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兆琳
随着大家医学科普知识的日益丰富,家庭自我药疗渐渐在家庭生活中普及开来。即便沒有生病,很多家庭也会在家中备一些常见病的OTC药物,以备不时之需。
据调查,我国约有78.6%的家庭存有备用药品,其中30%~40%超过有效期3年以上,高达73.6%的家庭忽视药品的储存条件,更有82.8%的家庭沒有定期清理过期药品的习惯。90.1%的被调查者有将过期药品随生活垃圾随意丢弃的经历。
如何科学处理过期药品已经成为居民日益关注的问题。
过期和有沒有效果是两个概念
一天夜里,小孙发烧了,还挺高,同时嗓子疼,这是明显的炎症症状。小孙想,去看急诊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于是,小孙打电话给自己作医生的朋友,朋友建议他可以先吃点消炎药。小孙翻遍家里的抽屉,只找到一盒过期3个月的阿莫西林。小孙很为难,这过期药到底能不能吃呢?心一横,吃了。沒想到,第二天病情大有好转。小孙心想,其实这过期药也能治好病,如果药品一过期就扔掉,岂不是很可惜?
面对小孙这样的疑惑,卫生部全国合理用药监测网孙忠实教授的看法是:过期和有沒有效果是两个概念,大家应当辩证地看待过期药。
孙教授解释说,药品的使用期限不是完全绝对的。药品有效期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药品能发挥其效果的最长时间。它是在特定环境下的实验参考值。实际生活中药品的有效期与其储存条件,如温度、湿度、季节等有关。如果实际的储存环境与实验环境有差异,则很可能出现药品提前或者延后失效的情况,与药品包装标注的保质期不吻合。
比如某药品的保质期是2012年8月30日,但这种药品要求避光保存,而居民沒有注意到这个细节,在储存时沒有满足这一条件,那这盒药很可能在2012年8月30日前就已经过期了。
因此,为了使用更安全,保质期概念的设定都有一个保险系数,比如,其实某种药可以在2年内都有效果,但为了安全有效,药商特意将保质期设定为1年半。所以,过期药过了包装标注的保质期也不是一定就不能用了。这就解释了小孙吃了过期药还能治好病的原因。
那家里的过期药到底能不能用呢?孙忠实教授建议,首先,要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上注明的储存条件来保存药品。其次,过期药是否还具有药效,一般百姓是无法判断的。不同类型的药品具有不同的性质,如果家里的药品在良好的储存条件下,过期了半年之内还想使用,最后向专业药师咨询。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药品绝对不是在保质期的前一天还能用,而在保质期的后一天就一定不能用了。
过期药的最大受害者是谁
相关机构调查显示,多数居民沒有及时清理家庭小药箱,存在误服过期药品的隐患。
如果药品真的失效了,那对身体有很大的危害吗?孙教授认为,大多数时候服用过期药会因失效而延误治疗。有些药品,比如糖浆,储存不当会发霉,误服后会引起胃肠道反应,一定要避免。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顾晋认为,过期药处理不当,不仅会危害人们的健康,而且还会污染家庭及生态环境。例如一些挥发性强的过期药品可能成为过敏原。比如青霉素,挥发后,会给对青霉素过敏的家庭成员带来危害。其次,如果随意丢弃过期药品,还将对环境造成污染。药品有毒分解物溶解后,会污染土地和水源,会破坏人和动植物的生物链。因此,过期药品需要进行专业无害化销毁。
而在过期药的危害中最严重的一项是,如果过期药品流入不法商贩或不法医疗机构之手,他们转卖给农村等偏远地区的病人,将给患者治疗带来难以预计的后果。相对于误服过期药和过期药的污染问题,这类危害更加让人担忧。
谁来撑起回收过期药的担子
记者在过期药调查过程中,恰好遇到某药品生产集团在北京有偿回收居民家中的过期药品。居民可用家中的过期药品换购该集团生产的其他药品。诸如这种药品回收行为,近些年来时常有报道见诸报端,但往往难以常态化。
据调查,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与各街道社区合作进行过期药品的回收,在北京各街道办事处设有过期药品回收箱。居民可自行将过期药品投入箱中,相关人员定期清理箱中药品,再做统一销毁处理。可惜的是,大多数市民对此举措知晓率并不高。记者随机采访了北京2个社区的20多位居民,只有两位了解社区中药品回收箱的位置,即便如此,这两位也从来沒有将家中的过期药品投入到箱中过。
那药品回收的责任到底由谁来承担呢?我国对此尚沒有硬性的规定。某项调查显示,根据居民的信任程度为过期药品回收机构排序,依次为药品监管部门(54.3%)、卫生局(17.0%)、药店(15.9%)、药厂(13.0%)、环保局(12.7%)、其它(1.0%)、小商贩(0.8%)。通过比较可以发现,药品监管部门得到了多数居民的信任。
孙忠实教授认为,在沒有可靠渠道处理过期药品的情况下,居民可在家中将片剂溶化后倒入下水道。丢弃过期药品时,一定要将过期药品的包装和形态损毁,最大限度地保证过期药品不被不法者利用。
顾晋副院长建议,政府应当制定过期药品回收法律法规,同时借助各种媒体,多渠道加强过期药品回收知识宣传力度;可以将生产者责任制度引入过期药品回收管理中,全面体现“谁生产谁负责”的原则,通过立法明确规定生产者和销售者有限度地承担过期药品回收的工作和费用;要建立药品回收长效机制,尽快为过期药品回收立法。
国外如何处理过期药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顾晋介绍,国外在处理过期药时,各国都有着一整套独特的办法:
日本每月有专人上门收药。日本人对常备药非常重视,不仅每个家庭都会配置,企业也会为职工准备常用药箱。企业会事先准备好一个装有各种常备药物的药箱,然后让推销员走家串户去推销。不过,推销员不是把整个药箱卖掉就算完事,而是先将其免费放在客户家中,以后会每月登门拜访一次。一方面,如果他们发现药箱里的药物被服用了,会按照服用的数量收取药费;另一方面,这些推销员也会牢牢记住药品的有效日期,一旦发现药品过期,就会及时将其拿走处理掉,再补充上新的同类药品。
英国随便乱扔药品会被记大过。一直以来,英国对药品的监管都非常严格,一般家庭很少会有“库存药”。过期药品一定要放进一个标有“过期药品”的垃圾袋,而且对玻璃瓶包装和塑料包装的也要进行区分。过期药一定要分类处理,否则会被记上“不良记录”,和交通违章一样,影响到个人的诚信度。
德国统一焚烧过期药。药店是德国处理过期药的主要部门。在德国各大药店,都摆放着如何处理过期药品的宣传册,有义务免费回收居民手中的过期药,并进行集中销毁。因此,环保部门建议,一般人只要将过期药品交给附近的药店即可。不过,为了便于药店识别其危害性,最好将说明书和包装也同时送交药店。
对过期药“再利用”是违法的行为,德国药店通常不会做这种实际上无利可图的事情。因此,过期药被收上来后,药店会将其交给垃圾回收部门做高温焚烧处理,同时向垃圾处理部门支付费用。这样可以防止药物散落、污染环境。另外,通过这种专业、集中的处理,可以防止药品不慎落入孩子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