意大利国营经济在全国总销售额中占23%,在全国总投资额中占33.4%,在全国总就业人口中占20.8%。国有企业几乎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政府借助国有企业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和薄弱部门,平抑经济的周期波动,与进入意大利的国外跨国公司竞争,因而历届意大利政府都十分重视国有企业的发展。意大利的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战后的德国,公共企业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相对较稳定。虽然没有出现国有化的浪潮,但联邦及地方政府拥有或参股的公共企业在国民经济中也占有一定比重。公共企业的名义资产约占整个经济的18.6%,固定资本投资占14.8%,总产值占11.1%,就业约占10.1%。公共企业分为国家独资的纯公共企业和国家参股的混合企业,在基础设施行业中举足轻重,如,在供电行业中占98.7%,煤气业占97.7%,供水业占99.2%,运输业占90%。此外,其公共信贷机构和保险业占整个行业的比重也达到74.2%。

瑞典国有企业的比重较高,其中以赢利为目标的竞争型企业占国有企业的70%以上,总数约1 000家,都实行股份制,国家一般控股达51%以上。1990年瑞典国民生产总值为2 035亿美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23 660美元,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之一。有国有企业1 300多家,主要分布在一些基础工业,在这些基础工业中,国有股份占25%~85%不等。

美国是西方发达国家中存在国有企业最早的国家之一。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国有企业所占的比例最小,大部分国有企业隶属国防部,如原子能、宇航,还有邮政、铁路、电力等部门以及一些非赢利性的公共服务行业。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政府创办的一些国有企业,主要集中于能源部门、基础设施部门、提供公共产品部门和科技开发部门。美国的国有企业分别为联邦、州和市镇所有,国有企业国民收入仅占整个国民收入的1.2%左右,国有企业资产和就业人数仅占全国的1%左右。据统计,到1979年,美国的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净值为1 794亿美元,仅占全国国有固定资本净值的23%。美国的国家所有制经济主要由以下四个部分构成:一是包括土地和各种建筑物在内的政府不动产;二是由各级政府投资兴建的交通、桥梁、机场等基础设施;三是政府投资建立的国有企业和官私合营企业;四是国家对科学研究的投资。这四类国有财产占美国国家财富的近1/4。其中邮政、公路全部属于国有,但铁路和电力行业国有部分仅为1/4。

日本国有企业的比重高于美国而低于西欧,日本政府设立的国有企业从战争结束时的7个迅速增加到70年代中期的114个,国有企业大约占全部企业数的10%。其中,邮政、水电、运输等公用事业由政府管理,其他竞争性国有企业称之为特殊公法人企业,即一方面以经济法人的身份和私营企业一样参加市场竞争,受民商法支配,另一方面又要按照国家特别公法的要求,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

从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西方国家加强了政府干预和国有企业的发展,极大地缓和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使西方世界出现了经济增长和社会分配改善的“黄金时期”。各国的国有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并走向成熟,成为西方社会经济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了促进经济和社会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基础条件、积极推动高新技术的发展、引导投资实行计划化的重要作用。从内因来看,西方国家一次次的国有化浪潮大都直接与稳定宏观经济运行、克服经济社会危机有关。从外因来看,西方国家的国有化浪潮又受到当时社会主义国家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影响。

在广大发展中国家,二战以后也掀起了两次国有化高潮。第一次是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中期。随着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为了振兴民族经济,推动本国工业化,广大发展中国家将殖民企业和殖民地的经济管理企业,包括海关、银行、税务机构,以及原殖民者拥有的足以垄断或操纵国计民生的大企业实行国有化。因此,这次国有化高潮实际上是民族解放运动在经济领域的继续。第二次在20世纪70年代,在中东产油国收回石油资源主权的斗争取得胜利的鼓舞下,广大发展中国家又掀起了收回自然资源主权的高潮。一些国家把实际操纵本国经济关键部门的外资企业收归国有,并使一些矿山资源和农渔业资源回到本国人手中。发展中国家国有经济的发展,对于维护国家主权、争取经济独立、奠定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建立较完整的市场机制、维护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以及促进区域经济平衡发展、带动其他经济成分发展、推动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都起了巨大的作用。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全球私有化浪潮

也许是应了“风水轮流转”的那句老话,随着国有化浪潮的演进及其积极作用的日益发挥,其消极影响也日积月累起来。历史进入80年代以后,国有企业面临着需要调整和改进的客观要求。

从西方国家来看,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国有企业管理不善,经营效益差,财政负担重。比如,英国、法国、意大利等西欧国家对亏损国有企业的财政补贴,有时高达国家财政支出的一半,是造成预算赤字、通货膨胀的重要因素;国家财政投入高于国有企业产出的现象比较普遍,有的企业甚至在一倍以上。如英国的煤矿、钢铁、铁路的国有企业1973年~1975年需国家补贴6亿英镑,1984年~1985年猛增到40亿英磅。1984年世界500家大企业中,国有企业利润率平均不超过2%,而民间企业的同一指标则在4%左右。二是国民经济主导产业的变化要求对国有企业进行调整。在发达国家中,最早实现国有化的都是那些耗资多、回收慢的基础性产业,这类企业在国家的工业化初期和中期,由国家兴办和经营,对经济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随着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国民经济的关键和主导部门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过去曾在国家经济起飞初中期发挥过重要作用的重化工业企业多数已变成“夕阳企业”。电子、原子能、航天、海洋开发、信息高速公路等高新科技产业又成了各国国有经济重点发展的新领域。三是1973年~1975年的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陷入停滞状态,通货膨胀加剧,失业人数增加,财政连年赤字,国家不得不减少对国有企业的投资,并出售部分国有资产来弥补财政亏空,以缓和通货膨胀。这些因素导致70年代末开始出现国有企业私有化,并由西欧推向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8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轮国有企业私有化的浪潮。

世界范围私有化浪潮的出现,也与社会主义国家计划经济体制日益严重的弊端逐步暴露密切相关。如果说全球国有化浪潮在某种程度上受到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经济优势的影响或启示,是西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实行国有化的外因的话,那么计划经济体制排斥市场机制、追求纯粹公有制经济所日益积累并暴露的突出弊端,则无疑是西方国家私有化浪潮的重要外因、苏联东欧国家推进私有化改革的重要内因。应当承认,社会主义国家最初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在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和社会稳定、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等方面,发挥了不容置疑的重大优势和巨大历史作用,其能集中力量办大事、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巨大制度优势仍然需要坚持。但是其对社会主义就是纯粹公有制一统天下的片面理解与不当追求,对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的否认并排斥,其党企不分、政企不分、政资不分、政事不分,以及以党代企、以政代企、以言代法等体制机制的严重弊端,逐渐成为国有企业活力的束缚甚至于桎梏。对这种弊端进行改革所激发出来的巨大活力,如果不能科学认识、正确引导并把握好量度,就不仅可能会扭曲传递出私有化的改革导向信息,而且会最终导致私有化改革后果。

由于受西方国家私有化浪潮和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国有企业的双重影响,加上国有经济在实践中也逐渐暴露出高度垄断、权责不清、政企不分、管理混乱等多种弊端,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许多发展中国家也针对本国具体情况,采用各种各样的措施,对国有经济进行整顿和改造。

发达国家的私有化浪潮发端于英国。1979年撒切尔夫人上台后对英国国有企业进行了改革,1981年掀起私有化浪潮,从1979年10月到1988年,英国共出售国家股份达262.5亿美元,包括英国长途通信公司、英国航空公司、英国钢铁公司、英国煤气公司、希思罗机场、海军造船厂和皇家兵工厂等,仅出售煤气公司股票政府就净收回56亿英磅。国有企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由1979年的11%下降到1988年的6.5%。

英国的私有化浪潮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主要出售了那些虽为国有、但已按照市场经济模式进行商业运作的企业,如英国石油公司、英国航空公司、爱默森国际公司和皇家军工厂。在政府对其资产负债表进行审查之后,这些公司基本上以现有形式被直接出售给私人部门。从1984年起进入第二阶段,私有化的范围扩展到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公共事业部门,如英国电信、英国天然气公司、苏格兰电力公司以及自来水公司和污水处理公司等。由于这类公司一般都规模庞大,私有化主要采取了公开上市方式。这一阶段也对自然垄断行业进行了重组以培育竞争性的市场,并且设立了专门的监管机构对私有化之后企业所提供服务的质量和价格进行管理,以保护消费者利益。从1995年起进入第三阶段,私有化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将包括公共运输系统和邮政系统等在内的那些必须依赖政府补贴才能维持经营的企业纳入其中。由于在私有化之后政府还要继续提供补贴,这类企业的私有化主要采取了特许经营的形式。

英国国有企业私有化主要采取三种方式:一是整体企业出售或部分出售给某一个私营公司,如英国造船公司、国家公共汽车公司就采取这种方式出售。二是在股票市场上公开出售。为了分散股权,政府还限制大公司过多购买股票,对小额投资者采取一些鼓励措施。三是将股票出售给本企业职工。政府制定优惠价格,以低于市场价出售、分期付款、奖励职工持股等方式优惠本企业的职工和管理人员,有的还向本公司职工赠送一些股票或以股票作为奖励手段,吸引职工成为本公司的股东,将他们的利益与公司的利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与责任心。为了改善国有垄断企业因竞争力弱化而造成的低效率,英国政府在私有化过程中注意引入竞争机制,或将垄断企业分为几个主体,促其竞争,或在垄断企业之外另立竞争主体,扶植其竞争能力,以打破垄断局面。

撒切尔夫人由于铁腕推进英国国有企业的私有化改革并取得了较大成效,因而一时名声大振,获得了“铁娘子”美誉。

原联邦德国国有企业改革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其理论依据主要来自当时的联邦政府经济部长艾哈德。艾哈德主张通过民营化来改造国有企业,他认为,民营化是手段,其目的在于改变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并使两者分离,从而使国有企业能够真正进入市场参与竞争。与此相应,企业的管理体制发生变革,形成独立于政府的经理集团,并置于众多股东的有效监督之下,由此可以在市场竞争中提高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率,而企业效率的提高有助于扩大企业的资本、增加社会就业。西德大约经历了3次私有化活动,每次都有不同的重点:(1)1959年~1965年主要对联邦企业进行局部私有化。其方式是向所在企业和全社会出售“大众股票”,筹集所需的资金。(2)70年代私有化的重点是将部分生产公共产品的任务转给私人和地方,减少国家在公共产品生产中所占的比重,目的是减少公共企业的亏损,减轻国家财政负担。(3)1982年以来,德国西部私有化进程力度明显加大,进入高潮,到1987年,联邦政府已全部售出所持有的大众汽车公司、煤炭电力股份联合公司和普鲁士矿冶股份公司等主要国有企业的股份,并用出售款项建立了科研基金和环保基金。德国政府视私有化为改善企业经营管理的手段,即以私人股东的参与增强企业提高效率的动力,以国家股权的存在来维护公共利益。根据行业性质,有的公司股份全部出售;有的保留25.1%的国家股,按德国法律可享有否决权;有的保留50.1%的国家股,依法可享有决策权。也就是说,私有化并不意味着国有资产全部转为私有财产。企业的部分私有化和完全私有化同时并举,联邦参股的公共企业所占经济比重逐渐减少。从1982年~1990年,联邦参股的企业由808个减少到132个。在这些联邦仍持股的公共企业中,联邦的股份明显下降。

两德统一后,德国政府致力于改造原东德地区的国有企业,主要措施是成立“托管局”,利用“托管”形式进行“注资改造”。为筹集改造的资金,托管局先后在国内国际资本市场上发行特种债券,获得巨额资金后注入国有企业。注资后再采用新的管理措施,如实行股份制加以改造。由此使大多数原东德国有企业扭亏为盈,并成为富有竞争力的企业。此外,对负债十分严重的企业不是简单地加以出售,而是从职工队伍、企业环境等方面加以包装后再出售,从而使出售比较顺利地进行,相应地也获得一定的出售收入,有助于降低国企改革的成本。民营化并不等于简单地将国有资产全部变为私有财产,而是调整、改变国家对企业的控制方式,由直接控制改为间接控制。这个过程从1990年7月1日开始,至1994年12月31日完成。私有化的执行机构是成立于1990年2月的托管部,其总部设在柏林,并在前东德主要工业城镇建立了15个分支机构和若干子公司。托管部虽然是一个公共机构,但其独立于联邦政府,根据商业准则而不是政治准则行事;独立预算,不由国会直接控制;独立融资(由联邦政府提供担保)。托管部成立之初,主要托管原东德的国有企业并加以股份制改造,作为持股单位并代表全体公众利益行使国有股权;以独特的国有企业民营化的办法完成了重组原东德国有企业和银行的历史任务。到1994年托管部被撤销时,13 800家企业的绝大部分完成了私有化,只剩下约200家国有公司。

德国通过对国有企业的民营化改革,改善和加强了企业的经营管理,变过去国有企业单一化的管理形式为多样化的管理形式,企业资产的管理方式也变得多样化。国家股的存在为保护国有资产及维护公共利益提供了有效监督。国家以参股的身份控制企业,使企业减少了对政府的依赖性,能够更为积极、主动地参与市场竞争,经营效益获得了较大提高。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有企业改革的世界性浪潮波及到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除欧洲的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瑞典等国外,亚洲的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也纷纷对国有企业实行改革,分别涉及铁路、航空、海运、电报电话、烟草专卖机构、大型企业集团等,其中印度尼西亚通过拍卖使海运、出版等行业中的国营企业私营化;新加坡、马来西亚则分别通过股票公开上市的办法,对航空公司、国营建设工程公司、国际海运公司和电气通信公司等实行股份制改造;日本则通过民营化改革,较好地解决了亏损国有企业的债务,如日本国铁的债务问题。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它通过出售国有股权等私有化方式筹集巨额资金,再将其用于高技术部门的国有企业的发展,同时通过政府资金支持等手段,使国有企业向高技术领域转型,从而实现对国有企业的结构性改造。总起来看,新加坡国有企业改革强化了对高技术部门国有企业改造的支持,并以高技术改造来带动一般国有企业的改革,使之实现结构转换及产业升级。同时强调国家控股,尤其对高新技术部门国有企业的股份实行绝对控制,规定国家控股不低于30%,不允许个人和外国投资者控股。其中个人不得拥有该类型国有企业5%以上的股份,外国投资者的持股不得超过总额的15%。此外,强调国有企业减少与私人经济的竞争。这与其他国家通过对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革,使之最终能够参与同包括私人经济在内的市场竞争有很大的不同。通过改革,新加坡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普遍得以提高,并增强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目前,新加坡是世界上国有企业效益最好的国家,这与新加坡政府利用高技术与市场机制改造国有企业有很大关系。

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坚持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的国企私有化浪潮不同,俄罗斯、东欧国家这些原来的社会主义国家,是在根本否定原有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国有企业实行“休克疗法”的私有化的。他们主要采取内部私有化和外部私有化,以及大私有化和小私有化的形式进行。内部私有化是将股票出售给本企业职工从而实现企业私有化改造的一种方式;外部私有化是通过股票上市的办法,即在证券交易市场出售股票的办法实现私有化;小私有化则是对国有商业、服务业以及小型工业企业的私有化,通过商业招标和租赁的方式进行;而大私有化则是对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私有化。如俄罗斯在小私有化式改革中,主要以无偿转让国有资产为主,有偿转让的比重很小。在大私有化式改革的第一阶段,也主要是通过发放私有化证券无偿转让国有资产,又称“证券私有化”。到了私有化的第二阶段,才开始从无偿转让国有资产过渡到按市场价格公开出售国有资产。此外,俄罗斯还保留了部分国有企业未实行私有化改造,而是主要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管理、国家控股等手段加以改造,以强化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机制,提高其走向市场并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东欧各国总的改革方式有所不同,具体的改革方式也灵活多样,大体上包括公开拍卖出售、租赁、私有化证券、股票上市、内部持股、职工参股、外资并购、合资等多种形式。国情不同,企业的盈亏状况不同,相应地采取不同的改造方式。对效益较好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多采用股份制改造的形式,通过股票上市或职工内部持股及参股等方式改变国有企业的产权结构及管理体制;对濒临破产的国有小企业则采用公开拍卖出售、集体与企业合股经营等方式加以改造。

由于俄罗斯和东欧国家的全盘私有化几乎是完全按照体现“华盛顿共识”的美国人萨克斯的设计进行的,是在根本放弃和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上进行的,其直接的结果不仅断送了社会主义的前途,也席卷吞没了数十年间创造和积累的巨额国民财富。其全盘私有化的浪潮不仅造成了经济社会的剧烈振荡、各国国力持续的巨大损耗和社会财富难以估量的重大损失,被有良知的西方学者称为人类历史上的“一场世纪大浩劫”。

坚持国有企业改革的正确方向

二战以来世界范围内的国有化浪潮和私有化浪潮,是由社会、经济、政治、技术和思想文化等多种因素促成的。它本质上是一个国有资本存量和结构调整合理化的过程,是一个动员和吸收民间资本和社会资本增量共同发展本国经济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运用政府职能维护和巩固其统治基础的过程。

从世界的大角度观察,无论是实行哪种社会制度的国家,在国有化浪潮中,并不是国有化程度越高越好,这有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国家的深刻历史教训为证;在私有化浪潮中,也不是私有化得越彻底就越好,这有俄罗斯东欧国家的“休克疗法”的深刻历史教训为证。一个国家国有经济的规模大小、配置范围和布局结构,要受其所处工业化发展阶段、科技发展程度、国有资本与民间资本分工协作程度、政府调控手段的发育完善程度、民主法制的完善程度、统治阶级的指导思想及其制度安排等因素综合影响,并具体决定其国有化或私有化政策的经济社会效果。如,有的专家研究就发现,在发达国家,从工业化的初期、中期到后期,明显形成了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的自然曲线,工业化中期是国有经济比重最高和分布最广时期。

事实和研究资料都表明,世界范围的国有化浪潮与私有化浪潮,其在国别层面与世界层面的经济社会效益、长期效益与短期效益并不完全一致。与国有化浪潮和私有化浪潮交替相伴随,西方国家的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的绩效也呈现出明显差异。总体上看,在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西方国家加强了政府干预和国有企业的发展,西方世界出现了经济增长和社会分配改善的“黄金时期”;20世纪80年代之后,私有化浪潮肆虐全球,造成了贫富分化和经济动荡,不仅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大幅下降,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也普遍陷入停滞状态,众多转轨国家更是遭受了严重程度超过“大萧条”的经济衰退。英国学者安格斯?麦迪森研究发现,在国有化浪潮时期,西欧和美国、加拿大等西方国家在1950年~1973年GDP增长率分别为4.81%和4.03%,高于1973年~1998年的2.11%和2.98%。世界银行2006年的统计数据则表明,在1980年~2005年私有化风靡全球时期,100多个发展中国家的平均经济增长率仅为0.8%,远低于二战后发展中国家推行国有化、促进民族工业发展年代的增长水平。如果把观察时间拉得更长一些还可以发现,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的全球经济大萧条,给西方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带来了长时间的灾难,失业率高达30%、社会年产值减少了30%,股市暴跌、银行破产、企业倒闭,经济增长倒退了10年;其后的“凯恩斯革命”和国有化浪潮对于拯救这场大危机发挥了重要作用。进入新世纪后,2007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爆的百年一遇的世界金融危机及当前危机四伏的欧债危机,在新自由主义思潮的泛滥及其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全球私有化浪潮,恐怕也难辞其咎。这场危机对全球经济造成的损失之严重,也远远超过了之前的全球私有化浪潮所产生的积极经济成效。

应该看到,在1980年以来的私有化浪潮中,许多国家国有经济的比重虽然在下降,但国有经济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依然存在。西方国家一次次的私有化浪潮不仅没有使国有企业从西方世界消失,而且国有企业仍然分布于许多西方国家最重要的产业部门。虽然有一些部门的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的比重下降了,但又出现了一些新的部门或领域需要政府带头发展。这种新旧交替的过程是科技进步、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永远不会完结和消失。因此,从世界范围内的私有化浪潮得出国有企业普遍无前途的结论是没有根据的。何况有些国家在对国有企业实行私有化之后,又对其中的部分企业实行了再国有化。如英国1977年后对英国石油公司、英国宇航公司和铁路公司等逐步私有化改革,但2003年,英国铁路因经营长期投资不足、管理不善,接连发生13起严重事故,英国政府决定由有政府背景的“铁路网”公司从私营承包者手中收回所有铁路维护权。又如实行大规模私有化的俄罗斯,普京在2004年又颁布总统令,将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1 000多企业重新收归国有。尤其2007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不少发达国家又直接或间接地采取国有化措施,以缓解危机的冲击。如最先开启私有化浪潮闸门的英国,2007年9月份,其著名的“北岩银行”濒临倒闭,造成恐慌,老百姓连夜排队领钱,于是英国政府向北岩银行注资几百亿英镑,保证储户们都能取出钱,为了避免银行经营的各种问题,干脆将之“国有化”。对此,时任英国首相布朗公开承认进行了“国有化”。面对严重的金融危机,美国政府也站出来救市,对部分企业进行“国有化”,只不过没有公开承认罢了。

100多年前,德国学者瓦格纳曾经提出过一个著名的“瓦格纳定理”,即由政府执掌的国家公共部门在进入工业化以后,其数量和比例都会出现内在扩大趋势,公共支出将不断膨胀。马克思也早就指出,用于“共同需要”的那部分“扣除”随着社会的发展将会日益膨胀。无论是“瓦格纳定理”或者马克思的预言,后来不仅被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教授、美国著名财政学家马斯格雷夫等许多西方学者的研究所验证,而且也为东西方国家100多年来公共支出日益增长的实践所证实。作为提供公共物品的制度安排,政府作用的充分发挥需以国有企业的存在为前提条件。虽然在发达国家,随着股份公司的深入发展,资本的社会化过程加深和民间集资能力的加强,以及政府调节经济能力的提高和调控手段的完善与发展,在政府的援助之下,私人企业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生产和提供某些公共物品,但是,私人资本的逐利本性与公共物品“公共性”的矛盾决定了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与政府作用的充分发挥,仍然离不开国有企业的存在和发展。

由此可见,我们既不能从“国有化浪潮”中得出国有企业越多越好的结论,复辟计划经济体制;也不能从“私有化浪潮”中得出国有企业越少越好的结论,重蹈俄罗斯东欧国家改革“休克疗法”的覆辙;同时也不能以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国有企业在经济结构中10%左右的比例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样板。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国有企业是在与民间企业分工配合中发展起来的,并为民间企业的发展创造条件,引导、带动民间企业发展,开拓、创建或强化那些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而民间企业又一时难以进入的部门或地区,即主要配置在那些既比较重要又发展不足的基础设施部门和基础工业部门,从而成为加快推进国家工业化建设的依靠力量和实现手段、创造社会公共财富和增加政府收入的重要主体、国家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重要力量和体现执政党执政理念的重要载体。这些虽然对我们调整国有经济结构、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有一定借鉴意义,但是对于中国而言,国有经济是构成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经济基础,并承担了部分国家和社会职能,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重要基础。因此,发展国有经济不仅是充分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和发挥政府作用的共性需要,更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稳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实现社会主义价值追求的特殊性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在国有经济的战略重组和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中,必须以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作为我国国有经济战略重组的指导思想,以增强国有资本的引导力、带动力和控制力作为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集中体现,在国有经济战略重组中把支持和引导民间经济发展及国有经济与民间经济分工、配合结合起来,在毫不动摇地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坚持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责任编辑:罗志荣)

猜你喜欢
国有化私有化浪潮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民营上市企业国有化:动因和绩效
Q7 私有化后市场潜力还有多大?
苏富比私有化10问
Q1 私有化的好处?
国际能源通道恩仇录八——苏俄石油工业国有化博弈
新色彩浪潮
积极应对慕课浪潮
俄罗斯私有化的新进展
欧洲银行国有化:一把双刃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