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素芳
摘要: 编入初中语文教材的许多文章都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贴近生活,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多样,体裁丰富,对学生有着强烈的吸引力。这样文质兼美的文章更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范例,教师在教学中应从内容与形式有机结合的高度,既让学生整体感知,又能善于从文本中抖出“美点”、“隐点”、“情点”和“转换点”,对精彩的局部含英咀华。借此进行仿写训练,生成课堂的风景,“达到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双重聚焦”。
关键词: 美点隐点情点转换点课堂风景
携着一本语文书,走在语文教学的路上,时光流转了十几年,蓦然回首,才发现与语文教材相伴的时光里,与学生共处的课堂上,竟有一道这样亮丽的风景。
这道风景隐藏在教材的精彩之处、沉思之处、省略之处和转换之处,是让学生兴致陡增、兴味盎然、反复玩味、情感涌动的地方。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若能抓住文本的美点、隐点、情点和转换点,因材施教,因势利导,立足文本,迁移写作,将阅读教学与写作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读促写,以写促读,就能一举两得,在课堂上生成一道美丽的景观。
一、抖出“美点”,仿成一线景。
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曾说:“语文教学的亮点就在‘语文里。”而且编入教材的文章都是专家们经过反复筛选的,许多文章都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贴近生活,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多样,体裁丰富,风格多彩,对学生有着强烈的吸引力。这样文质兼美的文章更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范例,教师应从内容与形式有机结合的高度,既让学生整体感知,又能善于从文本中抖出“美点”,对精彩的局部含英咀华。借此进行仿写训练,生成课堂的一线风景。
如: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教学时就可以抓住“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这一句式的美点进行训练。在课堂上,有的学生写道:“不必说恢宏的紫禁城,神秘的天坛,残破的颐和园;也不必说透着蓝光的水立方,似有鹰宿的鸟巢,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单是山岭上盘虬蜿蜒的万里长城,就能让人不禁发自肺腑中升起的感慨,不由自主地沉浸在这横贯数千年以鲜血与骸骨铸成的惨烈中了。”有的学生写道:“不必说秦淮河的灯影,富春江的柔波;也不必说白娘子的断桥,唐伯虎的桃花。单是那清甜婉转的黄梅调,就让人想起南方故乡的炊烟牧歌。”……学生的仿写可谓姿彩摇曳。
是的,在阅读教学中,只要教师抖一抖“美点”,给学生一支画笔,学生就会把它描成一道彩虹,绘成一线风景。课堂上语文训练要闪光发彩,在一定程度上源于教师对文本“美点”的发现。教师要精心选择训练的角度与方式,善于立足教材,把无声的语言变成有声的文字,发挥教材特有的感染力。对于初中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美文的垂范作用在模仿中能更充分地发挥出来。因此,教师可以根据不同文本的特点,有区别地指导学生仿一仿,练一练。与学生一起走进语文,机智点发,娱耳悦目,共同饱赏语文的无边春色。
二、拎出“隐点”,补成一道景。
所谓隐点,就是作者在文章情节中省略没写的部分,或者是在故事情节后给读者留下悬念、想象空间的部分。文本的“隐点”实际上是一种“空白的美”,这时教师若抓住这种“空白”,让学生补写、续写,也会在课堂上生成又一道景观。
如教学《羚羊木雕》时,当学生体会了“我”在父母的重压之下要到朋友家讨回木雕掩泪夺门而出,那一刻,教师适时拎出这里的“隐点”,为“我”夺门而出在去万芳家的路上写下心理活动。有的学生写道:“文字载不起我无奈的心情,泪水流不尽我无限的委屈……”有的学生写道:“我的心,孤舟似的,穿过起伏不定的痛苦的海……”
再如,教学《犟龟》这篇童话时,小乌龟一路上遇到了蜘蛛、蜗牛、壁虎、乌鸦,这些小动物的劝阻都没有动摇小乌龟的决心,想象小乌龟还会遇到哪些动物,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写出语言、神态、动作等细节。有的学生写遇到了狐狸,狐狸要求小乌龟一起去乌鸦那骗肉吃;有的学生写遇到了大象,大象以前方地震道路塌方来劝阻……学生的想象可谓是精彩纷呈。
是的,在阅读教学中,只要教师拎一拎“隐点”,学生的思维就会折射出灿烂的阳光,从而成一道明媚风景。补写,是学生的续貂之作,有的老师认为我不用这个教学环节,也不会影响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因此可有可无。其实,“隐点”补写,还是着眼于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着眼于在一定的情境下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即使同一个“隐点”,在学生的笔下也会呈现出万千种的风情,教师在评价时再一次引导学生回归文本评判其合理性,这样也促进了对文本深度理解。因此,教师可以根据不同文本的特点,引导学生补一补,描一描,与学生一起走进语文,机智点拨,心领神会,共同饱览语文无边风景。
三、挖出“情点”,生成一片景。
“语文是生命之声,文化之根,是人的精神家园”。[1]作为构筑精神家园的课程,语文课更应要注重文本的“情点”。“这个‘情点,往往是矛盾冲突的激化点,是作者感情的爆发点,是文中人物精神的闪亮点,是读者情为所动的落泪点,是文本的耐读、精华之处”。[2]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要共建一个“场”——在阅读时,于文本周围或者身后酝酿或生成的人、书、景一体的一个背景、一个气氛,一种此书此景的情绪或者情况。这种情绪或者情况会在他们心里漂浮、涌动,在周围的空气中弥漫开来,这种具体入微的感觉、感受、感悟,即为“情点”。教师要引导学生随时记录下来,又会在课堂上生成一道景观。
如教学《金色花》时,当赏读完诗歌,学生体悟到诗中浓浓的母子之情后,教师设计了这样的环节:“如果哈利波特赋予了你魔力,让你忽然具备了文中小男孩的神力,你准备变作什么来表达你对母亲的满怀爱意?展开想象的翅膀,请以“妈妈,假如我变成了……”来写几句有诗意的话,表达你对妈妈的爱。”有学生写道:“假如我变成了风,那也是一丝清风,在睡觉的时候,从你的眼皮里钻进去,进入你的梦中,当你醒来时,我已悄悄地溜走,不让你发现!”有学生写道:“假如我变成了一把精美的梳子,我要悄悄地来到妈妈的密发丛中,轻轻梳理,轻轻按摩,理去妈妈心中烦乱的思绪,驱走妈妈身上的疲劳。”……学生抒写可谓是优美真切。
是的,在阅读教学中,只要教师挖一挖“情点”,学生情感的小溪就会淙淙潺潺,流成一片清丽的风景。这种缘文而发的写作练习,既为学生提供了写作空间,调动了自主写作的积极性,又具有一定训练指导性。无论是对学生人文思想的培养,情感的熏陶,价值观的构建,还是训练遣词造句,学习表情达意,都有很大的提高作用。因此,教师可以根据不同文本的特点,引导学生挖一挖,写一写,与学生一起走进语文,激情点击,心醉神迷,共同饱览语文无际风光。
四、掘出“转换点”,变成一方景。
所谓的“转换点”,就是抓住文本中角色转变、人称的转变、文体的转变进行写作的训练。就是对课文中的几个主要人物,尝试着用写作角度换位的方法进行写作训练。如,教学《最后一课》,当学生体会了小弗朗士在最后一节法语课上的心理活动后,让学生尝试着用站在韩麦尔先生的角度,用第一人称改写课文。
再如,学习了《十五从军征》一诗后,要求学生以此为素材,改写为记叙文。我班上有个学生拟题为:《料得此生断肠处》,在文中写道:……厌倦了,与刀光剑影的无情中偷安,多想也豪迈地醉卧沙场,可那片始终未曾淡化的故土温情,却令我泪雨滂沱……故乡哦,你的容貌于沙场莽夫心里始终温婉如一,记得炊烟缭绕中那棵陌上桑树;还有《折柳》曲中无数次歌断愁肠的老屋……如今,芳华自落,月影自怜。泪光摇曳着坟头孤草,坟里坟外,皆有断肠人。
有的学生写《泪河里,思念在流淌》:……泪滴落的声响回荡在边塞沙场上,那条心中冰封已久的泪河,此际,亦在惨淡的关山月色缠绵成的夜里恣意流淌……一股思念的强流,于心中悲情的雨季里泛着苦浪,不可名状的伤痛是名曰坚强的岩石麾下的激流,寻不见,但我那样真切地感觉到那里正波涛暗涌……
有的学生写《失败的交换》:六十五年的戎马生涯,这是“我”人生里一场失败的交换……
学生的转换写可谓是令人喝彩。当我把这些作文当做范文向班里推荐、讲评时,引起了同学们强烈的共鸣,不但让他们更透彻地理解了文本的内涵,还激发了他们浓厚的写作兴趣,都愿意再修改自己的文章,力求写得更完美,更富有创意。这样就达到了写作训练的目的。
是的,在阅读教学中,只要教师掘一掘“转换点”,学生创作的思绪就会散发光芒,普照成一方艳丽的风景。教师可以根据不同文本的特点,引导学生掘一掘,创一创,与学生一起走进语文,灵巧点化,神领意通,共同饱览语文无垠风景。
对于初中语文教材,我素来情有独钟。这一篇篇精选出来的文本,不管诗歌、散文,还是小说、戏剧;也不论是现代文或文言文,都可谓是经典之作。那么作为语文老师,我们不但要引领学生品读欣赏这些名家名作,更要抓住学生学习的契机,引领学生去品味、鉴赏、模仿乃至有所突破或创造,并应用到平时的写作训练中去,“达到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双重聚焦”[3](潘新和)。那么,与岁月一起慢看的语文教学生涯中,映入眼帘的将是一道又一道壮丽的景观。
参考文献:
[1]袁兵.生命关怀下的语文课堂教学.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1.7.
[2]陈维英.抓住文本聚焦点,让阅读与写作良性互动.中学语文教学,2007.6.
[3]潘新和.“写作本位”——读写观念的重构.