徕卡情缘(二)

2012-04-29 00:44金铁路
中国摄影家 2012年7期
关键词:底片光圈对焦

金铁路

上世纪60年代,中国和前苏联的关系紧张,边界地带不时发生事端,部队于1969年调防至新疆境内,是为了保卫中国的疆土不受外来侵略而采取的军事行动。从现在的角度来讲,确实给了我进行摄影创作的大好时机。1971年,正当新疆军区要调我到军区去干其他工作时,军委要求每个部队(师级以上)配备一名专职摄影干部,部队领导征求我的意见,是留部队搞摄影,还是上调军区去工作,我当时选择了前者,也选择了我一生钟爱的事业。当时部队的相机真不少,什么徕卡、康太时、禄莱福莱、捷克方箱、自动过片的罗伯特、潘太康,我选择了徕卡M3和IIIF及双镜头禄莱相机,至此徕卡相机形影不离伴随了我40多年。(图1)

上世纪70年代中国社会还动荡在文化大革命的风云之中,作为摄影人当时是要以政治为先,虽然自己很喜爱拍些风光和纪实照片,但没有发表的场所和使用的地方,太多反映社会的真实会招来不必要的麻烦。但徕卡相机确实伴随我拍了不少部队当时的活动,也留下了一些地方题材的珍贵镜头。图2?图6都是70年代拍摄的资料。

徕卡相机的便捷和隐蔽性确实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1977年我回到青海,去塔尔寺参观,看到了这座恢宏的建筑,我为它的建筑风格和工艺所折服,用徕卡IIIF拍下了一些黑白照片,当进到殿堂看到僧人精心用酥油雕刻的花朵和佛像以后,更为其艺术造型和色彩搭配所吸引,不由想拍下几张照片留念。但看殿的僧人告之这里不许照相,我觉得很是失落,便把相机挂在脖子上,用目测焦距,(由于当时胶片是ISO 100度,所以开大光圈使用50mmF2镜头用T1/4秒)试着拍下了几张人类所能塑造的艺术精品,没有给自己留下遗憾。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多数记者都使用大底片相机,135相机由于底片小不太被摄影者重视,所以自己的徕卡也是随手拍一拍,真正发稿还是用6×6底片。1973年春节前,地方领导慰问部队,随慰问团前来采访的是当年新华社新疆分社的摄影组长徐邦老师(后调浙江分社),他使用了一只徕卡IIIF相机用微型单次闪光灯,对焦及更换闪光灯泡的速度真是常人不及,我使用双镜头禄莱怎么也不及徐邦老师快。事后登门拜访徐邦老师,徐老师讲,用小相机,尤其是徕卡相机进行新闻采访,真正用双影重叠对焦是来不及的,要用镜头的景深来取得尽可能大范围的清晰像场,并且平时要练习目测焦距,尽可能在10米以内的范围里,把所摄物体的距离用目测测准,并且要根据不同的环境随时调整光圈速度,用眼来测光,随时准备拍照。这些老一辈摄影家的经验之谈真的使自己终生受益。虽然现在相机都实现了全自动化,但是在特定环境中这种原始的拍摄方法依然有用。徕卡M9相机可谓现代数码相机之佼佼者,但在逆光拍摄时高光部分控制依然有缺陷,免不了要用手动速度控制。拍剧照,拍T台模特,也少不了手动速度的应用。所以练习摄影基本功在当今也还需要。也许此话有些过时,但我想还是有用的。

责任编辑/阳丽君

猜你喜欢
底片光圈对焦
影像视界
影像视界
旧底片
一座城的70年时光底片
保护光明的“底片”
多重对焦有必要吗?
相位对焦vs对比度侦测对焦
提升格调的光圈、焦距设计
“0起点”专业摄影技巧与基本功训练(二)
社会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