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增密栽培模式研究

2012-04-29 01:53:12苏芳鑫魏新田
新农民 2012年7期
关键词:增产玉米

苏芳鑫 魏新田

[摘要] 我国玉米种植密度偏低,限止了产量的提高,耐密品种培育无疑是今后育种的方向,就目前如何增加种植密度,只有通过种植模式来调节密度,经试验,“313”金三角种植模式是增密种植的最佳模式,一般比等行增密可增产99.8%。

[关键词] 玉米;增密栽培模式;增产

玉米是我县主要粮食作物,目前常年种植面积在20000hm2左右,最高年份达42000hm2以上,仅10年间平均单产359.9kg,最高年份399kg,稍低于全国玉米单产361kg。究其原因有四:

1.种植密度稀。据2009-2011年调查6个乡镇,116块1200hm2,平均种植密度2428株,最稀田块2012株,最高4447株,这与国家玉米产业体系玉米种植密度5000株以上相差甚远,与国际上玉米高产国7000株以上距离更大。

2.等行等株距单棵种植,光能利用率低。调查看我县常见种植模有50cm、60cm、70cm等行距,分别占调查面积的27.6%、39.3%、19.2%。株距50cm、55cm、60cm分别占42.2%、35.3%、11.6%。

3.耕层浅,倒伏重。麦收后多用旋耕机旋耕后机播,耕深13-15cm,玉米根系多分布在耕层内,生长中后期,尤其是籽粒灌浆后,头重脚轻,遇到风雨全部根倒。

4.施肥不科学,重氮轻磷钾。施肥习惯施纯氮肥,多数亩施2袋碳铵或1袋氯化铵。加上不按玉米需肥规律,控五叶促7叶叶龄施肥,结果茎基节伸长,抗倒状能力下降,病害严重。

那么怎样才能种植密度增加,抗倒伏,产量高呢?为此2010-2011年进行了玉米增密栽培模式研究

一、试验设计和方法

1.试验设计

①等行距种植,行距60cm,株距30cm,3705株/亩。②等行距种植,行距60cm,株距20cm,5557株/亩。③宽窄行种植,宽行90cm窄行30cm,株距30cm,3705株/亩。④宽窄行种植,宽行90cm窄行30cm,株距20cm,5557株/亩。⑤“313”金三角种植,行距100cm,株距33cm,每穴3株,6003株/亩。⑥“313”金三角种植,行距90cm,株距30cm,每穴3株,7410株/亩。小区面积66.7m2,随机排列,设三次重复,

2.试验方法

麦收后免耕,高留茬,不拉麦秸。分别用等行距、宽窄行及“313”专用播种机播。选用品种金娃娃郑单958,市售。

二、主要农事活动

1.播种期

2009年6月2日;2010年6月4日;2011年5月30日。

2.治虫

播后地表喷布48%毒死蜱,防治二点委夜蛾。大喇叭口期丢毒土防玉米螟一次。

3.施肥

叶龄6片时追30kg/亩硝酸磷肥攻穗;10-12叶时追施40kg/亩。

4.浇水

2009年、2010年整个生育期没浇水;2011年6月10日浇齐苗水一次,7月2日浇拔节水一次,7月27日浇孕穗水一次。

三、调查记载

1.倒伏情况

倒伏发生时间,倒伏程度。

2.成穗率

收获前一星期调查。记载成穗率、亩穗数。

3.室内考种

从每小区中间行中间左右连取5穗,调查穗行数、行粒数、千粒重、单穗重。

4.产量计算

按调查数据计算亩产量。

四、结果分析

1.不同增密处理抗倒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等行距种植,抗倒能力较差,尤其增密后。主要原因增密只是一味使密度提高了,但株行距搭配不合理,光照利用率低,通风条件差,植株茎干细,而易引起倒伏。但倒伏多发生在灌浆后,对产量虽有一定的影响,减产幅度不大。

宽窄行种植,能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有效提高光能利用率,明显的遏制倒伏现象发生。即使种植密度增加1800株,仍有一定的抗倒能力。

“313”模式種植,除保留宽窄行种植的优势外,3株同穴,团结一致,相互依靠,根系盘绕在一块,形成强大根盘团支撑,抗倒能力可想而知。即是在6000株密度再增密1400株,抗倒能力仍很强。

2.不同增密处理产量结构的构成

玉米产量构成因素是成穗多,穗大结籽多,籽饱千粒重。要想亩结穗多,就要增加种植密度,怎样增加,措施有二:一是种植耐密品种,而是增密种植技术。从表二可以看出,目前推广的耐密品种竖叶型掖单系列、郑单958及阳光98等。种植密度均在4500株上下。如采用常规等行距模式种植,盲目增加密度,就会空杆多,穗小,籽少,倒伏机率加大,成穗率下降12.2%。

采用宽窄行种植,是宽行加宽,窄行更窄,株距紧靠,相互支撑,即密度增1800株,也密而不挤,稠而不倒,成穗率仍达到96.9%,比等行加密同等密度提高37.7%。

“313”金三角种植模式种植密度达6000株,成穗率达到94.9%,加密到7400株,成穗率仍达到87.7%。

至于穗粒数、千粒重随种植密度、倒伏程度决定,变幅较大。(见表2)

3.不同增密处理的增产作用

由于种植密度的增加,亩成穗多,抗倒能力及光能利用提高,穗大粒多籽饱,故产量增加明显,从表2看出,宽窄行种植比等行距种植可增产25.3%;“313”种植比等行距种植可增产59.3%;宽窄行增密种植比等行距增密种植增产82.9%;“313”增密种植比等行距增密种植增产99.8%。“313”种植比宽窄行距种植增产27.4%;“313”增密种植比宽窄行距增密种植增产9.3%。(见表2)

五、小结与讨论

1.慎选品种

玉米增密种植的成败关键在于选用耐密品种,适宜我县种植的耐密品种有郑单958、阳光98、衡远Y1018等。切忌使用稀植大穗品种。

2.宽窄合理搭配

宽窄行耐密品种,宽行90cm窄行30cm,株距20cm,5557株/亩;中等耐密品种宽行90cm窄行30cm,株距25cm, 4400株/亩。

金三角种植:耐密品种,行距90cm,株距33cm,每穴3株,7400株/亩;中等耐密品种,行距100cm,株距33cm,每穴3株,600株/亩。

3.施肥要科学

控5叶促7叶。亩施肥量N不低于26个,P2O510个。

4.注意搞好病虫防治及人工辅助授粉。

参考文献

[1] 卫计运 .“一穴多株”玉米创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 {j}现代农村科技.2010(8)

[2] 王月英.玉米“一穴多株”栽培的效果 [j].宁夏农林科技.2011(3)

[3] 张永秀,蔡凤如,王玉萍等.“一穴多株”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 [j] 新农民.2012(3)

[4] 赵小俊,孙兰明.夏玉米一穴多株栽培模式[j] .河南农业.2012(3)

[5] 杜金旺,武海亮.一穴多株种植方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j] .农业科技通讯.2011(12)

猜你喜欢
增产玉米
收玉米啦!
玉米适当晚收好处多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0-14 08:35:34
我的玉米送给你
玉米
大灰狼(2018年6期)2018-07-23 16:52:44
测土配方施肥对大田作物增产的影响
补灌系统对谷子产量的影响
有机肥料在小麦上的应用肥效试验报告
“富思德” 谷子套餐肥应用效果研究
吉林农业(2016年12期)2017-01-06 19:22:26
不同有机肥和不同施肥水平对谷子产量的影响
安图县水稻高光效新型栽培技术示范推广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