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盲目“三伏贴”

2012-04-29 00:44:03程凯
大众健康 2012年7期
关键词:伏贴大椎穴俞穴

程凯

三伏灸是中医学里最具特色的伏天疗法,属于天灸疗法中的一种,因为治疗的时间是每年的三伏天,所以称为三伏灸,也有人称此法为三伏贴。

“天灸”是中医传统灸法中的一种,也称“药物发泡”或“敷贴发泡”。这种方法是选用一些对皮肤有刺激作用的药物,贴敷在人体的穴位上,利用药物的刺激作用,引起穴位局部皮肤的潮红充血,甚至起泡,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为什么选在三伏天治疗冬病?

三伏天指的是夏至过后第三、四个庚日及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具体到今年来说,是从7月18日开始进入初伏,7月28日进入中伏,末伏是8月7日开始,这几十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时候,也是三伏灸的最佳时机。

为什么要选在这个时间来做灸法呢?它的原理就是我们中医理论中的“冬病夏治”。一般在冬天容易发作的疾病,例如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大都由于体质阳虚,体内阴寒太盛,加上冬天寒冷气候的刺激而发作。而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时候,自然界的阳气最盛,人体内的阳气也最充沛,热能温阳,阳能祛寒;另外,天气热,人体毛孔大开,药性容易渗透进去。三伏灸就是借助天时,一举扫荡体内的阴寒之气,防止疾病冬季复发。

什么病适合用三伏贴?

很多疾病都能用三伏灸的方法治疗,除了上面提到的哮喘、慢性支气管炎以外,还包括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病、风湿性关节炎等属于阳虚寒凝范围的疾病。阳虚寒凝的患者,通常有怕冷、鼻涕或痰液白而清稀、受寒后症状会明显加重等表现。

三伏贴主要是在人体穴位上贴敷药物,因为很多药物都有刺激性,所以贴敷的穴位一般都是选择在背部。但是,不同的人、不同的疾病所用的药物和穴位也不尽相同,用中医的话来说就是要“辨证”选穴、选药。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病的三伏贴法。

1.慢性支气管炎:

咳嗽、咳痰或气喘的症状持续两年以上,每次发作持续三个月以上。发作有明显的季节性,冬季发作,春夏缓解。

穴位:初伏取天突穴、大椎穴、双侧肺俞穴、双侧膏育俞穴;中伏取双侧定喘穴、双侧风门穴、双侧脾俞穴;末伏取膻中穴、双侧百劳穴、命门穴、双侧肾俞穴。

药物:白芥子、生甘遂、延胡各一份,细辛半份,烘干磨粉,用生姜汁调成稠糊状,做成直径约为10mm、厚约为3mm大小的饼状,备用。

具体操作:把做好的药饼放在上述穴位上,用30×30mm橡皮膏固定。每次贴药时间视年龄、病情轻重而定,15周岁以下和病情较轻的贴4~6小时,其他的贴6~8小时。从初伏的第1天开始贴,然后中伏、末伏的第一天各贴药1次。

2.哮喘:

有咳嗽、喘息、呼吸困难、胸闷、咳痰等表现。最典型的症状是呼气的时候很难受,发作的时候有哮鸣音出现。严重的需要坐起来才能正常呼吸,经常干咳或咯大量白色泡沫痰。哮喘容易在夜间及凌晨发作,秋冬寒冷的季节病情常常会加重。

穴位:取大椎穴、双侧肺俞穴。

药物:白芥子、甘遂、细辛、延胡索等研末,治疗前1天用姜汁及凡士林调成膏状备用。

具体操作:分别在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第一天施灸。在穴位上放直径约2.5×3cm、厚约0.3cm的鲜生姜片,在姜片上放直径为1cm的圆锥形艾炷,先灸到局部皮肤潮红,连续灸三次。然后把调好的膏药贴到穴位上,一般贴4~24小时以后撕掉即可。

3.过敏性鼻炎:

喷嚏、鼻痒、流涕和鼻堵是最常见的四大症状。病人会突然和剧烈地打喷嚏;鼻痒,鼻涕多,但是经常是清鼻涕,鼻子不通气;还常伴眼睛发红、发痒以及流泪,甚至头晕、头痛等症状。

穴位:初伏取双侧百劳穴、双侧肺俞穴、双侧膏肓俞;中伏取大椎穴、双侧风门穴、双侧脾俞穴;末伏取双侧大杼穴、双侧肺俞穴、双侧肾腧穴。

药物:甘遂、麻黄、细辛、半夏、麝香,各等分研成粉末,加新鲜的姜汁调匀,做成直径约为10mm、厚约为3mm大小的膏药饼,备用。

具体操作:分别在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第一天贴药,穴位按照上面的次序,每次贴药保留4小时左右。

4.预防感冒:

平常体质虚弱,气候稍微变化或到寒冷季节极易感冒。

穴位:大椎穴、双侧风门穴、双侧肺俞穴、双侧定喘穴、双侧膏肓俞穴。

药物:生白芥子、细辛各1份,甘遂、玄胡各半份,烘干研成粉末,用生姜汁调成稠糊状,做成直径为2.0 cm、厚约0.5 cm大小的药饼,正中放少许麝香,备用。

具体操作:将新鲜生姜切成5分硬币厚、2 cm×2 cm大小的姜片,放在大椎、风门穴上,在姜片上放直径为1cm的圆锥形艾炷,先灸到局部皮肤潮红,连续灸三次;然后把做好的药饼放在穴位上,用风湿膏固定。每次贴药时间视年龄而定,15岁以下者贴4~6 小时,15岁以上者贴6~24小时,从初伏的第一天开始贴,中伏、末伏各贴药1次。

以上这几种疾病是三伏贴中最常见的,其实,凡属于阳虚或者寒凝的疾病,都可以用“冬病夏治”的方法来治疗。

不可盲目跟“贴”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三伏贴虽然是解除“冬病”的捷径,可不是所有的病都适合用三伏贴的方法。三伏贴不能包治百病,是有禁忌症的。大家不要盲目跟“贴”。

那么,什么样的疾病不适合做三伏贴呢?

一切属于热性的疾病都不宜用“三伏贴”。因为夏天是火热的季节,三伏贴选择的中药都属辛温大热的,对热性疾病热天用热药,无异于“火上浇油”。例如咳喘伴有发烧的患者、肺结核活动期伴有咯血的患者,都不能用“三伏贴”法治疗。从中医角度说,患有这些疾病的人,或者阳盛,或者阴虚,总之体内都存着不少的“火气”,如果再用热性的药物,会使阳更盛,阴更虚,不仅会加重发热、咯血等病情,甚至有危及生命的可能。

皮肤娇嫩或有破损以及少数极易过敏的患者,不宜用“三伏贴”。“三伏贴”又称“发泡灸”,药物贴敷之后会使皮肤发热、充血,甚至起泡,就是平时皮肤正常的患者也要细心护理,否则容易引起局部感染。所以,“三伏贴”虽然对小儿支气管炎、免疫力低引起的感冒有很好的疗效,但是由于两岁以下的小儿皮肤娇嫩,所以这么小的宝宝最好放弃“三伏贴”。

严重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不能用“三伏贴”。因为药物贴敷后,机体会出现一系列的反应,如加快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的速度等,这些反应会加重心肺的负担,引起水肿、心慌、气急,严重的还会发生心衰。心肺功能不全在老年人中多见,所以建议老年朋友们在选择冬病夏治的时候,一定要慎重。

贴后发痒莫搔抓

因为三伏贴使用的药物大多有刺激性,贴敷后常常会使皮肤起泡,所以在灸后的护理上就有很多需要注意的事情了。

1.敷药前应先洗澡或清洗干净要贴敷的穴位;

2.贴敷当天避免吹电风扇、空调,禁止洗澡;

3.如果局部皮肤出现瘙痒时,不要用手搔抓,可以用手掌轻轻拍打患处,防止抓拍后感染;

4.贴敷4~24小时后,局部如果有发痒发、皮肤发红为正常;如果疼痛难忍,皮肤有水泡,可涂烫伤膏或紫药水;如果水泡超过0.5cm,最好去贴敷的医院,让医生处理;

5.贴敷24小时内不能晒太阳,要注意休息;

6.贴敷1个月内忌烟、酒,禁食生冷腥味及辛辣的食物。

猜你喜欢
伏贴大椎穴俞穴
三伏贴联合西药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
大椎穴贴敷配合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过敏性鼻炎60例临床疗效观察
针刺联合背俞穴埋线治疗阴吹验案
刮大椎穴可辅助退烧
三伏贴贴敷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用脑过度揉揉后腰
中医推拿法提高宝宝免疫力
保健与生活(2019年6期)2019-07-31 01:54:16
感冒露苗头 速按迎香、风池和大椎穴
壮医三伏贴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春天咳白痰搓搓大椎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